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近期医药板块走势相对较弱,除了10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使得医药股次日涨幅靠前,其它时间整体表现平淡。我们认为与整体估值和前期涨幅过高、整体政策环境偏负面有关。前期医药优质蓝筹股和医疗器械板块的行情已经大部分提前反应了利好预期,在快速上涨之后,市场需要时间观望和消化部分泡沫。
政策推动下的“调结构”正是当前医药板块的投资逻辑和主线。政策基本面长期依然是利好,国家显然已经把健康服务业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战略性大产业(8万亿规模)。
1、从城市、大医院医疗资源过度集中调整为城乡、基层均衡发展。长期的挑战因素主要是医药制造业面临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对少部分具有创新型定价能力和品种竞争力的企业,这种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
2、药品独大调整为药品、服务、器械均衡发展。药品所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将持续缩小,医药工业总产值为1.85万亿元,国内医院药费收入占比将近50%,而美国、英国是10%,中国香港是15%。诊疗费用的占比上升将是长期趋势,因此相关的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诊断试剂都将有长足的发展空间。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和民营发展空间是必然趋势。
3、从公立医院独大向增加市场化竞争和民营医院占比调整结构。打破公立医院垄断地位,必然带来民营医疗机构的投资机会。
4、产品向更加适应老龄化慢性疾病预防和保健的方向调整。老龄化高峰带来每年新增600万左右的老龄人口,带来相关心脑血管(2亿高血压患者,脑卒中每年新发病150万,冠心病新发病75万人)、抗肿瘤(每年新发病160万人)、糖尿病(1亿人)相关产品保持快速增长。WHO预测2015年中国慢性病医疗费用将达到3万亿元以上。
5、行业从过度分散走向适度集中化。从上游到下游,GAP、GMP、GSP各个环节提高进入壁垒,必然加速行业的整合,并购重组进入黄金期(关注复星医药、中国医药、精华制药)。基药成为降价药价、控制药品费用高增长高比例和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抓手,基药实施2年药价下降了40%。十一五期间,医院药费增速在30%以上,十二五期间必然降下来,未来5年,复合增速有望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
6、从依赖外资、进口药向增加国产药进口替代份额调整。如果外资 药超国民待遇真正取消,加上提高基药在二三级医院使用比例的政策落实到位,国产药必然有进口替代空间,最受益的是******创新升级、有产品议价能力的现代中药和仿创型化药、生物药企业。
政策面的短期利空是,卫计委可能会介入打击医药商业贿赂,预计影响可能至少会持续到年末,部分企业4季度业绩可能受一定影响。这种冲击可能会在明年上半年才开始随着招标落实而缓解。
短期看可三季报情况,四季度会有估值切换的机会,但从安全角度来看,“不破不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