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夜里8点开始,到10月31日,到发稿的此时此刻,《医学界》的微信后台,不停地接收到各地医生发来的要求联署的信息。截至31日下午4点,共有2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及社会人士通过“医学界杂志”微信发来自己的姓名、单位和职务等联署信息。
在要求在公开信上署名的名单中,我们看到了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的吴明营主任,中国医院协会的庄一强副秘书长,还有几位全国人大代表、人民教师……
知道《医学界》的消息后,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吴明营教授在外有事,深夜11点他在看过公开信后,给《医学界》发信,希望参与联署。不过因为当天8点就公布了,遗憾地和第一批联署医生擦肩而过。
更多的普通医生行动起来,30日凌晨3点44分,来自新疆自治区叶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的一名维吾尔族住院医师艾斯卡尔江给《医学界》发来了他的实名联署信息,他还感谢《医学界》,说“相信(中国医疗)会有那(光明)一天!”。
来自河北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中医院妇产科的几位医护人员,他们甚至集体要求在公开信上署名,她(他)们分别是赵晓慧、张建明、张铁英、王英华医生,和护师张丽、辇丽华。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袁振宁在自己的微博上转载了公开信,一下子吸引了几十个人报名联署,可惜因没有工作单位和职务,不符合联署原则未被采纳。在他给医学界发来的资讯中,他深情的写道:“也许我们能够做的很少,也许我们的语言也轻如鸿毛。我们只能为他们深深悼念。点亮一支小小的蜡烛,不只是为他们照亮去往天堂的路,也是为活着的我们点燃一丝希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室护士长李维维,数次给我们发来了实名认证信息,她说:“再留一次!我要加入联署表明态度!”
来自温州乐清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张笑雷护士说,“我为签名而来,极度想要(《医学界》)这样一个表达的平台。”
被感动的不仅仅是医生护士,还包括一些社会人士。
一位来自浙江台州的中学教师要求署名并表示,“与人打交道确实难,掏心掏肺,还以为你私心,其实医学与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觉得现在当医生和教师很难。相信正义,维护正义,营造正义的氛围,是我们应有的责任,用我们的爱心感化他人。”
作为最先参与联合署名的10名医生之一,知名微博红人“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医生表示,“固然现在的医疗有一些毒瘤,但是不能抹杀大多数基层医护人员的付出,也不能将制度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简单地推卸到医生身上,所以面对暴力伤医事件,必须站出来,让大家冷静思考,为何医患关系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一位学者表示,“拒绝医院暴力,呼吁保障医护人员的行医安全和尊严,是医学界人士对频发的暴力伤医事件发出的理性、客观的心声和合理诉求,是一次和社会公众对话交流,让社会了解医务人员的不公平境遇。”
“我们有个梦想,医院不是市场, 患者的队伍没有那么长。 我们有个梦想,医院不是战场, 病人和家属没有那么躁狂, 医生不再流血,护士不再受伤……”
追求医患和谐,拒绝医院暴力,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着名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呼吁,“医患和谐需要你的参与,你的参与将推动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让我们推行医院暴力零容忍运动,建立真正良好的医患关系。”
“暴力伤医像瘟疫一样在全国各地医院蔓延,面对同事、同行的受伤和倒下,我们能做些什么?我想在公开信上署上自己的名字,尽一份微薄之力,为他们,也为自己!”一位要求联合署名的医生说。
请保障我们的行医安全和尊严!
医学界就医院暴力向公众发出的公开信
社会各界人士:
我们注意到,自2013年10月以来,连续发生多起伤医杀医暴力事件!近年来,医院暴力事件持续上升,最近温岭的杀医事件,再次警醒我们--变革不容拖延、刻不容缓!
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医生,谨以个人名义联名向社会各界和政府发出公开信:
一、要求依法处理医院暴力事件的肇事者
我们相信国家的发展赖于法治的进步,希望在所有的医院暴力事件中,所有的肇事者都能够得到依法、公正、公开的处理,既不让恶人逃脱法令,也不让好人遭冤屈。
二、要求善待医院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及其家属
在医院暴力事件中殉职或者受伤的医者,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子女应该得到妥善的善后处理,希望政府和医院能够对他们的生活加以关心和扶持。
三、要求推行全国的医院暴力零容忍运动
我们吁求政府和医院切实做好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工作,我们是医务工作者,不是特种部队,我们只想安心地和病魔做斗争,我们不希望心里装着盾牌、随时应对可能到来的伤害。
四、要求彻底推进医改、让医生有尊严地行医
我们认为医院暴力事件有着深层的社会和体制原因,我们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技术为自己赢得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为此我们希望政府尽快推进真正的、彻底的医疗改革,让患者能够获益,并让我们能够依据自己的技术和努力,来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报酬。
五、恳请社会公众和媒体客观看待医学局限性
虽然现代医学进步很大,但今天的医学仍然只能做到“有时治愈”,医护人员既不是神仙、更不是机器,尽管我们珍重每一个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但力所未逮和失误在所难免,我们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客观理性看待医学和医者的局限性。
六、呼吁医学界同仁坚守从医的信念
尽管环境不容乐观,但我们仍然呼吁每一个同行秉持人道主义精神,按照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承诺,不管赞扬、批评,还是不公待遇,都不致改变我们的信念和信仰,坚守本职,善待所有的病人!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不要放弃为自己维护合法权利的机会。
诚挚感谢关心和支持中国医疗事业发展和进步的各界人士!
发起媒体:医学界传媒
发起医生:(以下排名均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静瑜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着名肺移植专家
胡 海 上海东方医院教授、肝胆微创外科专家
李同强 乡村医生、村医工作站站长、2012年医学界十大焦点人物
宋冬雷 上海德济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专家
王明涛 美国执业神经内科医生、伊利诺大学医学院临床副教授
于 莺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 原北京协和急诊科医生
余可谊 北京协和医院脊柱外科医生、医院暴力零容忍运动推动者
张子谦 @非典型医生、自由执业推动者、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师
赵立众 北京航天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医院暴力受害者
周乐今 原云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血管专家
向以下对本次活动予以支持的专家们特别致敬!
霍勇,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
李苏雁,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所长,眼科专家
赵立平,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系教授 、国际着名肠道菌群专家
庄一强,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
本次公开信联署活动自2013年10月28日发起,截至11月3日16时,已有数千名医务工作者要求参与实名联署,这几千名医者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呐喊:请保障我们的行医安全与尊严!
(由于参与医务工作者不断增长,微信平台不停刷新,导致我们的工作统计上可能会有纰漏,若是您参与了公开署名活动但名单中未列出来(在此致歉),您可将您的信息再发送一遍,明天我们将继续整理名单并发送,署名格式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职务”。感谢大家的支持!)
联署名单:http://www.yxj.org.cn/news/hudong/yixuejie/2013103019484130223.ht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