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执业西药师专业知识一药理学讲义第二十四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2013-12-03
作者:康强药师网 ys.kq36.cn
来源: 康强药师网 ys.kq36.cn
访问量:212
次 在线投稿
第二十四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当人体受到病原体及其毒素侵袭后,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与释放内热原。但内热原并非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使中枢合成与释放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增多。PGs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提高到37℃以上,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引起体温升高。NSAID对内热原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但对直接注射PGs引起的发热无效。因此认为它们是通过抑制中枢PGs的合成而发挥解热作用。因此,NSAID只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第一节 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既能抑制COX-2,又能抑制COX-1,因此在产生疗效的同时,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大剂量可引起肾脏等损害。 传统的NSAID均是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主要有水杨酸类(阿司匹林、水杨酸钠等)、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吡唑酮类(保泰松)及其他类(吲哚美辛、舒林酸、双氯酚酸、吡罗昔康)等。 阿司匹林 【体内过程】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口服后,小部分在胃,大部分在小肠吸收,在吸收过程中和吸收后,可被胃黏膜、血浆、红细胞及肝中的酯酶迅速水解成水杨酸,因此血浆中阿司匹林的浓度低,血浆t1/2短(约15min)。主要以水杨酸盐形式迅速分布到全身组织,也可进入关节腔及脑脊液,并可通过胎盘。肝对水杨酸的代谢能力有限。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1g以下)时,其代谢按一级动力学进行,水杨酸血浆tl/2约2~3h;但当阿司匹林量大于1g时,水杨酸的代谢从一级动力学转变为零级动力学进行,水杨酸血浆t1/2延长为15~30h。水杨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80%~90%。主要在肝代谢,从尿排泄。尿液pH可明显影响水杨酸盐的排泄,碱性尿可促其排出。水杨酸盐是弱酸性药物,一旦因血中含量过高引起中毒,可服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增加其解离,减少水杨酸盐重吸收,加速其排泄,是解救中毒的有效方法之一。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解热镇痛 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常与其他解热镇痛药配成复方,用于缓解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和感冒发热等。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和发热的病因,故需要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习题】阿司匹林抑制下列哪种酶而发挥解热镇痛作用 A.脂蛋白酶 B.脂肪氧合酶 C.磷脂酶 D.环加氧酶 E单胺氧化酶 答案:D 2.抗炎、抗风湿 抗炎、抗风湿作用也较强。可使急性风湿热患者于24~48h内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缓解,血沉减慢,全身症状改善。由于控制急性风湿热的疗效迅速而确实,故也可用于鉴别诊断。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亦可迅速镇痛,消除关节炎症,减轻关节损伤,目前仍是******药。但用于抗风湿痛时的剂量较大,需用至**耐受剂量(成人一般为每日3~5g分4次于饭后服)。 3.抑制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聚集有关。血栓素A2(TXA2)是强大的血小板释放ADP和血小板聚集的诱导剂,而前列环素(PGI2)则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是TXA2的生理拮抗剂。血小板内存在COX-1和TXA2合成酶,能催化花生四烯酸形成PGH2,进而形成TXA2。血管内膜亦存在COX-1以及PGI2合成酶,亦能催化花生四烯酸形成PGH2,进而形成PGI2。阿司匹林能不可逆地抑制COX-1活性,干扰PGH2的生物合成,进而使血小板TXA2和血管内膜PGI2生成分别减少。由于血小板中的COX-1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远高于血管内皮细胞中COX-1,所以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中的COX-1,减少TXA2的生成,而大剂量阿司匹林亦可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环氧酶,减少PGI2合成,降低或抵消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因此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宜用小剂量(每日口服40~80mg),可降低心肌梗死病死率和再梗死率,防止脑血栓形成。 4.其他近年来,阿司匹林在临床还用于糖尿病引发的心脏病、老年痴呆症、结肠癌、卵巢癌、顽固性春季结膜炎、白内障等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其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及评价。 【习题】 阿司匹林小剂量服用可防止脑血栓形成,是因为它哪项作用 A.使PG合成酶失活并减少TXA2的生成 B.稳定溶酶体膜 C.解热作用 D.抗炎作用 E.水杨酸反应 答案:A 乙酰水杨酸的药理作用包括 A.解热 B.抗炎、抗风湿 C.镇痛 D.抗菌 E.抗过敏 答案:ABC 【不良反应】小剂量或短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少,长期大量应用治疗风湿病则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1.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胃肠黏膜存在COX-1,催化PGs形成,后者对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阿司匹林抑制COX-1,干扰PGs(主要为PGE2)合成,刺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胃灼痛,甚至诱发或加重溃疡和出血。大剂量时可刺激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器而引起恶心和呕吐,并可损伤胃黏膜,呈无痛性出血(每天失血3~8ml)。饭后服药,服用抗酸药或服用肠溶片,或与PGE,同服,可减轻或避免胃肠反应。 2.凝血障碍。一般治疗量即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延长出血时间。长期或大剂量(5g/d以上)还可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造成出血。可用维生素K预防。严重肝功能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和血友病禁用本品。长期应用本品者手术前1周应停用。 3.过敏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过敏性休克。少数患者服用本品或其他NSAID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性哮喘”,它不是以抗原-抗体反应为基础的过敏反应,其发生原因是由于本品抑制了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的环氧酶途径,PGs合成受阻,而对脂氧酶无抑制作用,可造成脂氧酶代谢产物白三烯等增多,导致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β受体激动药对阿司匹林哮喘无明显疗效。哮喘、鼻息肉及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阿司匹林。 4.水杨酸反应。本品剂量过大可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力减退等中毒症状,称为水杨酸反应,是水杨酸类中毒的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谵妄、高热、大量出汗、脱水、过度呼吸、酸碱平衡失调甚至精神错乱。应立即停药,静脉滴人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速水杨酸盐排泄。 5.瑞夷综合征(Rey ‘ssyndrome)。极少数病毒感染伴发热的儿童或青年应用阿司匹林后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合并脑病,严重者可致死。10岁左右儿童,患流感或水痘者忌用本品。 6.对肾脏的影响。前列腺素对正常肾脏的血管扩张作用很小,但伴有心、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对前列腺素的扩张血管作用较正常人敏感。因此,阿司匹林对正常肾功能并无明显的影响,但在少数人,特别是老年人,伴有心、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即使用药前肾功能是正常的。也可能引起水肿等肾小管功能受损的症状,偶见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甚至肾衰竭,其机制不明。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痛风及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尤其是出现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或休克者禁用。 阿司匹林与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磺胺类、降血糖药、巴比妥类、苯妥英钠、甲氨蝶呤等合用时,可增强它们的作用。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能加剧胃肠出血。与碱性药(如碳酸氢钠)合用,可促进阿司匹林的排泄而降低疗效。阿司匹林可引起胎儿异常,妊娠期妇女尽量避免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 【体内过程】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扑热息痛)口服易吸收,血浆药物浓度达峰时间为30~60min。t1/2为75~180min。可分布到全身组织,主要经肝脏代谢,形成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物形式从尿排出。极少部分对乙酰氨基酚进一步经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代谢为有肝毒性的对乙酰苯醌亚胺(N-acetyl-para-benzoquinoneimine)。治疗剂量时产生的这种毒性代谢产物不多,可与肝脏中的谷胱甘肽的巯基反应而解毒。但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后,体内谷胱甘肽被耗竭,此毒性代谢物可以共价键形式与肝中重要的酶和蛋白分子不可逆结合,引起肝损伤。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作用缓和持久,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抗炎、抗风湿作用很弱,仅在超过镇痛剂量时才有一定抗炎作用,其原因未明,有人认为炎症区域高浓度的过氧化物削弱了其抑制COX的作用。近年有报道认为,这可能与对乙酰氨基酚对中枢COX的抑制作用选择性相对较高有关。对血小板及凝血时间无明显影响。临床用于感冒发热、关节痛、头痛、神经痛和肌肉痛等。因无明显胃肠刺激,适合于阿司匹林过敏、消化性溃疡病、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等不宜使用阿司匹林的头痛发热病人。由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不诱发溃疡和瑞夷综合征,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小儿******解热镇痛药,成人也普遍应用。消费量在我国处于解热镇痛药首位。本药不能单独用于抗炎或抗风湿治疗。 【不良反应】治疗量不良反应较少,可引起恶心、呕吐,偶见皮肤黏膜过敏反应。过量(成人10~15g)可致急性中毒性肝坏死,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长期使用极少数人可致肾毒性,如肾乳头坏死和慢性间质性肾炎等。长期反复应用可导致药物依赖。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者应慎用。 【习题】 有关扑热息痛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 B.抗炎、抗风湿作用较弱 C.主要用于感冒发热 D.长期应用可产生依赖性 E.不良反应少,但能造成肝脏损害 答案:E 吲哚美辛 【体内过程】吲哚美辛(indomethacin,消炎痛)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3h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0%左右。主要经肝脏代谢,代谢物从尿、胆汁和粪便排泄,血浆t1/2通常为2~3h。本品体内过程受机体昼夜节律的影响,早晨7时服药比晚间7时服药吸收好,血药峰值浓度高,作用持续时间长。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本品为强效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因此有强大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其作用为阿司匹林的20~30倍。因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重,故不作为日常的解热、镇痛药应用。临床可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及癌性疼痛、癌性发热等,也用于胆绞痛、输尿管结石症引起的绞痛,对偏头痛也有一定疗效,也可用于月经痛。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达30%~50%,约20%患者不能耐受,必须停药。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加重或诱发溃疡甚至出血。宜饭后服用。前额痛、眩晕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如持续头痛应停药。偶见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黄疸、转氨酶升高等。少数人可引起皮疹、哮喘。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性。溃疡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癫痫、支气管哮喘、肾功能不良及孕妇禁用。儿童慎用。有报道本品与氨苯喋啶合用可引起肾功能损害。 布洛芬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6181.png 布洛芬(ibuprofen,异丁苯丙酸)是苯丙酸的衍生物,为首先广泛使用的丙酸类药物。口服吸收快,1~2h达最高血药浓度,99%与血浆蛋白结合,可缓慢进人滑膜腔,90%代谢物经尿液排出,t1/2为2h。本品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强,主要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用于一般解热镇痛,疗效与乙酰水杨酸相似。不良反应有轻度消化不良和皮疹,胃肠道出血和视力模糊少见,一旦出现视力障碍应立即停药。 萘普生 萘普生(naproxen,甲氧萘丙酸)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约99%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t1/2为13~14h,约95%自尿中以原形及代谢物形式排出。具有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另外,还能抑制血小板的功能。主要用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各种类型风湿性肌腱炎。另外,对各种病引起的疼痛和发热也有良好缓解作用。本品毒性较低,副作用少而轻,耐受性良好。 奥沙普嗪 奥沙普嗪(oxaprozin,恶丙嗪)吸收后,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在全身广泛分布,其中胃肠道和肝、肾组织分布量最高,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8%以上。达峰时间为6~8h,t1/2为50~60h。具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对消化遭损伤作用轻微,而且药效具有持久性。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肩周炎、颈肩腕综合征、痛风及外伤和手术后消炎、镇痛。不良反应主要为胃痛、胃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口渴和口炎,其次为头晕、头痛、眩晕、困倦、耳鸣和抽搐,以及一过性肝功能异常。 布洛芬、萘普生、奥沙普嗪均属于丙酸类药物,本类药物还包括酮洛芬、吡洛芬、舒洛芬、氟比洛芬等。氟比洛芬(flurbiprofen)的抗炎作用是阿司匹林的250倍,镇痛作用是阿司匹林的50倍,抗炎和镇痛作用强于布洛芬,且毒性更低。本药的耐受性较好,久用时消化道溃疡罕见,故对阿司匹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可选用本药。此外,氟比洛芬尚可用于治疗白内障术后的瞳孔缩小及术后炎症反应,预防和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黄斑囊样水肿。 吡罗昔康 吡罗昔康(piroxicam,炎痛喜康)为强效、长效抗炎镇痛药。口服吸收完全,2~4h血浆浓度达峰值。对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吲哚美辛、乙酰水杨酸和萘普生相似,但不良反应较少。其优点是长效(t1/2长达36~45h),用药量小,每日服1次(20mg)即有效。本品可通过抑制环氧酶使组织局部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抑制白细胞趋化性和溶酶体的释放,从而发挥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同时本品还可抑制软骨中的黏多糖酶和胶原酶活性,减轻软骨的破坏,减轻炎症反应。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剂量过大或长期应用可致溃疡、消化道出血等,故不宜长期服用。偶见头晕、浮肿、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停药后一般可自行消失。 双氯芬酸 双氯芬酸(diclofenac,双氯灭痛)为强效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效应强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萘普生等,是阿司匹林的26~50倍。口服吸收迅速,有首过消除,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约50%,血浆蛋白结合率99%,口服l~2h血药浓度达峰值。可在关节滑液中聚集,经肝代谢后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迅速排出体外,t1/2为1.1-1.8h,长期应用无蓄积作用。临床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粘连性脊椎炎、椎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各种神经痛、手术及创伤后疼痛等中等程度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服药初期有轻度胃肠刺激症状、轻度眩晕或头痛,继续用药数天后可自行消失,大约2%因不能耐受而停药。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可使极少数患者出现溶血性贫血、骨髓抑制和暂时性肝肾功能异常。连续用药一般不应超过1周。儿童、哺乳期妇女、孕妇不宜使用。 第二节 选择性诱导型环氧酶抑制药 美洛昔康 美洛昔康(meloxicam)是一种新型的NSAID,与传统的NSAID不同,美洛昔康是一种长效的选择性的COX-2抑制药,对各靶组织和器官的COX-2抑制作用比COX-1强10倍以上。因此,在产生抗炎作用的同时,对胃肠道和肾脏的不良反应较少。 美洛昔康口服吸收快而完全,6~8h血浆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为89%。经肝脏代谢,主要由肾脏排出。t1/2长达22h左右。一日服药一次即可维持疗效。临床研究证明,每日口服7.5~15mg对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类风湿、神经炎、软组织炎均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而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无明显影响。长期应用,胃黏膜损伤及胃肠出血发生率也远低于萘普生和双氯芬酸缓释片。 氯诺昔康 氯诺昔康(10rnoxicam)t1/2仅3~5h,且个体差异较大。与美洛昔康作用相似,镇痛、抗炎作用强,但解热作用弱,用于缓解术后疼痛、剧烈坐骨神经痛及强直性脊柱炎的慢性疼痛。其疗效与吗啡、曲马朵相当,这是由于本品可激活中枢性镇痛系统,诱导体内强啡肽和β内啡肽的释放而产生强大的镇痛效应,可代替或辅助阿片类药物用于中度至剧烈疼痛时的镇痛,且不产生镇静、呼吸抑制和依赖性等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可替代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用于关节炎的治疗。 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nimesuⅡde)口服生物利用度大于90%,绝大部分药物经肝代谢,t1/22~4.7h。 具有很强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口服解热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强200倍,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强24倍。此外,还具有抗过敏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抑制金属蛋白酶合成的作用。临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术后疼痛、软组织损伤等。阿司匹林哮喘者可使用尼美舒利。胃肠道和肾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塞来昔布 塞来昔布(ceIecoxib)是COX-2选择性抑制剂,通过抑制COX-2阻断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临床主要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牙痛的治疗。骨关节炎病人每次50~200mg,1日2次口服,一般在用药2周后疼痛和关节功能状态明显改善,其疗效与500mg萘普生1日2次口服相当。塞来昔布50~200mg,1日2次,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发作型和稳定型均有效,其疗效分别优于500mg萘普生1日2次口服,而与75mg双氯芬酸1日2次口服疗效相当。塞来昔布100~200mg口服对牙痛疗效也与650mg阿司匹林口服相当,而优于l000mg的对乙酰氨基酚。本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其他非选择性NSAID。其中消化道不良反应比传统NSAID低8倍,长期用药(12~24周),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亦比传统NSAID低2.5~4倍。本品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上腹疼痛、腹泻与消化不良,偶见肝肾功能损害。由于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抗真菌药氟康唑及他汀类调脂药氟伐他汀等是细胞色素CYP2C9的抑制剂,与本品同服时可使本品代谢减慢而升高血药浓度。而塞来昔布又可抑制细胞色素CYP2D6的活性,因而可使通过该酶代谢的β受体阻断剂、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的血药浓度升高。因此本品与上述各药合用时要注意。 第三节 抗痛风药 痛风(gout)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在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沉积,引起粒细胞浸润,局部炎症和疼痛。痛风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关节炎,目前治疗主要采用秋水仙碱和NSAID。而对慢性痛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尿酸合成或促进尿酸排泄而降低血中的尿酸浓度,可使用的药物有别嘌醇和丙磺舒等。 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colchicine)通过抑制中性白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尿酸盐结晶;减少粒细胞分泌的炎性酶类和乳酸类;抑制磷脂酶A2,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白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抑制局部细胞产生IL-6等,从而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消炎作用,用药后数小时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消退。秋水仙碱不影响尿酸盐的生成、溶解及排泄,因而无降血尿酸的作用,对慢性痛风无效。对一般性疼痛及其他类型关节炎无效。 秋水仙碱也属于******药,通过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治疗白血病、乳腺癌等。由于秋水仙碱的微管解聚、抗炎症、抗纤维化等作用,近年来,秋水仙碱也用于硬皮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的临床治疗。 别嘌醇 别嘌醇(allopurinot)为次黄嘌呤异构体,是目前临床上******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用于原发或继发性痛风。不良反应少,偶见皮疹、胃肠反应、转氨酶升高和粒细胞减少等。 【习题】 A.美洛昔康 B.双氯芬酸 C.保泰松 D.吡罗昔康 E扑热息痛 1. 为强效、长效抗炎镇痛药 答案:D 为几无抗炎作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答案:E 长效、为选择性诱导型环加氧酶抑制药 答案:A 乙酰水杨酸严重中毒时应如何处理 A.口服碳酸氢钠 B.口服氯化铵 C.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D.口服氢氯噻嗪 E.静脉滴注大剂量维生素 答案:C 乙酰水杨酸无下列哪项不良反应 A.胃肠道出血 B.过敏反应 C.水杨酸反应 D.凝血障碍 E.水钠潴留 答案:E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是 A.保泰松 B.乙酰水杨酸 C.对乙酰氨基酚 D.羟基保泰松 E.吲哚美辛 答案:B A.布洛芬 B.阿司匹林 C.对乙酰氨基酚 D.吡罗昔康 E.吲哚美辛 能引起凝血障碍的解热镇痛药是 答案:B 无明显抗炎、抗风湿作用的是 答案:C 口服吸收完全,t1/2长,每天口服一次即可维持疗效的是 答案:D 强力的PG合成酶抑制药 答案:E 胃肠道反应较轻,病人易于耐受的有机酸类 答案:A A对乙酰氨基酚 B.布洛芬 C.保太松 D.乙酰水杨酸 E.吲哚美辛 瑞夷综合征是何药的不良反应 答案:D 前额痛、眩晕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常见于 答案:E 水钠潴留是何药的不良反应 答案:C 视力模糊及中毒性弱视偶见于 答案:B 过量可致急性中毒性肝坏死的是 答案:A 秋水仙碱的特点 A.不影响尿酸盐的生成、溶解及排泄 B.对慢性痛风无效 C.对一般性疼痛有效 而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选择性消炎作用,用药后数小时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消退。秋水仙碱不影响尿酸盐的生成、溶解及排泄,因而无降血尿酸的作用,对慢性痛风无效。对一般性疼痛及其他类型关节炎无效。 D.口服安全性高 E.有******作用 答案:ABDE 4.吲哚美辛的临床应用有 A.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B.癌性疼痛 C.痛风性关节炎 D.预防脑血栓形成 E.滑囊炎 答案:ABCE 5.有关布洛芬的叙述正确的有 A.口服吸收迅速 B.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9% C.99%以代谢物形式自尿中排除 D.主要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E.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 答案:ABCDE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