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新医改正式实施以来,公立医院改革一直被认为是重点和难点,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各地也纷纷探索新的路径,成立医管局就是其中之一。 事实上,医管局在近年来已经被业界熟知。从上海申康医院管理中心、成都医管局到引起广泛关注的北京医管局,再到如今尚在酝酿之中的广东医管局,似乎昭示着这条路径的探索已经铺开。 在北京医管局正式挂牌后,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曾在博文《有了医管局,管办就分开了?》中指出,这是一个被赋予“神圣"使命的机构,一直有着“向公立医院改革这块难啃的骨头发出挑战"的良好初衷,也因此被称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引擎"、“医疗国资委"。 而从各地出台的政策来看,医管局的成立与探索管办分开无疑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医管局是否能够推动公立医院管办分开呢? 成都医管局尽管是全国首创且实行两年有余,但未见实质性的成效和突破;倒是北京医管局“后来居上",从宏观层面来看,建立了与绩效考核挂钩的财政补偿机制,探索包括总额预付和按病种分组付费在内的医保付费调节机制以及医院法人治理运行机制。同时,北京医管局还启动了多家大型公立医院的试点,使门诊医保患者次均费用减少和满意度提升,可谓迈出了管办分开的实质性一步。 有了北京医管局的经验,广东医管局在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上可以说已经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但由于各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管理不一样,广东省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不能照搬经验。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