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严重损害肝脏 记者 林辉 阅读提示 | 据媒体报道,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近日发出公告称,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将导致严重肝脏损害的风险,肝脏损害会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是死亡,限制医生对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的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作为一种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也是多种感冒退热和镇痛药的主要成分,那么,该如何服用此类药物才安全有效呢?请听听药师是怎么说的。 控制剂量,不良反应少 “对乙酰氨基酚常用于退热,或缓解轻度的头痛、关节痛及神经痛等,一般不用于风湿病。”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药务科主任詹峰介绍,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吸收快,常用剂量较少引起不良反应,并且对胃肠道的刺激小,相对比较安全。 “其实,早在两年多之前,FDA也发出过‘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会造成肝毒性’不良反应的通告,提醒公众不要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并要求制药商生产每片或每个胶囊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不得超过325毫克。”詹峰说,此类通告旨在提高人们对使用此类药物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警惕,以便及时识别、采取应对措施,无需过度解读,更不必对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产生恐慌。 詹峰说,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相关的规定,但通常来说,严格按照说明书控制好剂量和时间间隔,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无论单方或复方出现皮疹的几率小,罕见的不良反应更少。 酒后服用,或致肝坏死 那么,如何将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风险降到最低? “目前已知的对乙酰氨基酚对人体**的伤害,是对肝肾的毒性伤害。”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药务科主任陈忠东说,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与酒精相遇,可以使对乙酰氨基酚有毒代谢物过量产生,严重时可导致肝坏死,“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OTC药品中,其药品说明书里都有明确提醒”。
詹峰说,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之所以出现不良反应,首先是加量吃药,或者重复用药,吃了这种药,又吃另一种类似成分的药,“其次是长期用药,一般来说,用于解热时不能超过3天,用于镇痛时不能超过5天,若症状仍不缓解则需立即去医院就诊”。 线索提供 王建明 荣文翰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