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新品是药店管理者的必修课。而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药店在新品购销环节上的成败与否,直接决定未来几年的生死。从本期开始,《第一药店》将推出“赢在新品”系列专栏,与药店管理者共享新品经营智慧。
众所周知,新品的经营对药店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笔者在与药店经营管理者们日常交流时发现,他们大多未对新品经营进行专门的考核,或者虽然有所考核,但重视程度依然不够。
引进新品的重要性 助推转型 2009年新医改后的药店发展实际案例,无数次地印证着一个残酷的事实:药店的传统经营品类——药品,因涉及国计民生,正受到国家政策越来越多的干预,在药店终端的地位开始边缘化,未来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将越来越小。而药店要解决生存问题,就必须不断挖掘现有客户的购买需求,做好新品采购,实现自身业绩的增长和经营模式的转型。
增加客流 随着药店经营品类的日渐多元化,顾客随机性购买品种日益增多,特别是越来越美观、柔化的陈列和装饰,使得逛药店也开始成为中高端收入年轻人士休闲时的一个备选项。但是,既然是逛,肯定有“淘宝”的心理需求,如果没有不断更新的商品供闲逛者去“淘”,那么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逛药店”苗头,势必遭受打击。而处于商业闹市区的药店,则更需要重视新品引进,应不断补充在功效等方面具有很强新奇性、稀少性的新品,并做好陈列、文宣等辅助工作,增加“淘”客们的兴趣,用收获来刺激和维持其“逛”的需求,从而增加老客户的来店频次,带动新顾客进店,增加客流量。
强化差异竞争 药品零售市场在逐步萎缩,但药店数量仍在增加,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可想而知。唯有塑造并形成自己独有的市场区分特质,实现竞争的差异化,才能够在众多药店中脱颖而出,被顾客记住并作为其日常购物场所的选项。 差异化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思路和专业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培训、陈列、会员、人员招聘标准、门店美化原则等日常经营的方方面面,但更为直接的表现是不同的商品组合,为此,必须按照一定的采购原则,不断补充新品,去刺激顾客的新鲜感,强化其对门店的印象。
提升经营毛利 任何产品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对于药店而言,随着某种产品逐步被商圈内顾客所熟知,在采购渠道普遍管控不够严格的大背景下,肯定会成为商圈内其他商户的“柜中物”,进而成为价格竞争的“附着物”,降低药店的毛利水平。同时,药店在经营过程中,也会主动采取一些低价措施或者降价措施、折扣促销政策进行市场竞争,进一步拉低毛利。因此,必须保持一定的新品采购量,淘汰既无销量又无利润的产品。
新品考核的基本原则 考核项目的设置 新品考核,从环节上说,包括购进和销售两个方面;从类别上说,为一般新品和非药新品。关于新品的界定,笔者建议将引进入库后不足4个自然月的商品,均列为新品。具体的考核项目,可分成销售额、毛利额(采购中为采购贡献额)、购进品种(门店中为新品上架)指标完成率、不动销品种控制率(剔除当月购进商品)等。
考核指标的权重 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对于中层、基层员工来说,公司战略远没有绩效考核来得实际。在新品类的购进和销售方面,往往需要花费比旧品类更多的精力,但在短时间内产生的销售额和毛利,可能会与做好现有品类产生的毛利相同,甚至更低。而将新品经营和旧品经营的考核分离,则可以打消员工对销售业绩的顾虑,保证其工作的积极性。 笔者建议,新品销售额、毛利额(采购贡献额),在考核中所占的权重方面,可以略低于旧品销售额、毛利额(采购贡献),但是差距不要超过10个百分点。
单列辅助考核 很多企业将陈列、商品知识掌握情况、养护填写要求、促销政策掌握等等可以提升药店业绩的项目,列为员工的辅助考核,根据员工在该单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奖惩。笔者建议在做这些辅助考核时,将新品的检查单独列出,以引起员工的足够重视,确保新品的销售。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