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抗精神病药不会影响智力

2013-12-25   作者:陈福新    来源: 陈福新   访问量:144    在线投稿
                            抗精神病药不会影响智力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精神病患者在服药抗精神病药物一段时间后,会变得行动迟缓、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给人以呆、傻的感觉,很多家属害怕病人会进一步变“痴”、变“傻”,便擅自停止服药。不料,停药后不久,病人的病情就开始恶化,无奈,只好再次住进精神病医院。
    其实,患者及家属担心服了抗精神病药物后会影响大脑的智力,再聪明的人也会变得“痴痴傻傻”的,成为“白痴”……这些都是毫无根据的。日本药物学家山田博士在进行长期的抗精神病药物对大脑损伤的研究后认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大脑的智力是无影响的,不会对大脑功能造成损伤。而国内的相关调查研究,也未曾发现抗精神病药物导致智力损伤成为“白痴”的情况,应该说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大脑来说是比较安全的,一般不会影响智力,也不大可能导致“痴呆”的发生。
   当然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氯氧平、舒必利、氟******醇、奋乃静等都有镇静、催眠作用,可降低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常会导致患者两眼发直、注意力不集中、不关心外界、多睡等情况的发生,加之典型抗精神病药都有可能引起面无表情、行动迟缓、四肢肌肉僵硬等看似“痴”、“傻”的症状,其实这并非是真的变傻,只是药物的副作用。因为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脑,药物除了能起到缓解或减轻精神症状的作用以外,还有一些影响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在疾病的急性期,由于用药剂量较大,出现的副作用可能较重。随着病情的逐渐好转,药物逐渐减量,副作用也会逐渐消失。但是,不论这种副作用消失与否,病人的智力都不会受到影响。抗精神病药物虽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但它主要的治疗作用在于通过调整脑内的神经介质,矫正病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使他们适应正常人的社会生活。
    虽然抗精神病药物确实有些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与其缓解或减轻精神症状的原作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也是暂时的、可逆的。而且,随着精神病病情的好转,在医生指导下药物剂量可以逐渐减少,副作用就会越来越小。所以,如果已出现行动缓慢、表情呆板等副作用,应请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品种,并加用对抗副作用的药物,以期在发挥最佳疗效的前提下,将副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如果家属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而担心患者会变“痴”、变“傻”,擅自让患者停药或中断治疗,只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