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能热水送服)的药物:维生素类—易被破坏。
2、不能饮酒的药:(双硫仑样反应)酒后乙醛蓄积综合症:(头孢氯丙嗪硫仑,甲硝替硝呋喃唑酮最明显); 长期大量饮用咖啡(诱发骨质疏松症) 食醋:不宜与磺胺药、抗痛风药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同服(这三类药使用时需碱化尿液)。 食盐:建议一日的摄入量在(6g以下)。
多吃肥肉:(灰黄霉素、脂溶性维生素); 多吃高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 少吃高蛋白:左旋多巴 异烟肼:(不宜吃鱼) 葡萄柚汁引起许多药物利用度增加。
老年人用药剂量: 60岁以上一般给与(成人剂量的3/4.初始剂量为成人剂量的1/2~1/3。)
3、用药差错监测(理解即可)
①医生处方差错,主要通过药师审核来监测。
②药师调配处方差错,主要通过药剂师双人复核制(配方人、核对人)来监测。
③护士执行医嘱差错,主要通过护士双人核对制来监测。也可以由临床药师核对监测。
④患者执行医嘱错误,主要通过医生和药师加强对患者用药指导来减少患者用药差错。
4、儿童人用药剂量: 按体重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70×小儿体重(kg))
5、 冰点降低数据法
①已知某药的 1%溶液的冰点下降值(b),配置该药等渗溶液,需加入药物质量:
W=(0.52/b) ×(V/100) (注意:V 的单位是 mL)
②当某药溶液是低渗时,需要加入其他药物调节等渗,需要加入的其他药物的质量:
W’=[ (0.52-bC) / b’ ]×[ (V/100) ] (注意:主药浓度若为 5%,则带入 C=5 即可!)
1、已知1%(g/ml)枸橼酸钠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185℃,计算其等渗溶液的浓度是
A、2.4(%g/ml)
B、2.6(%g/ml)
C、2.8(%g/ml)
D、3.O(%g/ml)
E、3.2(%g/ml)
2、在调配处方的整个过程中,“监测药师调配处方差错”的措施是
A、药师审核
B、医师审核
C、临床药师核对
D、药师双人复核制
E、护士双人核对制
3、以下不同病症的患者中,最适宜口服给药的患者是
A、病情危重的患者
B、吞咽困难的老人
C、胃肠反应大的患者
D、慢性病或轻症患者
E、吞咽能力差的婴幼儿
4、吗啡中毒用纳洛酮或纳曲酮解救的机制是
A、敏感化作用
B、协同作用
C、减少不良反应
D、非竞争性拮抗作用
E、竞争性拮抗作用
5、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用药剂量应酌减,一般给予成人剂量的
A、3/4
B、1/2~1/3
C、4/5
D、1/4~1/5
E、1/2
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溶液渗透压的计算。因为等渗溶液的冰点降低值为0.52℃,所以等渗枸橼酸钠溶液浓度为:0.52÷0.185=2.81(%g/ml)
2、【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调配处方应遵照的“四查十对”要求。为了规避用药差错,医疗机构规定:药师审核以监测医生处方差错。药师双人复核制以监测药师调配处方差错。护士双人核对制与临床药师核对以监测护士执行医嘱差错。医生和药师加强对患者用药指导以监测和减少患者用药差错。
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给药途径对保证药品发挥治疗作用的影响。临床给药应依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最适宜口服给药的病人是慢性病或轻症患者(D)。 口服给药安全,方便。但是呕吐等胃肠反应大的患者(C)、吞咽困难的老人(B)或婴幼儿等不适宜口服给药(E)。口服给药起效较慢,血药浓度波动大,不适宜病情危重的患者和某些急救药品(A)。
4、【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吗啡拮抗剂纳洛酮、纳屈酮可拮抗阿片类药的作用,主要在阿片μ受体产生特异性结合,亲和力大于吗啡和阿片类药,可用于吗啡中毒的解救等。
5、【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60岁以上老年人用药剂量应酌减,一般给予成人剂量的3/4,初始剂量要更少,为成人剂量的1/2~1/3,使用时可根据患者体质、肝肾功能、药物性质等多方面因素酌情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