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想开不用排长队的快乐诊所

2013-07-22   作者:侯耀清      访问量:43    在线投稿

    20日晚,“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现身深圳华侨城文化创意园,参加一场名为“与女超人面对面”的医生沙龙,晶报记者得以与之近距离接触。刚从北京协和医院辞职一个多月的她,始终神采奕奕,侃侃而谈,从医生沙龙的被邀请者,俨然成为整场活动的“主人”。她说,在深圳的考察学习,让她更加明白一件事:自己现在追求的是“全科医疗——健康管理——家庭管理”的理念,而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快乐诊所,让工作的医护人员和就医的病人家属都能“乐在其中”。

    谈辞职:

    去寻找一份纯粹的、与病人打交道的工作

    记者:你选择从协和医院辞职出来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于莺:一个简单的说法就是,(我)想快乐地过日子。体制内的时候,你所做的事情,都必须符合一定的规章制度。你要接受很多三甲医院的审评,你要记住很多条例,还要准备很多额外的事情。这些东西本来是需要(医院)管理层完成的事情,但是会给临床(医生)带来很多的压力,而且类似的事物在这两年来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真正能跟病人直接接触的机会反而越来越少,这不是一个正当壮年的医生应有的正常状态。

    我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临床,要和病人打交道,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去寻找一份纯粹的、与病人打交道的工作,哪怕就是这8个小时是和病人聊天,(能够)缓解病人的痛苦也是挺好的。辞职后,我在与很多朋友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包括这次来深圳(考察学习),慢慢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就是我要开一个快乐的诊所,能够开心地工作,让每一个前来就诊的病人不再需要排很长的队,不用接受过度的医疗,不再是一有病就打点滴。

    我的另一个想法是,因为我以前是在协和医院的急诊科,看到的(患者)都是疾病这个链条上的最后一环,我发现,(治疗的)大部分费用都是花在死亡前的这一个月内,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种观念逆转过来,把钱花在(生病)前面。比如说,有营养师告诉我,油的东西要尽量少吃;每天少吃一个汉堡,一年之后体重就会恢复正常。所以我觉得,何不把这种(医疗)消费放在前面,我们要为知识和服务去买单,而不是为药品,这就是我想做的第二件事情,也就是健康管理这样一个概念。 随着思路越来越清晰,我在想,既然是有市场的,病人也愿意有这样的诊所,通过观念的培养后,很多人也能消费得起。就跟我们原来食堂大锅饭,你可能花5块钱跑到食堂去(吃饭),然后食堂师傅会做得特别难吃,你买了一道菜发现并不好吃,于是再换道菜,可能每道菜单价都不贵,但最后一结账你会发现,花的钱不少,这其实就是现在公立医院现状。那我为什么不能进一家稍微******一点餐厅,花个两三百吃得又好又饱呢?所以我觉得这个(想法)是可行的。既然是可行的,就需要去付诸行动,把它实现。

    谈微博:

    要发现有趣,而不是创作有趣

    记者:对自己被媒体称为“微博控”并成为拥有200多万粉丝的网络红人有何看法?

    于莺:所谓“微博控”也不是24小时拿着手机在玩,之所以我会写些有趣的微博,是因为我发现有些事情的有趣。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发现有趣,而不是创作出有趣。比如说跟朋友聊天,比如说外出的时候发现一些好玩的人、好玩的事,有时候甚至会干一些比较幼稚的事情,这些都是生活当中无处不在,有乐趣的事。

    “微博控”只是个表面现象,微博刚出来的时候,你发一条微博就会有很多人与你互动,于是你很沉迷,但是后来你学会了控制,发现它也不是很重要。微博只是一个载体,而且你会发现,当你怀着可有可无、“玩票”的心态去看待这一事物的时候,你的粉丝反而会急剧增长,而不是像有些人绞尽脑汁求粉丝求得那么困难。

谈医改:

    老百姓需要转变就医观念

    记者:目前正在推行的医疗改革,你觉得老百姓能真正从中受益吗?

    于莺:一个是老百姓的观念是要变的。刚才我和几个儿童医院的医生聊过,现在每天他们要挂800—1000个急诊号,很可怕的!如果老百姓知道什么样的病要去什么样的医院,就是说能够合理分流的话,也许看病就会简单。以前我住在北京郊区的时候,女儿有头疼脑热的话,我不会把她送到协和医院,而是选择家附近的医院,因为我知道查个血常规就能判别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给她吃点退烧药,回家以后物理降温就可以了;如果是细菌,吃点消炎药。老百姓具备简单的医疗常识,是需要进行培养的。也许这样的病人去过几次私立诊所后,就知道下次遇到同样情况,在家里能做相应的处理,不用再到诊所花钱(治疗)了。所以我觉得医疗改革就是应该让整个医疗消费的布局是多样化、层次化的,让医生真正成为自由执业的人,才能让更多的老百姓收益。

    有人会说,如果这样的话,医生都离开协和医院了,挂号费变高了也就看不上了,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会有更多的年轻医生挤到协和医院去。但是你想选择挂号不费力、不用排长队、环境好的医院看病,就一定是选择消费高的(医院)。当然,这不是说要成为一个特权社会,而是(病人)按照自己的消费能力、自己的保险、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的诊所和医院看病。用一句话概括,如果能吸引有钱人从公立医院中剥离出来,选择私立诊所和医院就医的话,对普通老百姓而言,看病反倒变得容易了。

    现在很多患者的就医心理是,即使是小毛病也要找**的医生来看,这就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打个比方,如果希尔顿酒店定价50元,青年旅社也定价50元,那老百姓肯定是宁可排队也要住希尔顿,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定价去分流。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主动走出来,老百姓也需要转变就医观念。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医疗品质的保证才是最需要规范化的。

谈自由执业:

    任何的改革都是一步一步来的

    记者:近期深圳拟开放医生从多点执业到自由执业,你认为这样做是否可行,又有哪些好处?

    于莺:不管它的实际意义有多大,首先,医生多点执业、自由执业的身份一定是对医疗改革影响最深远的。不过,如果实施这个政策,其他一些体制内的事物未必能跟着同时转变,我们任何的改革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如果指望这个措施能对整个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也是不切实际的。现在要解决的是医生的问题,让医生有胆量走出来,有门路走出来,让我们的私立医疗机构去竞价,给医生定价,对医生来说就活了,然后逐步地推动老百姓去改变思维。所以解放医生一定是我们要走的第一步。

    至于会不会摊薄普通老百姓的医疗资源,我给你打个比方,如果只有一家房企,那我建好房子卖多少钱是我说了算,一旦房企多了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同样,私立医疗机构多了,之间就会产生竞价,最后会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有人会担心医生自由执业后,原来十几二十块钱的专家号会越来越难看到,其实这是个消费观念的问题。先把医生的定价提上去,然后再去严查大处方、把药品定价往下压、避免过度的检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造福老百姓。

    谈理想:

    探索一条健康管理的全科医生之路

    记者:下一步有何打算?

    于莺:目前我正在办理入台证,准备去台湾三个月,重点考察学习一下对方的管理体系和三级分诊制度。回来以后,还要去美国梅奥诊所,它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的综合医学中心。未来不排除自己开设一家全科诊所的可能。

    其实,全科医疗早就不是新鲜词,英国、澳大利亚,还有台湾地区都做得风风火火。人们把钱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拨出80%左右给全科医生,医生拿到钱最根本的想法就是不让患者得病,就算得病也要尽量得小病,这样他们才有钱挣。如果一位居民他今年健康状况良好,明年交给保险公司的医疗金就会相应减少,所以这位居民为了少交钱,也会尽量锻炼身体,让自己不得病、少得病。这样形成的三方制约,才是一个良性的健康管理模式。

    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打算去探索一条健康管理的全科医生之路,而不是在疾病的终末端给人治病,而应该想办法冲到前面去,尽量让老百姓不得病。就算得了病,也能得到很好的疾病管理,延缓疾病的进程。

    辞职后,我在与很多朋友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包括这次来深圳(考察学习),慢慢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就是我要开一个快乐的诊所,能够开心地工作,让每一个前来就诊的病人不再需要排很长的队,不用接受过度的医疗,不再是一有病就打点滴。

    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打算去探索一条健康管理的全科医生之路,而不是在疾病的终末端给人治病,而应该想办法冲到前面去,尽量让老百姓不得病。

    于莺简介

    于莺,现年39岁,辞职前是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室医师。2011年10月7日,开通微博“急诊科女超人于莺”之后,因讲述医院囧事和生活趣事而迅速走红,被网友称为“协和姐”。目前,于莺的微博粉丝高达230多万。她的微博整体风格比较幽默,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生动的医疗科普及爆料、揭黑,颇受各界关注。 今年6月8日晚,于莺在微博上宣布从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辞职,称将“追求自由执业之梦想”。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