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2014年 执业药师考试资料整理——药理学——第4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2013-12-04   作者:康强药师网 ys.kq36.cn    来源: 康强药师网 ys.kq36.cn   访问量:241    在线投稿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这一章的内容与“西药综合”这一科的许多内容都有联系的,大家可以放在一起学习记忆。像与给药时间相关的时辰药理学的内容,耐受性,还有不同给药途径对吸收速度和程度的影响(剩下的就是像性别、年龄等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了,也有很多需要记

 

新大纲新要求:

药物因素:剂量、时间、疗程、途径及其药物相互作用
2.机体因素:年龄、性别、病理因素、精神因素及遗传因素等

(一)药物因素
(1)给药剂量:在一定范围内,剂量与作用成正比关系,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药物作用逐渐增强,但超过一定范围,可由量变到质变,引起中毒或死亡。
(2)给药时间:一般情况下,饭前用药吸收好,作用发挥快;一般药物饭后用药吸收较差,作用较慢

刺激性药物:饭后

2)滋补药、胃壁保护药、胃肠解痉药、利胆药:饭前5

驱虫药:空腹

消化药:饭时
胰岛素:饭前注射
催眠药:睡前

(3)疗程

    给药次数应根据药物的消除速率、病情需要而定。对t1/2短的药物,给药次数相应增加,对于消除慢的或毒性大的药物应规定每日的用量和疗程。肝、肾功能减低时,应适当减少给药次数以防止蓄积中毒

  多数情况下,患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用药才能治愈疾病,但连续用药会产生以下反应:

  ① 耐受性:连续反复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性逐渐降低,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才能维持原有疗效。
   ② 耐药性(抗药性):连续反复应用化学治疗药后,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  

    耐受性与耐药性的区别  耐受性:机体对药物敏感性的降低

  耐药性: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对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

  ③ 身体依赖性(成瘾性):反复用药后身体上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中断用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④ 精神依赖性(习惯性)反复用药后精神上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停药后有继续用药的欲望。  

  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的区别:

  身体依赖性:身体的依赖,停药时有戒断症状。
   精神依赖性:精神上的依赖,停药时没有戒断症状。
(4)给药途径: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直肠给药>贴皮给药。
(5)药物相互作用

  ① 药动学相互作用:包括影响吸收、影响分布与转运、影响生物转化、影响排泄

  ② 药效学相互作用:
◇ 协同作用:两药同时或先后使用,可使药效增强。
◇ 拮抗作用:联合用药后使原有的效应减弱,小于分别作用的总和

  (二)机体因素  

1)年龄: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机体生理机能与年龄有关。
2)性别:妇女有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不同时期,因此,妇女用药时应适当注意。

3)病理因素:病理状态可使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或药物的体内过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
4)精神因素。心理、情绪等因素也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之一。

5)遗传因素:药物作用的个体差异是由于遗传因素对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产生影响所致。可引起量的差异,甚至出现质的差异。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