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一支******药香港比内地便宜9300元 进口******药的制度成本

2014-09-25   作者:姑苏晚报    来源: 姑苏晚报   访问量:549    在线投稿

   

 

因代购印度仿制******药被刑拘的深圳李氏夫妇,目前已被取保候审,等待着未知的法律惩罚。

  8月19日警方将李某某带走时,在他的办公室和住所查获30余盒印度仿制******药。尽管印度仿制******药的药效没有在其他国家得到权威认证,然而,巨大的差价、求生的欲望让代购这条快捷途径显得颇受欢迎。

  在对印度仿制药诸多议论之后,最终,人们回归到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内地的进口******药为什么这么贵?

  平价“印度版”走俏

  2012年6月,北京人戚书芸(化名)的母亲被诊断为肺癌晚期,经历两次不算成功的化疗后,健康每况愈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医生建议服用易瑞沙,英国专利靶向药物,每粒550元,1天1粒,一个月需花费16500元。

  为了寻求花费更低的治疗延长母亲的生命,戚书芸在网上找到了价格相对低廉的印度易瑞沙,一盒30粒,代购价在1500-1800元不等。戚书芸的一位飞行员朋友开始帮她从印度定期代购。

  在印度,制药公司可以强行仿制专利药。抗肿瘤产品被强制仿制的国际公司接连将印度政府告上法庭,但是全部败诉。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驻印度职员蒋桢桦(化名)在网上兼职代购印度仿制药,他向记者提供了印度当地药房Lindsay Blue Print 9月6日的一张发票,30粒装的印度版易瑞沙在这家药房的售价为4000卢比(约400元)。他会在这个基础上再加30%的提成。

  同样的情况在香港也有发生。在香港,易瑞沙的专利并未到期,仿制药在公立医院被禁止出售,但在部分社区药房可以买到。记者在尖沙咀随机走访了5家药房,同一规格的印度版易瑞沙报价在2700港币(约2160元)至5500港币(约4400元)不等。而在公立医院,英国易瑞沙的售价是一粒500港币(约400元),一瓶约4000元,比内地便宜1500元。

  深圳卓正医疗诊所医生李陶告诉记者,他此前在301医院肿瘤中心工作,遇到家庭经济情况差、求生欲望强的病人咨询是否有便宜一点的药物时,会建议他们去香港购买,或者让在印度的亲戚朋友代购。“如果直接问我们什么地方能买到药,那就直接说不太清楚。”他说。

靶向药物价格难降

  今年3月,戚书芸母亲不治离世。戚书芸在银行上班,10个月的时间内,母亲的治疗费用(含药费)共计20万元左右,她出了12万元,那是她的全部积蓄。

  肺癌患者再熟悉不过的易瑞沙,其厂家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2012年的财务报表显示,易瑞沙全球销售额为6.11亿美元(约37亿元),其中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约为8亿元,中国市场占有率为全球市场的21.6%.

  “中国是仿制大国,但是创新能力不强,中国市场几乎没有靶向药物的仿制药,构不成竞争,靶向药物的药价自然降不下来。”国内某部门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人士称。

  “药价是体制、医疗卫生制度、市场竞争程度等因素综合决定的,这些东西不能简单砍下去,砍下去一定会出事,市场的使用和供应都会出现问题。”某部门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人士说。

  漫长审批和单独定价

  进口药品在内地上市必须重新临床试验成为“研发成本的一部分”,目前有关部门尚未对******药赫塞汀、易瑞沙等做出最高限价。一位接近药品定价的人士告诉记者,内地药品定价分为三类,一类是政府定价(如疫苗),一类是市场调节,另一类是政府指导价,形式为最高零售价限价,包括统一定价和单独定价,而专利药都属于单独定价。目前市场流通的8000多种药品中,3000种左右的药品属于政府定价。

  据《人民日报》8月报道,瑞士制药巨头罗氏公司一位负责人向他们表示,该公司生产的******药赫塞汀内地销售价格经国家发改委批准。而相关人士却表示,赫赛汀是自主定价,无需发改委批准,这一说法也得到了罗氏制药传播部的确认。

  赫塞汀是靶向治疗药物的一种,用于治疗部分胃癌、乳腺癌。440毫克的赫塞汀在内地售价24500元,香港约15200元,美国约24400元,其中,内地与香港的差价约9300元,与发达国家中药价最高的美国的差价是100元。

  1998年,赫塞汀在美国批准上市,4年后,中国批准其上市。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进口药品上市前必须进行临床试验。也就是说,一种已经在国外做过临床试验、已经审批上市的药物,还要在中国内地重新临床试验,而仅从申请临床试验到获批,就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医生何重文认为从人种角度考虑,这种做法可以理解。李陶介绍,这个过程是可以通过中国患者及时参加国家临床试验等方法缩短的。罗氏公司亚太区注册总监吕玉真告诉记者,一种靶向药物在中国内地做完三期试验后,距离上市短则两三年,长则七八年。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沟通部总监左玉增告诉记者,临床试验的费用是药价成本的一部分。“中国内地要求的临床试验是药物全球研发成本的一部分,尽管只占一小部分,但全球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吕玉真说。

  药品注册在内地耗时漫长,成为患者赴港购药的重要原因。在香港,医药公司只需给卫生局提供已上市国开具的证明,最多一年即可通过审批。

 

制度成本加到药价上

  时任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执行总裁萧滋杰(Jeff Schultz),2008年底曾对媒体表示,中国内地药价高是因为医院15%的药品加价,流通领域70%的加价以及征收的17%的增值税。

  尽管流通领域70%的加价不是固定值,按照现RDPAC沟通部总监左玉增的说法,“流通部分70%的加价只是一个范围”,因为“要经过好几道经销商”。

  国药控股一位员工透露,制药巨头的物流和商务费用占药价的7%-8%,其中物流费约2%,涉及的经销商一般在3道左右,每道经销商溢价5%-7%,在最后一道程序,也就是最后一级经销商到医院的链条上,会溢价7%-8%。

  而在中国内地,接近药品定价的一位人士说,“中国内地比较特别,有制度成本,只要你不改它,它一定会加到药价上去。”

  按照规定,内地医院还可在实际购进价的基础上加价10-15%。也就是说,成本越高,医院盈利越大。“如果把15%的药品加成拿走,好多医院都活不了,因为政府只给医院5%的财政支出。以药养医是政府的问题,不是医院的问题,也不是医生的问题。”北京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张晓东说。

  相比内地进口药需要走过的层层通道,除了没有增值税,香港的诸多加价部分也不存在。何重文告诉记者,香港公立医院的药物都由医院管理局统一向厂家采购,在医院按原价销售,“批量采购的价格是可以商议的,此外,若药物具可替代性,价格也肯定会下降。” 据《南方都市报》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