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听友人讲,某某口腔医院的医生们,做出修复病例的石膏模型相互间都不交流,当技工室把做好的牙返回到医生手里时,医生自己收存。病人戴好牙离去后,医生都把自己的模型放身旁的“碎石机”(类似这类东西)里绞碎,不给他人(包括同行,包括其他医生带教的学生)观看,科室之内对于此种规则已约定俗成,称之为:“技术垄断”。说是尊重知识产权之举。
近日,一位从瑞士进修回来的原同事,告诉我国外的学习氛围,大抵可以用轻松“一词”来形容。说国外的专家们是有问必答,同事之间如何互相交流,带教的老师如何对学生倾其所有,耐心地引导,从没有象国内的某些专家或是教授那些高不可攀! 今天偶想起这两件事,觉得其中似有某种联系,于是便把它们放在一起。需要声明的是:本人没有去国外进修学习的经历,也没有看到过友人所讲的那种口腔医院所存在的现象,以上两件事都是听朋友所言,属我道听途说。但我相信朋友所言是实,非本人杜撰。 借此两事,我想就技术垄断这种现象做以个人的小解! 查了下网,找到了技术垄断一词的定义:技术所有者对自己所拥有的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采取封锁、垄断政策,以实现******生产与经营,从中获取高额利润。那么我们再回头看一下,友人所讲的口腔医院的做法是否可以冠以“技术垄断”呢?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一个石膏模型,充其量只能叫做是一种技术的结果,是技术体现在外的表现,一个真真实实的物件摆出来,怎么能称做是技术呢?何况,一个预备体的最后形态,有过几年口腔临床经验的医生,那一个不知它长得啥样呢?就是不知,去网上查一查,博友们所贴的图片也够享用,还用得着去巴巴结结地去看人家本不想给看的东西么?再往深一些想,模型上所体现出来的,也无非是活动修复的设计,固定修复的各基牙的角度,灌取印模的清晰度等。难道这些也称为技术?如果不称为技术,那么,大大方方地摆出来多好,就如瑞士的口腔专家们,大度一些,有何理由去藏藏掖掖?所以,我怀疑我的友人所讲的故事的真实性 且不管真实与否,说到底,口腔学科,是一种审美与手技相结合的学科(抛开基础医学理论不谈),说它是一种艺术也不为过,那么,究竟那里才可以体现出技术水准来呢?唯有手技! 我在做学生时,我的正畸老师对于弓丝的弯制,就着实让我叹为观止。至现在,我仍没有练到他老人家的境界,既便我也曾把手指撸出几道血口,可终比他老人家差之悬殊。说我懒,是抬举了我,主要是我的悟性与老师有差别,而恰恰就是这悟性才谓技术的根本,没有悟性,何谈技术?老师手把手教会了我如何去运用,而我至现在,却还只是笨拙的搬用。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手法,而弯弓丝,这一基本技术,对于我来说,就是让我的老师垄断了,现在弄得我没有信心超过他。退一步说,既便我现在达到了老师过去的境界,但我想,老师现在已不是过去,因为老师不停滞,我仍旧会步其后尘,道理很简单,我在悟的同时,老师仍在悟,水涨船也高。 口腔技术,与练拳脚有相似之处,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人多,但都做好的人少。只看结果,体现不出一个人的技术,当然也不能称其为垄断。因为道理仍很简单,做好一个模型放在那里,对于我也许是我半天工作的业绩,而对于你,或许不到半个小时。 所以,想在口腔学科中占有一席之地,达至技术垄断水平,唯有苦练,细心,多悟,多想,达到以意念去指导实践,非靠一两个模型或是一两个图片能表现的。况,口腔手技,也用不着去垄断,你的就是你的,谁也抢不去,既便手把手告诉你,你也不可能完全去继承,就如两个人共同写一个字一样。道理不言自明。 结束时,用一句俗语:是骒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再引用我常说的一句话:把一支笔给王羲之,人家弄出来的那是书法,给你,你弄出来是蜘蛛爬.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