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丰大药房长临路店今天开业。昨晚工作人员在整理药柜。
张海峰 摄 益丰大药房在去年1月收购上海开心人大药房后,就计划继续收购面积大、在市场上有影响、销售不佳的经济药房。据了解,原宝丰大药房三家门店日均销售总额为9万至10万元,并且曹杨路和长临路店是医保定点销售网点。并购之后,新药店药品的摆放从原来的柜台式变成开架式,品种也从原来的3000多种增加至5000多种。 此次成功收购上海新宝丰大药房,标志着益丰大药房实现了新开门店和收购“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据悉,今年益丰新开10家门店,目前共有123家门店,是目前上海经济药房中网点最多、销售规模**、品牌影响力最强的大型经济药房连锁企业。 益丰大药房不断壮大的背后,却是平价药店生存艰难、频频退市的现实。上海医药(601607,股吧)商业行业协会有关人士指出,平价药房所占的市场份额在下降,是首当其冲的原因。一般来说,老百姓购药前先去医院看病,医院处方难以流向药店。当80%的药品销售终端被医院掌控的时候,平价药店只能在20%的市场中进行竞争,实际上各家能分到的市场份额已所剩无几。众多经济药房大多选址在比较偏僻、交通不太便利、消费人群较窄的区域,大部分购药者是“综保卡”持有者。但随着“综保卡”的取消,在全市3000多家药店中,仅有500多家是医保定点药店,这迫使平价药店的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小。同时,随着医保覆盖面的增加,近几年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开始实行药品 “零差率”销售,对于以价格取胜的平价药房来说,更是一大打击。 平价药房经营成本的上升,则是又一原因。据悉,目前经营一家药店,房租成本占总营业额的9%至10%,人力成本占12%左右,运营成本占5%至6%。“而目前,药价在降,而人工成本和用房租金却在大幅上涨。”益丰大药房总经理告诉记者,房租每年递增5%,人力成本每年增长8%至10%,这些都给平价药房的经营成本带来很大压力。同时,由于零售药店增速过快,药品零售市场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市场竞争加剧,给平价药店自身实力提出更多要求。 此外,国家监管日趋严格,也使药房成本上升。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也对药店的销售场地、医师配备等硬件条件加上“紧箍咒”;“抗生素类药品销售需凭处方”的政策出台,对平价药房冲击也较大。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