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写的一篇文章 央视赵普的一篇关于明胶的微博,着实让广大的民众惊出一身冷汗,正当大家忙着计算自己吃了几双烂皮鞋时,有关各方及时出面否认,此事得以暂告一个段落。且不论事实真相如何,但此事的确给广大民众普及了一把明胶的常识。 然而,时隔不到一周,媒体再次爆出惊天内幕,13种药品胶囊中含工业明胶,被曝光的企业当中,不乏修正这样的大企业,而更让人揪心的是,问题药品包含诺氟沙星、感冒胶囊这样的常用药。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一次大家彻底不能淡定了,再次开始在心里默算自己到底吃了多少双皮鞋了。 吃烂皮鞋也就罢了,更让人恶心的是,里面还加了“佐料”——铬,一种有毒有害,有致癌风险的重金属。作为幸存者,是不是真该欣慰,在这个社会,我们居然还能活下来。 相较这种后怕,更为恐怖的是不敢吃还得吃。其实消费者心里清楚,被曝光的13种显然只是冰山一角,不知道这些不良商家们明天会给消费者以怎样的“惊喜”,可是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除了接受,别无选择。 唏嘘感叹之余,还是期盼着行业终有一天能够净化。然而,在高规格的查封、重罚之后,时隔不久,同类事件依旧发生,只不过换个名字、换个主角而已。我们尽可以对商家口诛笔伐,但这对于整个行业的改善并无任何的益处,要想彻底改变,还得从根源着手解决。 商家失德 出于职业的敏感性,乍一听闻此事,首先想到问题根源在于这些企业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不高、对于供应链管理能力薄弱,企业应当加强管理。然而,仔细寻思,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在任何时候,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领导的精力、时间、金钱等),正是由于企业自身道德沦丧、对于消费者利益的忽视,才会导致其在资源分配方面忽略了质量检查、供应链管理这样的事关消费者切身利益的事项,而将大把金钱花在“忽悠”消费者之上。 社会管理方式落后 企业出现这样的行为,与整个社会大背景有关系,而当前社会问题,根源在于社会管理方式的错误。孔子曾经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施政者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严厉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会想方设法钻法律的空子。正是由于多年来政府将精力关注与GDP和干预市场经济,疏于社会管理,社会道德水平与经济水平极不相称,社会道德沦丧,才导致社会个体和企业出现种种不良行为。 某企业高级副总裁在就毒胶囊事件回应媒体时的言语正好说明这一点:央视送检的批号生产日期在新国标实施之前,此前铬元素含量并未纳入检测范围。也即是说,因为法律法规没有禁止,企业即便知道铬有问题,但是在巨大经济利益诱惑下,必然会继续胡作非为。而实际上,即便法律法规再完善,也不可能滴水不漏,如果不改变人的道德观念,重塑社会价值观,此类事件必然会再次发生。
机制弊端
当前的市场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企业造假、制假风气。虽然政府医改、药改不断深入,但并未能触动根本层面,简单粗暴的价格管制、低价招标,试图将政府对于医疗行业的补贴责任转嫁于企业之上,但这种机制破坏了市场调节功能,不法商家通过利用劣质原材料、省略重要环节,牺牲药品质量获取成本优势,在这一游戏规则下,规范经营企业不得不拼命降价,其在质量控制、管理提升方面的投入得不到正常回报,盈利状况反倒不如不法商家,最终导致出现劣币驱逐良币。 总之,药品质量控制应当系统思考、全面控制,否则,单从任一环节进行控制,都不可能彻底解决。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