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公式如下:
C处未达或是超出的实际长(设为X)=(扩大针现有实际长X用尺子在片子上测量误差之长)除于(片子上扩大针之长)
校正后的实际根长=扩大针现有测量实际长+X毫米
此校正法:可以减少重复拍片,用于误差根长不大的情况,所计算出的数值虽然容易受不同医生的个人估值影响,但基本是可靠的。
补充讲下: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1:测量的时候,如果测量检测的是左边的根管长度,可以把唇钩挂在患者的对侧口角,在口腔视野比较小的情况下操作方便,不受干扰。
2:根测仪禁止用于安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
3:目前临床上常有患牙有烤瓷冠修复后因牙髓问题再在修复体上面开髓治疗的,严格说属于根测仪禁忌的,因为金属内冠会影响测量值!一般是才有手感测量后直接插牙胶尖。测量常有误差。有种改良方法,大家可以试着采用。即把扩大针靠近金属内管边缘处采用干棉捻包绕或是采用“暂封王”材料包绕或是用一小块白色医用胶布做绝缘处理,结合测量校正法去计算正确根长。这里只是我的做法供大家借鉴。
4:氧化锌标记法:
很多医生反映说做后牙三个到四个根管插针拍片时候,因开髓孔的口径的影响和各个根管的走向不一样,几个扩大针的橡皮浮标会互相重叠影响浮标的位置。一般是可以采用扩大针与牙胶尖插根管相结合的方法。即上颌6(第一磨牙)颊侧两根用扩大针,腭根用标记好的牙胶尖。
有部分医生认为牙胶尖用于细小根管不方便,因为还没有预备根管。可以采用丁香油调微量的纯氧化锌成稀糊状,用探针的******蘸少许,点在扩大针的相应位置高度进行标记。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橡皮浮标相互重叠挤压,氧化锌可以简便固定在扩大针上,标记明显,不易破坏,去除也很方便。大家可以尝试下。
问题1:根管针并未到根尖位置,显示屏却显示已到根尖(过分灵敏,过度显示)
原因1:根管内血液或渗出液过多甚至溢满髓腔
处 理:适当清除,但不可过分干燥
原因2:牙冠表面唾液污染
处 理:清除并吹干
原因3:根管内有较多的残髓或髓腔及根管预备后的残留物,根管内有金属充填物
处 理:清除(根尖孔狭小时有残髓也不影响准确测量)
原因4:有髓底穿孔,根折,根尖孔未形成而粗大,有较粗大的侧枝根管,有明显的根管形态变异,根管内分杈,位于龈下的残根
处 理:无法准确测量
原因5:根管针接触了牙龈或牙齿周围组织
处 理:根管针避免基础牙龈
原因6:使用了金属柄的根管针
处 理:改用树脂柄根管针
问题2:根管针已到根尖较深位置,显示屏却显示较浅位置或不反应〔反应迟钝〕
原因1:髓腔内极度干燥〔特别是粗大根管〕
处 理:向根管内滴入极少量生理盐水
原因2:根管针夹与根管针接触不良,夹或根管针表面有污物
处 理:清洁或更换
原因3:口角挂钩有污物,与口角挂钩接触的粘膜部位过分干燥
处 理:清洁或更换挂钩,湿润粘膜
最后需要说的是:根测仪**是手感法与插针拍片三者结合,才可以提高根测的准确性。但很多基层没有X光设备或是因拍片成本及辐射的问题,没法每个牙齿都用X光的。在现有的环境下,提高自己操作和驾驭根测仪的准确性,也能活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比较无奈就是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