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整理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专业知识一真题解析 (配合书本温习)
2013年中药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解析
题号 答案 解析 出处
1 D 《中华本草》共收载8980 味,备考药物 571 种 第一章 P13
2 C 升浮类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 涌
吐、开窍等作用 药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二章 P18
3 E 结石属于病理产物 第三章 P 24
4 C 生姜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肉豆蔻涩
肠止泻,温中行气。
第五章、第十二章
5 A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名目,清热解毒 第五章 P41
6 B 栀子生用走气风而泻火,炒黑入血分而止血 第六章 P48
7 C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第六章 P47
8 D 祛风湿药中部分辛温香燥,易耗阴血,故阴亏血虚
者慎用
第八章 P80
9 C 砂仁能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第九章 P92
10 E 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善治砂淋
与肝胆结石
第十章 P98
11 B 肉桂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
脉
第十章 P105
12 D 荔枝核能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第十二章 P114
13 E 山楂有助消化、降血脂、抗心绞痛、降血压、抗心
律失常、扩张血管,收缩子宫等作用
第十三章 P119
14 D 侧柏叶凉血止血,祛痰止咳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十五章 P130
15 D 莪术能破气行血,消积止痛 第十六章 P136
16 A 白前降气祛痰止咳 第十七章 P152
17 B 磁石配朱砂重镇安神力增,善治烦躁不安,心悸失
眠等证
第十八章 P163
18 E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第十九章 P167
19 A 冰片入丸散内服常用量为0.15g 到 0.3g 第二十章 P175
20 E 核桃仁的功效:补肾、温肺、润肠 第二十一章 P188
21 D 女贞子:滋肾补肝,清虚热,明目乌发 第二十一章 P197
22 C 瓜蒂外用研末吹鼻,引去湿热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二十三章 P211
23 A 轻粉外用攻毒杀虫,内服利水通便 第二十四章
P214
24 B 斑蝥:攻毒蚀疮,破血逐瘀,散结消癥 第二十五章 P217
25 C 酸能收敛固涩,生津、安蛔 第二章 P16
26 A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 第二章 P16
27 B 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 第四章 P29
题号 答案
28 D 相使: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
辅,辅药能增强主要的疗效 第四章 P28
29 A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第五章 P33药圈会员回忆整理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专业知识一真题解析
30 C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第五章 P37
31 E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 第六章 P55
32 C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第六章 P61
33 A 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第六章 P57
34 D 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第六章 P58
35 E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第六章 P58
36 B 牵牛子:苦,寒。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第七章 P78
37 A 芫花:辛、苦,温。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
第七章 P78
38 E 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第八章 P86
39 C 豨莶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 第八章 P83
40 C 臭梧桐: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 第八章 P86
41 A 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外用清热收敛 第十章 P97
42 D 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第十章 P96
43 B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第十一章 P104
44 E 干姜: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第十一章 P105
45 C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第十二章 P113
46 A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第十二章 P111
47 D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第十二章 P113
48 B 佛手: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第十二章 P114
49 C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 第十五章 P129
50 E 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第十五章 P130
51 A 苎麻根: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利尿,解毒 第十五章 P131
52 B 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第十六章 P135
53 E 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清心除烦 第十六章 P137
54 C 牛膝: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
第十六章 P139
55 D 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第十六章 P138
56 B 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第十七章 P153
57 A 竹沥:清热滑痰 第十七章 P152
58 B 昆布: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第十七章 P153
59 D 白果:敛肺平喘,止带缩尿 第十七章 P158
60 E 罗布麻叶:平肝清热,降血压,利水 第十九章 P169
61 D 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收湿敛疮 第十九章 P168
62 B 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散风止痒 第十九章 P168
63 B 甘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解毒,缓急止痛, 缓
和药性 第二十一章 P180
64 A 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第二十一章 P178
65 D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第二十一章 P179
题号 答案 解析 出处
66 E 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第二十一章 P179
67 A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第二十一章 P190
68 E 熟地黄: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第二十一章 P191
69 B 鹿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
调冲任,托疮毒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二十一章 P184
70 C 赤石脂:涩肠止泻,止血,止带;外用收湿敛疮 第二十二章 P204药圈会员回忆整理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专业知识一真题解析
药圈药学人员的圈子!httP//www.yaoq.net 第 3 页 共 6 页
71 B 椿皮: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 第二十二章 P204
72 D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第二十二章 P205
73 ABCDE
主要原因有:1.种混乱;2.服毒药;3.量过大;4.
制失度;5.型失宜;6.程过长;7.伍不当;8.管理不
善;9.辩证不准;10.个体差异;11.离经悖法
第二章 P21
74 ABDE
紫苏主治有:1.风寒感冒,咳嗽胸闷;2.脾胃气滞;3.气
滞胎动;4.食鱼、蟹中毒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五章 P34
75 ABDE
石膏主治有:1.温病气分高热;2.肺热咳嗽;3.胃火上
炎所致头痛,牙痛,口舌生疮;4.湿疹,水火烫伤 第六章 P47
76 ABCD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连:清热燥
湿,泻火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第六章 P51
77 BCD 芦荟:泻下,清肝,杀虫 第七章 P74
78 ABCDE
使用注意:本品剧毒,内服宜慎,孕妇忌服,患有心.肝.
肾器质性病变或白细胞减少症者慎服.外敷不可超
过半小时,否则起泡.带皮者剧毒,用时宜去皮
第八章 P85
79 ABCDE
槟榔主治有:1.绦虫病,姜片虫病,蛔虫病,蛲虫病,钩
虫病等;2.食积气滞之腹胀.便秘,泻痢里急后重.3.水
肿,脚气浮肿;4.疟疾
第十四章 P123
80 BCD 益母草:活血祛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第十六章:138
81 BD 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十七章 P158
82 ACE 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第十八章 P164
83 ABD 何首乌:生用解毒截疟.润肠通便 第二十一章 P191
84 ACE 楮实子:滋阴益肾,清肝明目,利尿. 第二十一章 P198
中药药剂学部分
85 A
将药物包合或嵌入β-环糊精筒状结构中,可避免
挥发性成分的损失,防止易氧化成分的破坏,减少
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第一章 P250
86 E
浸渍法:适用于黏性药材、无组织结构药材、新鲜
及易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的浸提。
不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制备高浓度制剂。
渗漉法: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制备高浓度
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的提取。
但对无组织结构药材、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不适
用。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四章 P269
87 D 指纹图谱在中药注射剂研究、生产中已普遍使用。 第一章 P250
88 E
黑膏药的制备工艺流程为: 药料提取→炼油→下丹
成膏→去“火毒”→滩涂。 第九章 P331
89 B
除另有规定外, 脂肪性基质的栓剂应在 30min内全
部融化、软化或触压时无硬芯;水溶性基质的栓剂
应在 60min 内全部溶解。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十章 P339
90 D
除另有规定外,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应在 1h 内
全部溶散;浓缩丸和糊丸应在 2h 内全部溶散;滴
丸应在 30min 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应在 1h 内全
部溶散。蜡丸在盐酸溶液中(9→1000)检查 2h,
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再在磷酸盐缓冲液 第十二章 P355药圈会员回忆整理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专业知识一真题解析
药圈药学人员的圈子!httP//www.yaoq.net 第 4 页 共 6 页
(PH6.8)中检查,1h 内应全部崩解。大蜜丸不检
查溶散时限。
91 D 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含水分不得过 6.0% 第十三章 P361
92 C
润滑剂的作用主要有:1.降低压片颗粒(或粉粒)
相互间的摩擦力,增加颗粒(或粉粒)的流动性,
利于准确加料,减少片重差异。2.避免粉粒在冲、
模表面粘附,确保片面光洁。3.降低粉粒或片剂与
冲、模间的摩擦力,利于正常压片,并易于出片,
同时减少冲、模磨损。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十四章 P368
93 E
溶液型气雾剂属于二相气雾剂, 乳浊液和混悬液型
气雾剂属于三相气雾剂。 第十五章 P385
94 D 酒类: 多用绍兴黄酒,也可用白酒代替。 酒起矫味、
矫臭作用,收胶时有利于气泡逸散。 第十六章 P390
95 E
固体分散体水溶性载体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如聚
乙烯醇类、聚乙烯吡咯烷酮类) 、表面活性剂、有
机酸和糖类(如山梨醇、蔗糖)等。
第十七章 P401
96 B 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影响药物的肾小管分泌。 第十九章 P411
97 B V=X/C=500/25=20L 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十九章 P413
98 A 取净王不留行,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
大部分爆成白花,取出晾凉。 第二十三章 P438
99 A
蜜炙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以宣肺平
喘力胜,多用于表证较轻,而肺气壅闭,咳嗽气喘
较重的患者。
第二十四章 P453
100 B 法半夏用辅料:甘草、生石灰;清半夏用辅料: 白
矾;姜半夏用辅料:生姜、白矾。 第二十七章 P463
101 C 生物 F0 值可看做相当于 121℃热压灭菌时,杀灭
物品中全部微生物所需时间。 第二章 P257
102 A D 值为在一定灭菌温度下被灭菌物品中微生物品
中微生物降低 90%所需时间。 第二章 P257
103
B
最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一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三号筛不超
过 20%的粉末。
粗粉:指能全部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
40%的粉末。
中粉:指能全部通过四号筛,但混有能通过五号筛不超过
60%的粉末。
细粉:指能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
95%的粉末。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最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
95%的粉末。
极细粉:指能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
95%的粉末。
第三章 P263
104
D
105
A
106 C
107 C
制备含毒性药物的散剂:剂量在 0.01~0.1g 时,可
配成 10 倍散(即 9 份稀释剂与 1 份药物混合) , 剂
量在 0.001~0.01g 配成 100 倍散,0.001g 以下则应
配成 1000 倍散。 第五章 P280
108 D
109 C 溶解法和稀释法适用于化学药物及中药流浸膏制药圈会员回忆整理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专业知识一真题解析
药圈药学人员的圈子!httP//www.yaoq.net 第 5 页 共 6 页
备酊剂。
110 E
流浸膏制备:1.渗漉法;
2.其他制法:可用浸膏剂
加规定溶剂稀释制成;也可用煎煮法或溶解法制
备。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六章 P295
111
D
熔合法:亦称热熔法。适用于软膏中含有不同熔点
的基质。 第九章 P329
112
C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包括肥皂类、硫酸化物
以及磺酸化物。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苯扎氯铵(洁尔灭) ,苯扎
溴铵(新洁尔灭) 。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主要有:豆磷脂、 卵磷脂、
甜菜碱型、氨基酸型。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司
盘类) ;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吐温类) ;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卖泽类) ;聚氧乙烯脂肪醇
醚类(卞泽类)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如普
朗尼克 F68.
第七章 P301
113
D
114 E
115 E
注射剂常用的抗氧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 焦
亚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一般用量为 0.1%~0.2%。
其中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常用语偏碱性药液。 亚
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常用语偏酸性药液。 第八章 P314
116 C 注射剂常用的渗透压调节剂:氯化钠、葡萄糖。
117 B 气雾剂常用的抛射剂:氢氟烷烃类、碳氢化合物及
惰性气体、二甲醚。 第十五章 P386
118 C 甘油明胶为亲水性基质,常用油性润滑剂。如: 液
状石蜡、植物油。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十章 P339
119 C 聚乙二醇为水溶性基质,宜用油脂性冷凝液。如:
甲基硅油、液体石蜡、煤油、植物油。 第十二章 P353
120 E
嫩蜜:适用于含有较多粘液质、胶质、糖、淀粉、
油脂、动物组织等粘性较强的药粉制丸。
中蜜:适用于黏性中等的药粉制丸,为大部分蜜丸
所采用。
老蜜:适用于黏性差的矿物或富含纤维的药粉制
丸。
第十二章 P349
121 A
122 A
123 C
124 A
片剂常用的崩解剂为:干燥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
(CMS-Na)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 、泡
腾崩解剂、崩解辅助剂。 第十四章 P367
125 C
磷酸氢钙、磷酸钙两者均为中药浸出物、油类及含
油浸膏的良好吸收剂,并有减轻药物引湿性的作
用。 第十四章 P365
126 E
片剂常用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滑石粉、聚乙二
醇(PEG) 、月桂醇硫酸镁、月桂醇硫酸钠、微粉
硅胶。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十四章 P368
127 B
中药浸膏粉、半浸膏粉等制粒常使用乙醇做润湿
剂,使用大量淀粉、糊精或糖粉作辅料者亦常用乙 第十四章 P366药圈会员回忆整理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专业知识一真题解析
药圈药学人员的圈子!httP//www.yaoq.net 第 6 页 共 6 页
醇作润湿剂。
128 D 易水解的药物结构类型有:1.酯类药物;2.酰胺类
药物;3.苷类药物;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十八章 P402
129 A
易氧化的药物结构类型有:1.具有酚羟基或潜在酚
羟基的有效成分,如黄芩苷。2.含有不饱和碳链的
油脂、挥发油等。 第十八章 P402
130 A 当归酒炙后,增强活血补血调经作用。
当归土炒后,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
当归炒炭后,以止血和血为主。
第二十四章 P447 131 C
132 E
133 ABCDE
中国药典规定提取物包括: 以水或醇为溶剂经提取
制成的流浸膏、浸膏或干浸膏、含有一类或数类有
效成分的有效部位和含量达到 90%以上的单一有
效成分。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一章 P245
134 ABDE
物理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
2.温热灭菌法(包括热压灭菌发、流
通蒸汽灭菌法、煮沸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 ;
3.过滤灭菌法;
4.紫外线灭菌法;5. 60Go-γ射线辐射
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气体灭菌法(环氧乙烷) 。
第二章 P258~P259
135 ABCDE
按照分散体系分类液体药剂可分为:溶液剂、胶体
溶剂(高分子溶液、溶胶) 、乳浊液、混悬液。 第七章 P299
136 AD 使用滴制法的有:软胶囊,滴丸
圈版主糖整理解释
第十一章 P343
第十二章 P353
137 ACE
口服片分:1.口服普通片;2.咀嚼片;3.分散片;4.泡腾
片;5.多层片 第十四章 P363
138 ABCDE
缓释制剂的主要类型有:口服,眼用,鼻腔,耳道,阴道,
直肠,口腔或牙用,透皮或皮下、肌内注射及皮下植
入等.
第十七章 P395
139 ABCDE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1.处方因素: ①PH 值
的影响;②溶剂及其他辅料的影响.2.制剂工艺;3 贮
藏条件①温度②光线③氧气和金属离子④湿度和
水分⑤包装材料
第十八章 P402
140 ABCDE
软化药材的方法有:1.淋法;2.淘洗法;3.泡法;4.
漂法;5.润法 第二十二章 P435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