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西南宁市江南派出所,张某郑重的向南宁急救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南宁120)的马医生等赔礼道歉,并愿意赔偿受伤医务人员的医药费及误工费。考虑到张某的家庭较困难,派出所民警捐款为其垫付医药费,得知这一情况后,南宁120最终免去了其应赔付的医药费和误工费。 发生这一幕的原因,要追溯到10月22日晚,南宁120的医生在一起急救出诊中,因人手不够,想请患者家属张某一同将患者转移到救护车上时,与家属发生矛盾及肢体冲突。 当事马医生表示,抬担架并不是医生的主要工作,医生的职责是在第一时间抢救病人,一般应由家属承担抬担架的主要任务、医生指导协助。当事人家属张某则以为,抬担架完全是医生的职责。 这已不是第一起因抬担架而引发的医患冲突了。谁该将担架上的病人送进救护车? 一拳将医生打倒在地 回忆起10月22日晚的情景,张某有些愧疚,他说自己当时太激动了。 10月22日,南宁市120接到了一起120急救电话,一名60多岁的病人突然发病晕倒了。江南急救站的马医生、李护士及胡司机立刻驱车前往。 到达南糖铁路桥附近,马医生说,由於救护车的高度超过了立交桥辅道的限高,无法开进立交桥旁患者居住的小区,所以他和护士小李便带着急救箱和担架步行至约60米开外的患者家中。经过诊断,马医生发现病人病情较严重,在对病人进行实施急救措施后,打算马上将患者送往医院。而在要将患者运送至救护车上时,矛盾出现了。 “软担架有6个提手,一般要平稳运送病人的话,至少需要4、5个人。”马医生向家属求助,却被张某拒绝了。“他们不将救护车开进小区,我已经很恼火了。还要叫我抬担架,他们两个大男人怎麽会抬不动?”张某表示,他以为抬担架完全是医护人员的事。 气急攻心的张某一拳将马医生打倒在地,随后冲进厨房拿出了一把菜刀威胁医护人员。张某的母亲见状赶来劝阻,并协助医生将患者抬上了救护车。而司机小胡在协助马医生等人将病人搬上车、关好后门、准备返回驾驶室时,遭到了张某的袭击。第一刀没砍中,小胡后退到车头附近,在张某砍下第二刀的时候小胡推了他一把,张某母亲则夺下了刀。 “明明还有个司机,却不赶过来帮忙。我气急了。”张某表示,他当时的情绪太激动了。 救护车离开后医务人员报了警,警察两天后将张某抓获。马医生被诊断为脑震荡,胡司机则被诊断为右大腿皮肤软组织挫擦伤。 急救医疗中心杨医生表示:因为患者和家属不理解,120急救医生和患者会经常因为抬担架而引发矛盾。医生、市民都希望政府能够重视,设置专门的担架员的岗位。 一直没有专业的担架员 “将患者从家里抬到救护车上,目前都是急救医生、护士和司机配合患者家属来做,并没有专门的担架员。”120急救中心副主任覃华杰表示,按照相关规定,救护车内配备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司机,一直没有专业的担架员。医护人员在实施急救措施后,还要充当担架员和家属一起把患者抬上救护车,这使得医生在急救中不能更好地观察患者的伤情﹔而一些患者家属的不配合,更可能会延误抢救时机,这些情况都对患者不利。 “80%的患者家属是愿意配合的,但也有少数家属非常不配合。在出诊中,还会经常遇到患者独居的情况,独居老人所占的比例差不多达到10%。”中心办公室主任唐连家表示,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医护人员必须一边负责抢救,一边找邻居、小区门卫和保安帮忙抬病人。“白天还好,晚上找不到人,医生护士只好硬着头皮自己扛了。而这段时间极有可能会延误了病人的救治。”杨医生就有硬着头皮抬患者的经验,“当时那家有三个人,两个煤气中毒,剩下那个是老人,不能叫老人来抬呀。”最后他们只好咬牙把两个患者从六楼抬下来。“抬完担架,手抖得病历都写不了,第二天浑身酸痛。” 一些病人家属认为,急救医生的工作本就包含了抬担架。但马医生却表示,急救医生的主要职责是对病人进行入院前急救并观察病人病情,护士的主要职责是对病人的护理及管理医疗器械和仪器,而司机则是负责开车、保障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到达医院。而且,抬担架会分散医生的注意力,影响司机开车。 急救医疗中心目前在职人员有80多人,医生、护士、司机中超过45岁的占多数。“急救人员年龄偏大,女性偏多。”唐连家表示。马医生表示,担架员身强力壮,运送患者速度更快,能让病人尽快得到进一步救治,120急需设置专门的担架员岗位,将医护人员解脱出来,更好地从事急救工作。 希望能够借鉴河南经验 既然配备担架员如此急需,为什麽急救医疗中心不设置这个岗位呢? 覃华杰表示,南宁急救医疗中心是隶属於市卫生局、由政府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要设置专门的担架员岗位,就需要政府增加编制、财政拨款。中心不能自负盈亏,财力负担不起担架员的工资。 而目前的情况是,中心连医生都很紧缺。“比如我们想聘用四个人,最后到岗的只有一个人。” 覃华杰说,中心的医护人员精神压力大、工作环境艰苦、危险因素较多,很多人了解之后就不愿意来了。 马医生表示,河南省政府出资,由120急救中心培训专门的担架员后推荐上岗,由第三方进行管理,并建立长效机制。患者不必再另外支付担架员费用,担架员也可不纳入中心的编制,彻底解决伤患者急救中的搬运问题。他们希望能够借鉴河南的好经验。 覃华杰表示,中心曾向政府口头申请,希望能配备专门的担架员。下一步,中心将会正式递交书面材料。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