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记者从海南省卫生厅获悉,自2014年3月1日起,开展医疗机构和住院患者签署《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工作。二级以上医院(含开设住院床位的妇幼保健院、专科疾病防治院等)必须开展此项工作,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南海网2月18日) 在医生收取红包几乎要由潜规则变成显规则,医生拒绝收取红包甚至可能面临患者不信任的现实语境下,海南省卫生厅试图通过努力遏制这一趋势,其初衷显然是值得肯定的。通过医患双向签字,医生不收、患者不送,在彼此互信的情况下,医患之间免于收送“红包”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可问题是,目前医患之间的信任已然存在巨大的鸿沟,医生可以承诺不收“红包”,但并不意味着承诺医疗过程百分百尽心。患者或家属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还是想着主动向医生送红包。而一旦有了不送的签字,又岂会公然道出送“红包”的隐情?如此一来,医患收送“红包”就有转入地下成为惯例的可能。 从这种情况来说,与其说医患双向签字拒绝红包是一种承诺,倒不如说是彼此的“免责声明”。必须看到,医生收取“红包”现象已经蔚然成风,要想根治这一顽疾,绝非一纸空洞的医患承诺所能实现,根本上,必须健全相关制度,才能标本兼治。 具体点说,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公共医疗的政策性投入和引入各种资本,令目前供需严重不平衡的医疗市场之矛盾得以缓解,也可以让患者有更多的选择权;另一方面,要理顺医疗体系中的各种关系,让那些从事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劳动的医务人员真正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取得与他们付出相称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多方利益代表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根本上铲除红包等医疗腐败滋生的土壤。那时,根本不需要什么互签拒绝红包的协议。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