天健网消息(王翰韬 詹天思 记者 冉嬛)市民周先生在药店买的降压保健品吃后却有副作用,而且经上网查询批号发现根本不属于该品牌的保健品。近日,开发区公安分局破获一起生产、销售有害有毒食品案件,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涉嫌贩售假冒保健品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天然”保健品吃后竟有副作用 “*********中药制剂,无副作用、无体内蓄积,平稳、快速降压……”这是某品牌降压保健品使用说明书上的功效介绍。今年2月3日上午10时许,开发区公安分局食品药品犯罪案件侦查大队民警接到群众周某报警,称自己去药店,经店主推荐买了一款降压保健品,吃了几天后发现副作用特别大,因担心自己买到了假货,周某就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上查询了一下该保健药品的批号,结果发现这个批号根本不属于该品牌。 接到报警后,开发区公安局食药侦大队立即组织民警进行调查。2月4日,侦查员来到报案人周某购买降压保健品的那家药店,看到了货架上确实明晃晃地摆着周某所购买的相同品牌的降压保健品。“这个产品的回头客挺多的,价格虽然有点贵,但是效果好……”店主向“患者”滔滔不绝地介绍着。为了固定证据,侦查员买回几盒该降压保健品进行深入调查。 药店老板为赚钱铤而走险卖假药 民警先将药品批号输入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进行批号查询,结果如报案人周某所说的一样,批号显示的是另外一种产品。这说明该产品的确冒用了其它保健药品的批号进行非法销售。与此同时,该产品的医学鉴定也显示其中含有处方药硝苯地平和氢氯噻嗪成分。根据相关规定,保健品内含有处方药成分为明令禁止行为。于是,食药侦大队将该案立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进行进一步调查,并对贩售产品的药店店主刘某依法进行讯问。 据犯罪嫌疑人刘某交代,他到互联网上发现这种降压保健品在一些网店销售火爆,且利润空间较大。刘某觉得有利可图,便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上对该产品进行查询,却发现该保健品却冒用了其它药品批号。犯罪嫌疑人刘某说:“虽然知道这东西有问题,但为了赚钱就铤而走险,从2013年2月便开始大量订货,至今已经卖了400多盒,共获非法盈利3万余元。”目前,刘某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警方提醒 买保健品认准“蓝帽”上网查批号 办案民警提醒市民,保健食品中虽然添加了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机能,但本质上仍然是食品,只能作为营养补充剂,不具有任何疾病治疗效果,不能替代药品,市民不要轻信夸大的广告宣传。另外,市民在选购保健品时要认准包装上的“蓝帽子”标识,不要轻信一些电话销售和小广告促销,如果买到有问题的保健品,可以拨打12331投诉反映或直接报警。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