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广告虚假成分较高

2014-01-21   作者:中国消费者报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访问量:65    在线投稿

    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广告虚假成分较高 别让网上违法链接广告忽悠了

    谢正军/图

    ■本报记者 田珍祥

    1月13日,为提高网站经营者的诚信守法意识、规范互联网广告市场秩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召开互联网广告监测监管情况通报会议,通报了对网易、百度、腾讯、凤凰网、搜狐、新浪网、爱奇艺、淘宝网、拉手网等20家网站网络广告监测监管情况。监测显示,部分网站链接违规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广告问题突出。有关部门和专家提醒消费者,谨慎理性看待网站的链接广告,不要轻信违法广告内容,避免遭受损失。

    5类广告违法多

    记者了解到,在近年来网络广告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引起社会及网民的高度关注。通过网络链接发布的虚假广告、违法广告、诈骗广告等让消费者难辨真假,一些消费者轻信网络广告的宣传而上当受骗的例子屡见不鲜。

    从违法广告数量和比例看,在工商总局2013年3月—12月监测抽查的105.6万条次的各类网络广告中,严重违法广告34.7万条次,占监测总量的32.93%。从违法广告涉及商品类别和比例看,在34.7万条次的严重违法广告中,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广告有17.9万条次,占严重违法广告总量的51.6%,其中24.06%为保健食品广告,15.03%为药品广告,6.72%为化妆品广告,4.94%为医疗广告,0.87%为美容服务广告。

    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家网站发布违法广告的情况看,电子商务类网站链接发布药品等5类广告数量不多,广告违法率较低。而综合门户类网站链接发布药品、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广告违法问题比较突出,广告违法率较高,从比例来看已经占到一半,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违法形式多样

    记者了解到,这次国家工商总局对网络广告的监测也梳理出了一些网站链接发布违法广告的特点。

    从内容看,一是夸大产品功效或者超出被批准的保健功能,宣传食品或者保健食品有治疗作用;二是扩大药品的功能主治,使用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宣传******百病、适应所有症状;三是使用专家、患者名义或形象为医疗效果作证明,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四是对产品性能、使用效果进行虚假宣传、虚假承诺;五是部分广告宣传用语和图片低俗,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从网络违法广告产生原因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些不良商家为逃避实体市场的监管,推销非法产品,牟取不当利益,利用网络进行虚假宣传,欺骗误导网民;一些网站为了广告营收,广告审查流于形式,没有严格审查链接网站以及广告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为虚假违法广告提供了发布平台;一些网站广告审查制度不健全,没有配备熟悉广告法律法规的广告审查员,广告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不强,给虚假违法广告提供了可乘之机。

    增强防范意识

    国家工商总局广告监管司司长张国华表示,近年来一些网络媒体,违法违规发布广告,误导、欺骗消费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社会各界对这些问题反映强烈。针对目前违法医药广告从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媒体转移的趋势,2014年,国家工商总局和各地工商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网络广告的监管执法力度。“互联网站从事广告业务与其他传统媒体一样必须遵守《广告法》的规定,没有例外。”张国华表示,对多次在网上发布严重虚假违法广告的企业、网站,工商部门在给予行政处罚的同时,还会将有关处理情况通报相关部门,提请采取责令停业整顿、暂停产品销售、关闭网站、列入“黑名单”重点监管等措施。张国华同时提醒消费者面对网站链接的此类违法广告时,要增强警惕和防范意识,不要轻信虚假广告宣传。

    四川蜀正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毅认为,近年来网络媒体发展迅速,传播面越来越大,在网络上做广告的企业和个人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