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前准备和器械选择 1.体位调整 (1)患者体位:上身向后仰靠,使患者的头部与医生的肘部平齐。洁治下颌牙时下牙咬合平面基本与地面平行,洁治上颌牙时上牙咬合平面与地面约呈45°角。 (2)医师体位:在洁治时医生的肘部应与患者的头部位置平齐。另外,在洁治过程中,常将患者的全口牙分为上颌、下颌的前牙及后牙左右侧六个区段,逐区进行洁治。根据所洁治牙的不同,医师可移动至适宜的位置,主要位于患者的右前方,有时也在右后方、正后方或左后方,即医生可在患者的7点位至2点位之问的位置。例如在洁治下前牙舌侧时可在右后方、正后方或左后方。 2.器械选择 用于前牙者:有直角形洁治器、大镰刀形洁治器。其工作端、颈、柄在同一平面上。 用于后牙者:弯镰刀形洁治器,成对,其颈部形成一定角度,使工作端适应后牙外形,因其形似牛角形,也称牛角形洁治器。颊、舌侧分别使用成对器械中的一支,选择的关键是使用时器械的工作面能与牙面形成80°角。大镰刀形洁治器也可用于后牙洁治。后牙颊舌面色素的去除也可用左右成对的锄形洁治器。 二、操作方法 1.器械握持 2.支点 3.器械的放置和角度 4.除牙石的用力动作 用力的方向朝向冠方,也可以是斜向或向颊舌侧水平方向,但一定避免向牙龈方向用力。用力方式主要是前臂一腕部转动发力,即以支点为中心,肘、腕部用力,力传至器械,从而将牙石去除。单纯用指力来拉动工作刃,动作比较精细易于控制,但易使指部肌肉疲劳,不能持久,只用于个别精细部位,例如轴角处或窄根的唇舌面,不适宜普遍使用。必要时可辅助使用推力。 5.器械的移动 6.洁治时要随时拭去或吸去过多的血液及唾液,使视野清楚。 7.在洁治操作完成后,要注意用尖探针仔细检查有无残留牙石,尤其是邻面部位和龈下1~2mm处有无残留牙石,如发现残留牙石,再用器械彻底清除之。还要检查牙龈有无损伤,一定要注意避免损伤牙龈,如果牙龈有损伤和渗血,则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8.在完成洁治后,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或擦洗治疗区,以便清除散落在局部(龈沟等处)的牙石残渣,还可起到止血的作用,然后请患者漱口。 三、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医患体位不佳 2.器械选择不当 3.洁治时无支点或支点不稳固无支点或仅用无名指作支点,是非常常见的问题。从而使得牙石不能被有效除去,也会造成器械滑动形成损伤。 4.操作中洁治器的******离开牙面刺伤牙龈,应注意避免。 5.操作中洁治器面与牙面的角度不正确,应注意使其角度保持在45°~90°之间,以80°最佳。 6.操作中用力方式不正确,在牙石表面层层刮削,导致牙面残留薄层牙石。应注意肘-腕部用力,将牙石整块去除。 7.洁治中对牙龈造成损伤操作中洁治器的******离开牙面,尤其是转向邻面时器械******更容易翘起,操作中洁治器面与牙面的角度>90°,支点不稳致器械滑脱,都会造成牙龈损伤。应注意避免。 8.洁治完成后忘记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或擦洗治疗区,这也是常见的问题,应注意避免。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