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特大假药案,后续监管更重要 近期,公安部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药系列案,查获成品、半成品假白蛋白3400余瓶,免疫球蛋白1.2万余瓶,假狂犬疫苗12000支,还包括制假生产设备、包材等,案值2000余万元。(本报11月4日A13版) 破获大案固然令人振奋,但后续追查更是牵动人心:监管为何失效?假药流向何处?何时可以追回?这些都是事关公共安全的关键所在。 8元的假人血白蛋白,经过地区经销、医药代表、诊所等多个环节,到达患者的手中之后价格暴涨至400到500元;每支约0.8元的假狂犬疫苗,最终销到患者手中价格为每支26元…… 人血白蛋白是一种从健康人的血浆中提炼而成的血液制品,主要用于急性创伤、失血过多等危重病人的救治,是国家重点管控的药品品种。而狂犬病病死率极高,如果疫苗有问题,将直接威胁生命健康。当药品造假的链条伸到了特殊药品时,除了利益驱使,其间的产业链条如何存在让人产生疑问。 根据案情可知,目前制售假药犯罪已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假药从生产到进入药店、医院,再到用在患者身上,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让假药无法获利。这就意味着,在监管问题上相关环节一定出现了问题、甚至是否存在因利益关系而致使监管失灵? 打击特大制售假药案,不能仅仅打击犯罪分子、堵住漏洞,还要倒逼负责监管假药的相关部门,逐个调查清楚并问责,使监管部门积极作为,这与查处制售假药同样重要。 假药的流向和追回也在牵动人心。目前,假人血白蛋白已售8000余瓶,上万支假狂犬疫苗销往山东。这些假药都卖给了谁,哪些人用过,如何及时追回?可见破获假药案只是一个前奏,后续工作同样重要。 本次案件中,还有300枚药品电子监管码,这意味药品的“身份证”都可以造假,而普通消费者通过网络查询等手段未必能确保药品安全,至此仍需监管部门从源头上的严格把关。 (王玮)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