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管理——何处入手?
![]() 喻伟药店管理工作室奉献此文,真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避免在药店品类管理上走弯路。 药店的品类管理这种协作模式近几年在国内各大型连锁药店实施以来,其良好的管理经营效益被越来越被药店,尤其是各种中小型连锁药店的管理者接受,大家都迫切地希望引入这样的管理模式,帮助自己的企业实现管理升级。可老大们好不容易做了决定以后,马上就遇到了问题:从哪里入手开始这个庞大协作管理体系的建设? 于是各种各样的开始第一步就想当然地出现了,最有创意的想当然是:既然大家都在传说“品类管理是基于ERP系统”,那就把自己公司的品类管理重担交给软件公司,让他们给公司做品类管理设计规划,设计出一个管理的东东出来,自己就可以简单操作了,晕!再有的就是:听说品类管理不过就是分类管理,那咱就严格按照国家GSP的要求把咱们的药品(看清楚了,是药品!)好好地按功能主治、剂型给它分清楚,应该就可以了吧?!更晕!! 要想知道品类管理的第一步从何处入手,必须先把一个基本的、但又是核心的问题弄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做品类管理?也就是说,企业推动品类管理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 之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企业要有清楚明确的经营战略规划和市场经营定位,且持之以恒的坚决执行!只有它明确了,企业调动什么资源、用何种方式来为谁服务,最终企业收获什么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有了明白无误的答案,只有当企业的定位清楚、战略明晰了,品类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才可以有明确的目的性,也才知道具体应当怎么做!换句换说,品类管理中的商品快速引进战术、定价战术、陈列战术、促销战术、商品评估策略等等战术层面的管理技术工具,都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规划的,没有企业的经营总方针,品类管理就没有了服务的对象,品类管理就是无根之水,还做什么?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所以,启动品类管理模式,在概念上的第一步是必须确定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定位!在此基础上,药店的选址、布局、陈列、装修格调、LOGO、VI系统、商品筛选、定价策略、营销活动设计、员工服务规范、业务流程设计、消费者调查、购物篮分析、顾客管理、会员管理等等工作才能有落脚点,而这一切,又是药店商品品类管理的原则和标准,否则,这项工作就成了无头苍蝇。 确定了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定位,接下来要动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建立起品类管理的基础:收集整理各项主数据、并设计数据的分类体系、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及指标评估标准。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药店朋友就会产生困惑了:不是在说商品品类管理吗?为什么说各项主数据?难道除了商品主数据之外还有其他什么主数据?药店的商品按国家GSP的分类难道还不够吗?等等、等等……其实,这些困惑的产生是必然的:因为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业内对于什么是药店的品类管理一直在概念、内容、范畴、方法上模糊不清,甚至就把药店商品简单的分类管理和药店品类管理混为一谈,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做法上对许多基本数据压根就没有收集整理、标准没有建立、必要的品类管理基础不构筑,怎么可能把这项系统性强、配合度高、联动灵活、要求精密的庞大工作运转起来? 品类管理需要收集整理的主数据包括五大项:商品、供应商(生产商)、门店、员工、顾客(主要是会员),每一项主数据都需要尽可能地把相关角度和纬度的数据收集到位,要求准确无误,至于具体要收集哪些字段、建立什么样的数据分析模型、设置评估哪些经营指标、考评哪些部门和人员,这些就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来确定了。 举个例子,比如商品主数据的收集整理,绝大多数朋友都是想到简单按GSP的那些要求来收集字段就可以了,分类时也是觉得只要按功能主治、疾病类型、剂型等等标准即可,这些是必须要分的,但这些只是药店商品分类的一个纬度——商品的使用价值、应用属性,还有这些商品作为“商品”流转经营的属性也是需要收集整理的:如价格、规格、标准文号、条码、货架寿命、采购参数、财务与税收参数、物流MRP参数、陈列的货架货位(物流的、门店的)、效期管理方面、关联销售方面的、与之相对应的供应商、生产商信息等等,而且还有一个数字化管理的意识,建立起规范、标准、有效的商品、供应商(生产商)、门店、员工、顾客(主要是会员)编码规则与体系,才能保证在后期进行数据分析时精确无误。要做好这些基础数据,每一个商品主数据需要收集的字段应当在100个以上!各位药店朋友,你们收集了多少个字段? 收集、整理、规范各项经营主数据、并设计数据的分类体系、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及指标评估标准,品类管理动手的第一步!!!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