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全民用药安全宣传手册——辩药篇

2014-02-20   作者:药圈    来源: 药圈   访问量:153    在线投稿
第一篇 辩药篇


什么是好药?

       评价药品之前,首先要明确药品的定义。由于人命关天,治病救人的药品历来都是接受药政部门的管理并有明确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102条,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这个定义科学地、严格地限定了药品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药品的研制、生产、销售、使用都由国家药政部门统一管理。任何个人、单位或集体涉及药品管理的业务都要依法办事,不得擅自制造和销售药物,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从学术上讲,通常不使用好药与坏药的提法,就用药是否对症而言有******、次选、适用、禁用、慎用之分。一般地讲,对病症的疗效高、副作用小、质量稳定、保存供应与使用方便、广大人民买得起用得上,这样的药品就是优良品种,俗称好药,反之为坏药,假冒伪劣药品亦在此列。

        药品是好是坏国家药政监督管理部门有一系列评价与监控措施,在守法经营条件下,能保证消费者用得上好药。最近,国家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小部分安全性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用于治疗小伤小病的药品按非处方药管理制度,消费者可以不必凭医师处方在药房购用,这就要求用药者有一定的医学常识。所谓“小病上药房,大病上医院”,其前提是已经分得清小病和大病,分不清或者把握不大时,还是要寻医问药为好。
       目前,医药市场上全球有20多万种、我国有万余种药品上市,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为了指导广大医药人员和病人选择、生产、供应、使用“好药”,国家推行基本药物政策。什么叫基本药物?国家卫生部对基本药物的定义是:“从我国目前临床应用的各类药物中经过科学评价而遴选出的、在各类药品中具有代表性的药品。其特点是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等。列入基本药物的品种,国家要保证生产供应,并属于公费、劳保医疗范畴。”

       这几年国家卫生部组织医药专家经过遴选,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西药)》740种,中成药1699种,大致满足了人们的需要。这些药品中也有少数进口药,以弥补国产药的不足或空缺。非处方药已公布的有三百多种,大部分都是选自基本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好。
       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虽然经过不断的治理整顿,取得很大成绩,我国的医药市场在管理上离开安全有效经济地保障人民用药还有一定距离。市场供应的药品质量从这几年国家抽样检查的结果来看,不合格药品常占1020%。这就要求消费者在购药时看清药店是否三证齐全(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药品生产企业合格证、营业执照),药品包装上有无批准文号(如国药准字(1998)×-×××号),是否过期或接近过期,包装有无破损。
      值得一提的是一班人心目中保健品与药品容易混淆。市场上出售的保健品包装上印有健字×××号,是经国家批准的保健品。从药政管理的趋势上今后可能会停止保健品批文的签发,使保健品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提高质量升格为正式药品,办理“药准字×××号”批文;二是停产。主要原因是有些保健品的疗效可疑,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

贵药就是好药吗?

随着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正常发展,物有所值、货真价实必然会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前几年我国医药市场上出现了药价虚高症,98年底国家计委就发布了改进药价管理的通知,要求规范药价秩序,制止药品经销中的高额回扣或折扣,减轻社会医药费的负担,而适当放宽科技含量高的药品利润。所以去年底以来全国医药市场普遍开始把药价下调1030%,上海平均降幅19%,**降幅50%。原来零售价81支的先锋霉素现可降至2.5元;阿奇霉素胶囊从每粒19元降为13元。以浙江省为例,今年3月下旬按国家计委要求下调了53个品种的零售金额5800多万元,平均降幅为25%。药品质量没有变,为什么药价下调了这么多?很重要的原因一是政府为了保障人民健康,加强基本医疗的物质保证,二是国内一般药品生产已趋饱和,以往的虚高定价用金钱打开销售渠道并没有给人民健康带来好处,相反使其正需要用药的患者无法支付高昂的药费,也败坏了经营风气,危害企业发展。
药价虚高症的发生有几个社会条件,一是大造好药必贵的舆论,二是吹嘘贵药如何******,制造一种所谓“******药”的概念。医药专家指出,百年老药阿司匹林,虽然每片几分钱,但在解热止痛、抗风湿、抗血栓方面,从安全、有效、经济、方便、易得几个方面作评价,仍然是几十种类似的新潮止痛药、抗栓药所无法相比。价廉物美的阿司匹林获得全球最佳药品的桂冠。另外,药价并非全部由疗效与不良反应大小所决定,有些病种少见,对这些少见病的用药仍然要组织生产供应,要投入相当的成本,有限的市场决定要用较高的定价才能收回成本,这是它贵的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关税因素。进口国不一定很需要的药品,税金就可能较大,从而使药价提高。还有一些药品疗效平平甚至为零,得不到政策支持,靠高价维持营运,按市场规律而自生自灭。随着医药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很多药品都会面临这种命运。

洋药就是好药吗?

药品滥用和药品市场难以治理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下面介绍发达国家医药市场的情况,从西洋镜中可以得到很多启发。

      美国学者在1992年报道,美国上市的2000种药品中,有重要治疗价值的占5%,有一般作用者占15%,无治疗价值者占80%。经过40年代到今近半个世纪的开发,新药的出现已接近开发能力极限。法国19751984508种在国际市场上市的新药有70%并无新意;19811988年美国25家**的医药公司的348种新上市药品,对已有疗法有重要意义的占3%12种),有中等贡献的占13%45种),没有或只有很少一点贡献的占84%291种)。

     1985年全球有53种新的化学物质(一类新药)上市,只有4种(7.5%)是属于有突破性的创新药物,其他都是与已有药品大同小异的同类。以最近在国内名声大噪的生物技术包括基因产品为例,近十几年来美、欧、日医药企业开发出成百个产品,已上市的有57种并已列为美国国家药品目录,还有350种正在全球开发,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性贫血、狼疮,价格都比较昂贵,但真正在市场有竞争力的只有少量几种如胰岛素、促红素、生长激素三五种基因工程产品,前两种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大多数产品疗效与新作用效益不佳,不少生物技术公司被兼并、收购或破产。我国在这些药品开发方面起步不久,宣传声势很大,药品售价偏高。世界权威杂志《自然》今年5月发表文章报道转基因产品引起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各国注意。我国在这些产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上接受国际上的教训势在必行。在这种形势下,进入我国市场的洋药目前已出现需求不旺、药价下调的趋势。在国家把卫生事业定位为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性事业的大环境中,药品销售进入微利时代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洋药必贵总体上限制了洋药的生存发展。
     在国际药品市场上还充斥了大量的不良品种。国际消费者协会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药政力量不足,民众知识水平较低,假药劣药泛滥,发达国家禁用或取缔的药品长驱直入。

例如

180%以上的止泻药对急性腹泻无效;

2)近半数止泻药含有抗生素而腹泻尤其是小儿腹泻是抗生素无效的病毒引起的;

380%的感冒咳嗽药含无效成分,近半数会引起不良作用的成分;

4)三分之一的消炎止痛药在安全性与有效性上比不上早已上市的老药(如阿司匹林),往往容易引起肾损害;

580%的维生素制剂不值得推荐,不必要的成分太多,剂量又太大。

中药无毒副作用吗?

市场经济大潮把几千年的古老中医药也推进了医药市场,中药广告也不堪寂寞,古方秘方公诸报端,更引人注目的广告词是“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这是误导,既不利于消费者也不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中药几千年来的发展,来自“药毒同源”、“药食同源”、“药者毒也”的基本概念。“一草一木一石,知之而善用者为药,不知之而滥用者为毒。”故古来就有“用药如用兵”之说。一个普通的常识就是鸦片自罂粟提炼,可谓*********制剂,沿用多年的止咳或止泻药复方樟脑酊就含有适量鸦片,从鸦片提取的吗啡更是通用的麻醉性止痛药,癌痛克星,滥用使之成为毒品******,瘾君子则不择手段以之麻醉自己,它是中药有毒品种的典型之一。
应该说五千年文明铸就了中医药的辉煌,检索近20年中药毒副作用的国内报道总共才4千多例,相当于95年西药不良反应一年的数量,一般而言中药毒性比西药小。中药历史上分上中下三品,上药无毒,下药剧毒,这也是相对而言的经验之谈。一位高水平的中医,选药对症辩证施治,组方合理,有君臣佐使,有相杀相反以减少毒副作用。所以清代名医叶天士告诫后人:“医可为而可不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
经济浪潮冲击着古老的中医药,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掩盖着中医药的古朴纯真。地道药材不地道,时间未到先采集,炮制工艺随他去,顺手抓药只等闲,更有甚者一方十几以至三百十味,令李时珍、张仲景前辈医圣瞪目汗颜。不知医理的病家现在已很少用小包装药,取药时动辄带上网兜已屡见不鲜。以药养医的机制不打破,辉煌的祖国医学将无从发展。1999年以来,国务院召集过几次重要会议,取缔非法药市,取缔无证行医,规范药店经营,是深得民心的重大举措。我们更希望广大病人与消费者,懂得基本的中医药知识,抵制不规范医药行为,为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兴旺贡献一份力量。

打针比吃药好吗?

药品有多种使用途径,如外用、吸入、口服、注射(皮下、肌肉、静脉推注或滴注等),由药物性质、病情需要决定采取哪一种用法,不存在打针比吃药好或打针药效来得快的问题。由于民间盛传打针比吃药快,比吃药好,患者的要求和家属心理对医生造成一定压力,好像去医院没有打针或者输液就划不来,这实在是很大的误解。
吃药一般都在小肠吸收,小肠表面面积有10平方米,每天分泌肠液23毫升。大多数药品内服之后12小时其吸收量就能达到足够的血液内含量而发挥疗效。有时病人不便服药如昏迷、胃肠损伤等或者要求几分钟内产生药效就只有采用静脉推注的方法,这是不得已而为之。有些药品作用强大,不能从静脉推注就采用静脉滴注(打点滴)。静脉滴注要求医生护士懂得药物代谢原理,在多长时间滴入多少药物才能达到有效血液浓度发挥疗效很有讲究,滴慢了达不到有效水平(疗效失败),滴快了反应太大容易出安全问题。至于注射液的质量、注射室与操作人员的水平等等都影像注射效果与安全性。最常见的是输液反应,点滴中发生寒战高热甚至过敏休克,这是明显的反应;还有不明显的反应如输液中含有过多的不溶性微粒,肉眼看不见,输入血液后又不能排出,长期滞留体内造成肉芽肿等隐性病变。
一个医疗单位过多使用打针的方法去治病在世界卫生组织看来是水平不高或者受经济利益驱使的表现。由于打针存在一个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注射液的使用严加控制。伤风感冒就打吊针在他们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事。因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高度保洁的密封系统,没有十分的必要,不要随便把它打开与外界(通常是污染的)接通,这是爱惜生命的一个自身环保新观念。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