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2387434:这段时间一直用必兰麻,效果是很好,但拔牙后牙槽窝内很难形成血凝块,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必兰麻是否******比利多卡因安全。 碧兰麻是商品名称,其药品名称为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盐酸阿替卡因4%,肾上腺素1:10万。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同属酰胺类局部注射麻醉剂。作为新型酰胺类局麻药,由于其穿透力强,采用粘膜下浸润麻醉就可完成拔牙和牙髓治疗,其具有起效快、麻醉力强,持续时间长,过敏反应少,副作用小的特点,故简化了操作,提高了麻醉效果,减少了麻醉并发症。 2. 必兰与利多卡因一样同属酰胺类局部麻醉剂,如果被使用者对利多卡因没有过敏史,那么,对阿替卡因应该不过敏。根据最新批准的使用说明书,使用必兰之前**先行注射5%-10%的试验是否存在过敏反应。 3. 必兰含肾上腺素1:10万,故对高血压病人和老年人要慎用,但不是禁用。医生还要根据被使用者的实际临床情况来决定,另外,因使用必兰常规用量较小,且一般采用粘膜局部浸润注射方法,所以,实际注射到体内的肾上腺素甚微。但注射时应注意速度要慢,注射速度不得超过1ml/分钟。 5. 下颌后牙行拔牙术时,只采用粘膜局部浸润注射方法也能达到理想麻效。需要注意的是, 临床上有个别病人拔牙后,可能出现拔牙槽充血不全,这是因为肾上腺素的作用。此时,为避免干槽症的出现,拔牙后应刮牙龈,使拔牙槽充血完全,再压迫止血。 6. 必兰规格为1.7ml/支,50支/盒。常规下,单根牙局部注射0.8ml、多根牙注射1.5-1.7ml 即足。 下面是关于利多卡因的参看信息: 利多卡因又名赛罗卡因,于1948年应用于临床以来,是最广泛应用的局麻药之一,随着利多卡因临床应用和其药理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它的临床作用十分广泛,现概述如下。 1、麻醉作用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本药吸收快,半衰期为90min,与相同浓度的普鲁卡因相比,利多卡因产生的局麻作用快而强,因其安全范围大,能穿透粘膜,故可用于各科局部麻醉方法,有全局麻药之称。 2、抗心律失常作用利多卡因原为局部麻醉剂,1950年开始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是疗效**、安全性最高的抗室性心律失常药,其作用迅速,停药后作用消失快,是通常评价各种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标准药物,其作用机制是促进心室肌K + 外流和极少地促进Na + 内流,减低动作电位第四相舒张期除极化速率而降低自律性,一次静脉推注剂量为1~2mg/kg,继以1~4mg/min静滴维持。 3、利多卡因对内毒素肺损伤后早期的治疗作用以前我们曾在国外杂志上看到利多卡因预先给药对内毒素肺损伤后有保护作用,最近国内不少学者运用利多卡因对内毒素性肺损伤后早期的治疗进行有益的探索,结果提示利多卡因对内毒素性肺损伤后早期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为:内毒素肺损伤早期用利多卡因治疗能抑制肺补体系统的激活 [1] ,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聚集,减轻指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肺血管通透性,减轻肺水肿,对肺损伤早期有治疗作用。 4、利多卡因镇咳作用全身麻醉时,静脉内给予利多卡因可加强麻醉深度,降低咽喉反射的活力,抑制气管插管后的咳嗽反射,能有效地抑制麻醉期间不同原因的剧咳,常用剂量为1.5~2mg/kg静脉推注,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脑干神经活动的抑制而实现的 [2] 。 5、抗菌活性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临床细菌标本研究表明,利多卡因对致病菌和孤立的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局麻药浓度的******而******,最近我们用利多卡因和其它药物合用进行硬膜外长时间止痛时,抽取硬膜外导管内液体作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可证明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麻醉或术后长时间止痛是安全可行的。其机制可能是局麻药与细菌细胞表面 6、利多卡因抗癫痫作用Haudin等实验证明,利多卡因有明显的抗癫痫作用,对大发作、小发作,持续状态均获得一定疗效,剂量为1~3mg/kg,稀释后缓慢静推,显效后2~6mg/(kg·h)静滴维持,但大剂量给药有诱发痉挛之顾虑,故多主张与安定、巴比妥类药物合用效果佳。 7、利多卡因对******药物的增敏效应国外学者实验研究发现利多卡因在体外能增强阿霉素、博莱霉素等******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且随局麻药剂量增加而增效作用加强,与单纯阿霉素组相比,其平均细胞死亡率分别增加34%和30%。因此,利多卡因可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与******药物合用于肿瘤的治疗,效果将会进一步提高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