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成都:多元化发展突破门店,业态创新不拘一格

2013-11-06   作者:黄丽丘 许雷 夏羽    来源: 21世纪药店   访问量:161    在线投稿

策划语 

  无论沿海还是内陆城市,药品零售企业的多元化探索一直在进行,但限于当地药品零售行业的发展水平不一,政策环境松紧不同,再加上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者的理念差异,使得多元化的路径选择和发展轨迹有所不同。在调研了沿海的上海、广州,内陆的武汉、长沙等城市的药店多元化发展之后,本期,药店多元化之城市发展调研记者组来到了成都。 

  成都,别称“蓉城”,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目前成都常住人口1400万人,辖区面积12,390平方公里。成都人的餐饮、娱乐消费比重较大,是典型的消费型城市。 

  城市特点篇 

  市场政策趋严 业态经营多样化
 

  成都的药品零售行业有“小、散、多”的特点,据成都市药监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有零售药品经营门店约7200多家,其中直营连锁门店约为1200多家,每个药店服务人口密度为2000人/店。按照国家药监部门2012年度统计年报公布的药店数量423723家计算,全国平均药店密度约3195人/店。成都药店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底,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以一纸通告,暂停对全市范围内新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即零售药店和药品连锁门店)的受理审批工作,直到今年6月3日才恢复新开药店审批。而为了解决成都药店在新政环境下的发展问题,成都市于2013年10月15日发布了《关于做好执业药师远程药学服务相关工作的通知》,成为继内蒙古赤峰市、福建省后,国内又一个正式实施远程审方的地区,为“十二五”药品安全规划过渡期间零售药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办法。 

  连锁集团作战 单体日子难过 

  本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由于近年来成都房租和人工成本的上涨,保守估计,超过3成的药店处于亏损状态。成都当地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以前开一家门店7~8个月可以收回成本,有的甚至只需要半年,现在却要一年以上才可以回收成本。而对于单体药店来说,面临经营成本的高企、新版GSP要求配备执业药师等“硬伤”,可谓举步维艰。相比之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情况要好一些,毕竟是集团作战。 

  记者还了解到,成都某品牌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应对经营成本上涨的策略是“关一家店开一家店”,即关闭一家效益不好的门店,再重新选址开一家新店,以此优化门店资源;其次,开设中医馆,通过多元化的经营来“开源”。据调查,在成都,开设有中医馆的连锁药店的门店,营业额可以达到普通药店的1.5~2倍。因此,目前成都药品零售市场的多元化经营选择中,中医馆的开设率比较高;还有就是在******社区开设参茸专卖店。在这些方面,连锁药店企业集团作战的优势会体现得比较明显。 

  连锁大小共存 经营各具特色 

  成都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门店数量相差很大,企业多、品牌多,形成了大小共存的格局。具体分析成都的药品零售市场格局,目前外来连锁海王星辰和健之佳都在成都占据了一席之地;本地大型连锁以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和四川华安堂药业零售连锁有限公司为代表,门店数量均超过100家,形成两家独大的局面;其他中小型连锁包括九鼎药房、利民药业连锁、杏林医药连锁、仁达药房、芙蓉大药房、瑞华药房连锁、地奥医药连锁等,门店规模在10多家到60多家不等;此外,成都市场目前还大约有6000余家的单体药店,大多分布在成都的市郊、区县。就单店面积来看,绝大多数都在100平方米上下,但也有的才10多平方米。“小、散、多”是成都市药品零售行业的特点。 

  在经营方面,各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多元化经营路线体现出各自独特的一面:比如德仁堂是成都*********,目前走全面发展的道路,中医馆、参茸馆、中药饮片、药膳等齐头并进;杏林的中医馆则主攻社区市场,目前也颇具特色,不仅经济效益很好,也有了不错的消费者口碑;九鼎药房的多元化经营不拘一格,在药店的基础上隔墙开办舒普玛以及经营进口食品的逸慕客,为的是吸引更多的人流,同时通过进口食品提高客单价;利民药业连锁走的则是综合超市路线;华安堂经营高毛利产品和药妆等。可见,成都药店的多元化在经营者灵活的市场操作下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政策严格限制 多样立体经营 

  在欧美国家,30%的快销品是通过药店来销售的,因此国外的药店看起来普遍都像“杂货铺”。而在成都,受本地政策的影响,成都药店在经营范围上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医保定点药店经营范围的规定更为严格。从2011年7月31日开始,成都人社局出台规定:医保定点零售药店严禁摆放日用品、主副食品等,只能经营药品、保健品、中药饮片、部分药妆等商品。该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都药店的多元化经营,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不得不在医保定点和多元化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对此,不少之前就开展多元化经营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也做出了应变。成都九鼎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早在2011年就与舒普玛合作,将其3家门店的经营门面一分为二,一墙之隔,一边经营药品,一边经营日化、药妆,呈现出一个店铺两个店招、两个执照的景象;四川德仁堂的应对之策则是将医药产业向养生产业延伸。据了解,德仁堂旗下的御膳宫以经营药膳而闻名成都餐饮界,近几年开分店的速度也颇为迅猛,成为德仁堂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成都利民药业连锁有限公司走综合超市路线,经营范围包括药品、中药、器械、生鲜、食品、日用品等。 

  总体而言,与其他城市药店的多元化经营是重点布局品类经营不同,成都药店的多元化步子迈得更大,有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多元化已经突破品类经营,向药店外拓展,形成了企业的多元化立体经营。而这些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要真正实现药店里多元化,很大程度上或许还得寄望于政策的放松,不再过多地限制药店的经营范围。 

  企业个性篇 

  德仁堂 

  定位中医中药参茸大健康产业
 

  “四川德仁堂”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药店。秉承“同修德仁、济世养生”的古训,德仁堂经历百年兴盛发展成为跨地区经营的大型药业连锁企业。四川德仁堂药业连锁有限公司的门店网络遍及四川省各地、市、州,2003年成为四川省******通过国家GSP认证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目前,德仁堂是成都乃至四川药品零售连锁的第一品牌,门店业态最全,多元化的决心也最强。德仁堂不仅从集团总部的投资方向上有药膳、绿色水果、保健酒类等项目,2012年在政策限制的情况下,主动申请十余家门店退出医保、坚持多元化发展的决心可见一斑。 

  据四川德仁堂集团副总经理邹康禄介绍,目前,德仁堂连锁门店毛利率为32.82%;所售品类中,药品比例为35.8%;非药品为64.2%,其中,保健品占8.03%、医疗器械占1.76%、其他非药品类占17.82%;剩余的36.59%为中药。未来,德仁堂连锁以药诊店、中医馆、社区便利店、市场店中店为发展重点。将“中医中药参茸滋补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作为企业定位准则,选址开店的地点仍会遍及各种商圈,成为成都连锁门店最多的企业。 

  利民药业连锁 

  药店与农村商贸中心相结合
 

  成都利民药业连锁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大邑县,距离成都50余公里,是利民企业的一个全资子公司。利民连锁现有直营门店138家,其中药品门店62家,综合超市56家,经营范围包括:药品、中药、器械、生鲜、食品、日用品等。现有门店模式包括农村商贸中心、专业药店和药超店。2012年,利民连锁总销售额为2.1亿元,其中药品6500万元,占比31%;食品及日用品9500万元,占比45%;中药1900万元,占比9%;器械及健康产品800万元,占比4%;生鲜2300万元,占比11%。 

  利民药业连锁虽然位于成都主城区外,但在长期的经营中自发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而这种经营模式的出现远远早于近年来提出的“多元化”概念。这种格局的出现既与其位居郊县、居民的消费和医保消费能力有限、大超市缺乏等实际情况有关,也与经营者灵活的经营策略相关。利民药业连锁在大邑县内各重点乡镇建立了16家农村商贸中心,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由商务局扶持,经营品类上万种。药店成为商贸中心的店中店,借助于农村商贸中心密集的人流量,主要经营药品和保健食品。此外,利民药业连锁还有建立在县城主要街道、各重点乡镇的专业药店,面积在200~500平方米不等,经营中药、药品、器械、无糖食品、健康有机食品、配备中药加工服务(熬药、打粉、制丸、切片、装胶囊等)。 

 

   九鼎药房连锁 

  舒普玛与进口食品同步发展
 

  成都九鼎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7年,不仅旗下有九鼎(专业药店)、舒普玛(药妆店)、逸慕客(进口健康食品)等多种业态,而且从健康管理到进口健康食品都拓展出独特模式,现有20多家直营连锁门店,经营各类药品、中药材、饮片配方、食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九鼎药房连锁于2011年开始与舒普玛合作,销售化妆品、时尚商品、个人护理用品、洗护发用品、婴儿用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商品,目前在成都开设了6家舒普玛门店。2012年年初,九鼎成立逸慕客食品,专营红酒、啤酒、橄榄油等进口食品。 

  据成都九鼎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韩祥文介绍,九鼎连锁年营业额近亿元,毛利约38%,利润2%;销售占比上,九鼎药房约70%,舒普玛店收入占30%;按品类划分,其中保健食品销售占比约20%,器械3%。未来,九鼎连锁将以开设药品专业店为主要模式,大部分为中等规模,面积在200平方米左右。选址考虑以社区服务为主。其中几家门店以“九鼎药房”、“舒普玛”、“逸慕客”,一店三招牌的形式经营。 

  高管话多元 

  携手上游,勇于尝试新模式
 

  受访嘉宾: 

  四川德仁堂集团副总经理 邹康禄 

  成都九鼎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韩祥文 

  成都利民药业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 毛德春
 

  记者:鉴于成都市场对药店,尤其是医保药店多元化经营的限制,请问企业下一步对多元化经营有何计划? 

  邹康禄:目前成都本地的政策偏紧,这是所有成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面临的难题。但药店多元化肯定是大势所趋。对企业来说,现在药店的服务水平偏低,与上游企业加强合作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德仁堂集团要做的就是多考察、多研究、多借鉴、多探索,只要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模式,我们都可以尝试。 

  韩祥文:我认为,未来药店多元化的经营定位应侧重在预防保健方面。目前,政策限制是药店多元化发展的主要瓶颈,而与上游合作的障碍还是因政策前景不明,不能放手合作。对于成都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来说,在药店多元化的专业化方向上既要具有核心竞争力,也要具有技术优势,但还是会因为政策原因不能形成规模效益。至于解决办法,现阶段我们在做的是:进一步提升药店的专业性,从而提升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并坚持、耐心等待环境的好转。我们也相信,政策宽松的利好迟早会到来。 

  毛德春:成都的医保政策,对药店经营健康类品种限制较多。现在做多元化的药店都经营大健康,但这些大健康品类慢热,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即使是目前销售火爆的器械类健康商品,年销售贡献率只有4%,但占用了门店15%~20%的陈列面,且周转很慢,严重制约企业发展新门店。 

  因此,对于未来多元化的方向,我认为首先要规避医保风险。我们的做法是药品、中药、日用品及健康品三者毗邻开店,成立各自独立的运营部门,高层统一管理;大力发展营养保健、家庭医护、中药食疗项目,这些项目最接近大健康品类,与药品营销的互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成都药店多元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我们发现:成都当地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多元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药店多元化,而是企业多元化立体经营的体现。这与其说是成都企业的特色,不如说是企业在市场及政策环境趋严形势下的一种应变。所以,用“多样化经营模式”来形容成都药品零售行业的发展可能更准确。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