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五年来,面临着人才、资源整合等问题。27日,东莞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社区转诊管理,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 《意见》表明,今后将强化镇街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和运作中的责任,坚持"政府办、政府管"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财、物管理体制,保障人、财、物等资源投入,确保公益性。 解决业务骨干的入编问题 去年底,东莞市卫生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曾表示,目前,困扰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招人难、待遇不高和稳定性不强等因素,也是发展面临的"瓶颈".为此,《意见》提出,将深化编制、人事和收入分配改革。 根据《意见》,东莞将用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编制,解决业务骨干的入编问题。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在岗在职人员不得占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编制,不具备卫生类执业(从业)资格人员不得进入卫生专业技术岗位。根据东莞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际,部门将参照《广东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标准》有关规定,对编制不足部分,核定聘用人员指标。 鼓励社区配专科医生 此外,东莞将合理设置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比例不得低于编制总数的95%,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低于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0%.对从医院借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编在职人员,由市卫生局统一制订入编方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外在职聘用人员,由市卫生局制订公开招聘方案,报市人力资源局备案,经公开招聘后办理入编手续。 在薪酬制度上,东莞将科学核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并鼓励有条件的镇街实行编内外人员待遇相当,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归属感和积极性。 除制定培训、交流和购买服务机制外,《意见》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公立医院购买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及某一技术特长的专科医生岗位为基层群众服务,借助公立医院技术力量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水平。 社区医院不配置CT等 《意见》提出,将探索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卫生服务共同体"模式,整合资源,分工合作。这一模式将由镇街政府主导,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共同体,通过签订协议等多种形式整合不同级别、种类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人才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高效、安全、优质、无缝隙的一体化健康及疾病相关服务。在镇街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对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一体化管理,有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此外,按照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节约成本的原则,东莞将从整合机构资源、服务内容、管理制度、人员队伍和资金补助等方面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社区计生卫生整合试点工作。 为更好的整合资源,《意见》表示,将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镇街医院、专科医院业务分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责任分工,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按照《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等相关规定,加大标准化建设投入。如确保业务用房、科室设置及医疗设备配置达到国家标准,不能盲目开展检查项目,不配置大型检查设备如CT、MR等。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