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陈列系列之二 |
让对症推荐自然起来 |
|
文 尚锋 |
 |
对药店来说,根据顾客的健康问题及其具体症状,为其推荐合适的药品或者关联销售,是一个比较好的扩大销售办法。但如果推荐不能自然进行,可能也会招致顾客的疑惑,觉得店员只是单纯想增加销量。如在陈列上做好功夫,定能为“自然销售”添光增彩。
如图1,这是药店的常见陈列。其弊端也显而易见:正常视觉下,品牌商品看不见,商品齐全的形象受损;品牌商品是价格形象的代言人,此陈列将传递只限于此品种的指定购买者;按毛利规律陈列,顾客容易知晓何为毛利品种,从而影响推荐时的可信度。
图2是笔者建议的药店陈列。此陈列方法**的好处是价格和品种齐全度形象比较好。两者信息的传递都需要以品牌商品为介质,最多扩充到一般品种上,如此陈列就会更强烈地刺激顾客,让其留下该药店品种非常齐全、价格非常低的印象。虽然路过陈列的顾客不一定是该商品的购买者,但如果他过去曾经买过,如今一看就能知道价格的大概信息。
下面,笔者举例说明替换销售或者关联销售商品之间的陈列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红色字体均为我们本次销售中可能接触到的商品,一般来说,点名购买“××平”的顾客较多,但是该商品价格维护不太好,利润空间有限,而且属于副作用比较大的激素药品。当顾客指名购买时,我们一般要面对顾客站在第4个陈列排面的位置,向顾客指出“××平”的陈列位置,告诉他:“××平在这里”,然后要开始询问使用者和病情,然后根据其关注点和病情的不同推荐不同的高毛利商品,如对安全性要求高,知识水平也比较高,沟通比较顺畅的,可以推荐“×糠酸莫米松”,理由是“儿童可用,比较安全,西药见效也快”;如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但是知识水平不高,沟通不够顺畅的,可以推荐“×丹皮酚”,理由是“纯中成药,副作用少”;如果患者属于发作搔挠后有红肿出水现象,则可以推荐其首先使用“×皮炎用酊剂”,然后再使用膏剂,理由是“有炎症,用酊剂有利于患处散热,避免二次创伤”,得到顾客初步认可后,然后就可以顺手自然拿出该被推荐药名的高毛利品种,避免到处寻找给顾客产生“卖高毛”品种的不良印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