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有嗑唠】
我们可以回忆下,前面学习的心血管系统药物里,抗心衰、抗高血压的治疗用到了利尿药(扩血管作用)。
与上一章不同,这一章的基础知识涉及较多的生理知识。像肾单位的构造,三个部位对的差别,还有泵-漏现象,逆流倍增,尿素循环等一些概念。
离子重吸收和分泌从而划分了强效、中效、低效利尿剂,呋塞米,噻嗪类是其代表药。
还有,保钾利尿剂(氨苯蝶啶、螺内酯),但它们两个的作用机制可不同哦。
还有,身为利尿剂,却不用于利尿——乙酰唑胺,碳酸酐酶抑制剂,降眼压,治青光眼。
最后,问大家个问题,脱水药甘露醇,能降颅内压,降眼压,用于治疗脑水肿和青光眼。而我们在抗心绞痛药中哪种药物过量后,表现为直立型低血压,颅内压升高,眼压升高(青光眼哈)???(是)
【大纲要求啥,我们就学啥】
1.利尿药:(1)利尿药的作用部位与分类(2)呋塞米和氢氯噻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3)氨苯蝶啶、螺内酯和阿米洛利的利尿作用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2.脱水药: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学前充电】
复习基础知识
尿液的生成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而实现的,利尿药通过作用于肾单位的不同部位、不同环节而产生利尿作用
【那,我们这就开始摇滚吧!】
第一节 利尿药
一、 利尿药的作用部位与分类
二、常用的利尿药
(一)强效利尿药
呋塞米(速尿)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1)作用机制: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Na+-K+-2C1-同向转运系统,减少氯化钠和水的重吸收;降低尿液浓缩和稀释功能,产生利尿作用。
(2)利尿特点:强大、迅速、短暂。
利尿时Na+、K+、 Cl-、 Ca2+、Mg2+-的排出显著增加,易引起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及低氯碱中毒。但较少产生低钙血症。
2.扩血管作用
直接扩张小动脉,减轻心脏负荷,减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分解酶,增加前列腺素E2含量有关,而与利尿作用无关。
【临床应用】
1.严重水肿 主要用于其他利尿药无效的顽固性和严重水肿。
2.急性肺水肿和脑水肿。
3.急、慢性肾衰竭:大剂量呋塞米治疗慢性肾衰;也可用于急性肾衰早期的防治,禁用于无尿的肾衰患者。
4.加速某些毒物的排泄:用于长效巴比妥类、水杨酸类、溴化物、氟化物和碘化物等中毒。
5.高钙血症:抑制Ca2+的重吸收,降低血钙。
【不良反应】
1.水与电解质紊乱
强烈的利尿作用可引起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低氯性碱血症及低血压,长期应用还可引起低血镁。应注意及时补充钾盐或加服留钾性利尿药——螺内酯。
2.高尿酸血症
呋塞米与尿酸竞争排泄机制,减少尿酸的分泌,长期应用可引起高尿酸血症而诱发或加重痛风。
3.耳毒性——注意!
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应避免与氨基苷类(以链霉素为代表)抗生素合用。
4.其他
可有恶心、呕吐,重者可出现胃肠出血。偶致皮疹、嗜酸细胞增多、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过敏反应和骨髓抑制等。
(二)中效利尿药
氢氯噻嗪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作用机制:
1)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同向转运系统,抑制氯化钠和水的重吸收而利尿。尿中Na+、Cl-、K+的排泄增多。
2)轻度抑制碳酸酐酶,使H+-Na+交换减弱而利尿。
3)减少尿酸排泄,促进Ca2+重吸收及促进Mg2+的排出。
2.降压作用
用药早期通过利尿、血容量减少而降压;
长期用药则通过排钠较多,血管对儿茶酚胺类的敏感性降低,血管扩张而产生降压作用。
【注意!】此处教材表述不如抗高血压单元全面,只提到了其中的第2点。
3.抗利尿作用——矛盾!
明显减少尿崩症患者的尿量及口渴症状,机制不明,可能因排钠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减轻口渴感。
【临床应用】
1.水肿 是轻、中度心源性水肿的******药物,也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
2.高血压。
3.尿崩症。
【不良反应】
1.电解质紊乱
长期应用可引起低血钾、低血钠、低血氯等,其中低血钾较常见,应及时补钾或合用留钾利尿药。
由于抑制碳酸酐酶,减少H+分泌,使氨排出减少,可引起血氨升高,故肝功能不全、肝硬化患者慎用,以防引起肝昏迷。
2.高尿酸血症
噻嗪类与尿酸竞争同一分泌机制,减少尿酸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
3.代谢变化
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以及减少组织利用葡萄糖可导致高血糖,并增加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因此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慎用。
4.其他 偶致过敏性皮疹、皮炎(包括光敏性皮炎)、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严重的可见溶血性贫血、坏死性胰腺炎等。
【小结】慎用氢氯噻嗪的几种情况:痛风、糖尿病、高脂血症、肝功不全。
(三)低效利尿剂
1.氨苯蝶啶——留钾利尿药
作用于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直接阻滞管腔Na+通道而减少Na+的重吸收;同时抑制Na+-K+交换,使钠的排出增加而利尿,同时伴有血钾升高,属于留钾利尿药。利尿作用弱,单用疗效较差,常与噻嗪类合用。在临床上常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治疗顽固性水肿。
2.阿米洛利
作用部位和作用机制与氨苯蝶啶相似,为目前保钾利床药中作用最强的药物。常与排钾利尿药合用治疗顽固性水肿。无降压作用。
3.螺内酯(安体舒通)——留钾利尿药
作用部位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可竞争性与胞浆中的醛固酮受体结合,拮抗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用,产生排钠留钾利尿,是保钾利尿药。
其利尿作用与醛固酮水平有关,作用弱而缓慢。
主要用于醛固酮升高的顽固性水肿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及肾病综合征。因作用弱,常与其他利尿药合用。
各类利尿药的比较
第二节 脱水药
甘露醇——类比:液体海绵
【药理作用】
1.脱水作用:静脉注射后,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组织间液向血浆转移而产生组织脱水作用,可降低颅内压和眼内压。
2.利尿作用:组织脱水作用使血容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提高。通过肾小管时又不被重吸收,增加肾小管腔渗透压,减少水重吸收而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
1.脑水肿及青光眼:是治疗脑水肿******药物,青光眼急性发作及手术前降眼压。
2.急性肾衰竭:与强效利尿药合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