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谈O2O的文章不少,不过着实没有几个有新意的。不是人云亦云,就是拆文解字!以下内容将使很多人对O2O的理解从小学生水平直接进入研究生水平。
O2O是互联网大佬的孤独游戏
O20一词已经不新鲜了,最近摸索的或者在做的仍旧不少。但恕我直言,当前模式没有一个是走得通的,包括国外在做的模式也没见成功的。主因是很多人对Online的理解有误!总共也就两个O,理解错了一个,怎么可能还走得通呢?
目前大多数人认为Offline就是与B2C结合的模式,或者与现有的其它B2B平台、社区平台结合的在线销售、线下体验的模式,包括团购、买券等等!实际上,这种理解错!大错特错!未来O2O的发展和B2C或者B2B这些企业没有太大的直接关系。
说到这里,想触网的传统零售企业和想往线下延伸的电商可能心凉了一大半:本来还想着和电商比有点优越感呢!别着急,我还没说后半句,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存在间接关系,也就是手上的用户群体。
据我判断,有能力做O2O平台的全国没几家。天猫算一家,京东姑且算一家吧——实际上我对他们也是持怀疑态度的。剩下的就是那些可能还没进入你们视线的导航软件公司了!对,您没看错,是导航软件公司!目前他们没有发力是因为他们缺少像我这样的CEO,捧着金饭碗讨饭啊!没办法,人才总是稀缺的!
O2O场景展示
我说一下我对O2O未来的预言吧,看完后,大家应该会更清晰地理解未来O2O的发展趋势。本预言将以脚本形式展现:
2015年某日,路人甲出门逛街,出门前他把想要购买的东西输入手机,甚至不需要他输入,手机会根据用户以往的消费记录向他推送可能需要购买的商品及相关优惠活动。手机会提示距离路人甲500米远的A店有他需要的某商品,距离600米远的B店有他想要的某商品,同时告知哪些店有优惠活动。路人甲选择一家店铺之后,手机直接展开地图导航指引他前往,购物结束后手机直接付款即可。
2015年的又某日,路人甲经过某商圈,手机突然提示他附近的某家店有他想要的某某产品在做活动,购物结束后手机付款即可。
看了这两个剧本,估计大家都有点思路了吧。所谓的Offline实际并不是现有的网络消费渠道,而是以智能手机+GPS卫星+网络消费平台数据组成的一张天网。所以很多目前在做O2O项目的先想清楚了再做吧,我估计你们中的绝大部分以后也就是O2O平台的使用者,别浪费钱了,和你们毛关系没有!
传统零售、电商企业都别窃喜!
说到这里,传统药店乐了,心下暗想:这下子春天来了!
别高兴得太早!O2O推进之后产生的必然结果是,网络价格的拼杀会蔓延到线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试想,路人甲去逛街,A店推出满300减100,B店推出满300减去200,于是乎又干上了!当然厂商也别怕,总归是会消停的,大家都有成本摆在那边,不过线下渠道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缩那也是必然了,从收缩率上来说,越是庞大的公司收缩的越大!那真是,硝烟四起啊!现在很多B2C有心想朝O2O发展的,还是安心把网上这块做好吧!(建议大家收藏本文,几年之后再回顾,试看有多少被言中。)
本土鳖再送上一句,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技术发展速度要远远快于商业模式的发展速度,你们所谓的那些网络销售模式的短板会随着技术的发展逐一解决,也就是线上线下以后不会有太大的服务差!
那么是不是现有的B2C商家就都不能做O2O了呢?显然不是。
刚才说到,B2C和O2O还是有间接关系的,那就是用户群,以及商家手上对自有用户的消费需求分析。所以如果要做,关键点在于如何抓住用户,让用户安装自己的App。可得网目前已经进入实质性开发的App就考虑了很多趣味性问题,在这里我就不做过多描述,机密啊,都说了就没法混了!
眼镜行业能做自主O2O的估计也就剩下可得网了!有人或许会问,不是说京东你都持怀疑态度吗,可得难道比京东牛?看官您误会了,京东我持怀疑态度是因为:第一,他不可能自己去开店,第二,做纯O2O平台我实在担心他拼不拼得过天猫。可得能做自主O2O是因为可得的模式和他们能做的不一样,不属于纯平台模式,甚至在应用上也会偏向专业化。所以还是有优势的。又狂了一把,各位看官担待着点!不过事实也是如此啊:
1.研发能力
2.市场敏锐度
3.自有客户群
4.客户行为分析
四者兼备者在眼镜行业还真找不出第二家了!
药店O2O的硬伤
医药行业的O2O特征,重点不在送药上门,而在于你的门店有没有诊断能力。送药上门这点大家都知道肯定是行不通的,主要是成本问题,我就不多说了。关于药师的诊断能力,我想说说!目前国内的药师普遍从业素质偏低,大部分药店都是“形式上"的,没有发挥药师应有的协助诊断的功能,更多的是担当营业员的角色,当然这个和行业导向以及医院过多的承担普通疾病的治疗有关系,和政府与媒体导向也有关系,目前院外治疗被描得太黑了!实际上,国外发达地区很多人小病是不去医院的,一般都由社区医疗中心和药店来承担初步诊治。所以国内要做医药O2O,必须先把这块补上。就这,也并不容易做到啊!
(作者系可得网、百秀大药房CEO)
传统零售、电商企业都别窃喜!
说到这里,传统药店乐了,心下暗想:这下子春天来了!
别高兴得太早!O2O推进之后产生的必然结果是,网络价格的拼杀会蔓延到线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试想,路人甲去逛街,A店推出满300减100,B店推出满300减去200,于是乎又干上了!当然厂商也别怕,总归是会消停的,大家都有成本摆在那边,不过线下渠道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缩那也是必然了,从收缩率上来说,越是庞大的公司收缩的越大!那真是,硝烟四起啊!现在很多B2C有心想朝O2O发展的,还是安心把网上这块做好吧!(建议大家收藏本文,几年之后再回顾,试看有多少被言中。)
本土鳖再送上一句,从目前的市场环境看,技术发展速度要远远快于商业模式的发展速度,你们所谓的那些网络销售模式的短板会随着技术的发展逐一解决,也就是线上线下以后不会有太大的服务差!
那么是不是现有的B2C商家就都不能做O2O了呢?显然不是。
刚才说到,B2C和O2O还是有间接关系的,那就是用户群,以及商家手上对自有用户的消费需求分析。所以如果要做,关键点在于如何抓住用户,让用户安装自己的App。可得网目前已经进入实质性开发的App就考虑了很多趣味性问题,在这里我就不做过多描述,机密啊,都说了就没法混了!
眼镜行业能做自主O2O的估计也就剩下可得网了!有人或许会问,不是说京东你都持怀疑态度吗,可得难道比京东牛?看官您误会了,京东我持怀疑态度是因为:第一,他不可能自己去开店,第二,做纯O2O平台我实在担心他拼不拼得过天猫。可得能做自主O2O是因为可得的模式和他们能做的不一样,不属于纯平台模式,甚至在应用上也会偏向专业化。所以还是有优势的。又狂了一把,各位看官担待着点!不过事实也是如此啊:
1.研发能力
2.市场敏锐度
3.自有客户群
4.客户行为分析
四者兼备者在眼镜行业还真找不出第二家了!
药店O2O的硬伤
医药行业的O2O特征,重点不在送药上门,而在于你的门店有没有诊断能力。送药上门这点大家都知道肯定是行不通的,主要是成本问题,我就不多说了。关于药师的诊断能力,我想说说!目前国内的药师普遍从业素质偏低,大部分药店都是“形式上"的,没有发挥药师应有的协助诊断的功能,更多的是担当营业员的角色,当然这个和行业导向以及医院过多的承担普通疾病的治疗有关系,和政府与媒体导向也有关系,目前院外治疗被描得太黑了!实际上,国外发达地区很多人小病是不去医院的,一般都由社区医疗中心和药店来承担初步诊治。所以国内要做医药O2O,必须先把这块补上。就这,也并不容易做到啊!
(作者系可得网、百秀大药房CEO)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