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卫计委创医改新局?

2013-07-05      来源: 医药观察家   访问量:241    在线投稿

特约观察家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 于明德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谢孔标

力托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顾问 杨涛

根据近日卫计委发布的“三定"方案,卫计委将增设体改司,承接发改委职能下医改办的相关工作。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卫计委管理下的医改有望实现“政出一门",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医改工作;但长期以来,医改过程中各方利益的抗衡尚难借责权部门的转变而得以厘清。在此情况下,我国医改的未来指向或难定论。

◆本期主持:王少婷

【思想碰撞】

利益失衡 发改委无奈以对

医药观察家:在此次卫计委“三定"方案前,发改委曾对我国的医改工作做了很多探索。从目前情况来看,您认为发改委统管医改办时,我国的医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和进步?

于明德:从整体上看,在发改委的统管下,现阶段的医改整体水平与三年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医保覆盖面扩大,医疗服务投资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提高,报销比例增加等。另外,在用药方面,发改委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医保产品目录,增加了产品的类别,为老百姓的看病和用药等方面提供了更多便利。

谢孔标:正如于会长所言,发改委在基层医药服务建设和基药改革方面成绩明显。具体而言,基层医药服务建设方面,从2011年实施全国公立医疗体系逐步改革起,到2012年对部分公立医院进行改革,发改委在医药“十二五"规划的制定等诸多方面都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

基药改革方面,在发改委的全面推行下,从2010年下半年至今,整个基药制度的整体实施情况不错,对整个基层医疗体系的改革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发改委还在基药价格方面进行了大量摸索,例如发改委提出的“双信封"模式就直接改变了整个基药招标的价格体系。

医药观察家:发改委确实对我国的医改工作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但有成绩也会有问题。在您看来,发改委统管下的医改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

于明德:在我看来,发改委在医改工作中犯的最严重错误,或说走的**的弯路就是从安徽的招标经验中总结出最低价中标的错误方向。归根结底,此机制下“毒胶囊"等惨痛教训和政策的导向失误有直接关系,即在发改委统管下,原卫生部将医改由“改医"导向“改药"的后果。另外,我并不认为目前的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其中来自机制和体制等方面的根源问题并未解决。例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医改要“四个分开",即“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分开",但现在都没有实质进展,只能说医改越改越表面了。

谢孔标:若论发改委在医改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我认为还需综合多方面情况来看。首先,医改是全世界的难题,对中国来说并没有过多的经验可供借鉴;其次,由于我国的行政干预较强,医改出现问题也在所难免。

概括地说,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医改体系要求强化基础,而在我国整个基层医疗建设体系中,尽管国家投资到位,但由于基层看病的“病源"过于压抑,进而造成一些地方出现“背道而驰"的现象,这可能也是发改委在相关制度方案的设计中有所欠缺的地方。尤其是在地方性的基药制度、医疗体系制度与原有的相关制度在交替过程中,容易在地方补供、补需、付费方式等方面出现问题,且目前没有摸索出各方都认可的模式。

第二,从医疗机构的角度来看,医生大处方、过度医疗等问题正说明国家在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医疗监督制度等方面的推进工作中存在漏洞。如基药制度的推进方面,尽管该制度既符合国家利益也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但强制性的推进措施引起了医疗机构和医生利益的脱节,由此造成地方推进不够积极等现象。这就需要医疗制度的进一步改进,并探索出能使这一利益链条上的多方均获利的方案。

机制改革 卫计委任重道远

医药观察家:结合上述分析,您认为此次卫计委“三定"方案将医改办的工作交由卫计委后,上述问题能否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为什么?

谢孔标:个人认为,寄希望于将医改办纳入卫计委管理就能解决医改顽疾是不可能的,并且,我们也不能赋予卫计委这么大的社会责任。将医改办纳入卫计委的好处是使得医改更专业化,实现“政出一门",更好地体现医改政策实施的连续性、协调性。但较之于发改委,卫计委的权力较小,在医改工作的推进上或难如之前强势。

杨涛:谢总说的有道理。目前医改的顽疾不外乎是“双轨制"带来的医疗不公问题;加上医疗卫生单位如何去行政化,医疗资源布局不平衡,看病难看病贵,国家资金是补供方还是补需方等医改上的一系列难题,并不会因为医改办被纳入卫计委便迎刃而解。

于明德:事实上,我不明白国家何以作此决定。近年来,医改进程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卫生主管部门的升级障碍。此次将国家医改办的工作交给被改革的部门中,由卫计委领导医改的做法,在我看来只是缘木求鱼,好比让地主领导土改一样荒谬。如此之下,还能指望下一步医改有更好的预期吗?

医药观察家:既然如此,请您具体谈谈卫计委在接下来的医改工作中会遇到哪些阻碍或困难?

谢孔标:卫计委在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阻碍和困难目前还不好说。毕竟国务院医改办还是存在的,此次卫计委的体改司只是承接了发改委的一些职能,三方职能集聚在此,出台的政策或更加专业化。加上医改涉及民生,相信卫计委今后的医改工作也将得到国家的支持。

于明德:我倒认为,卫计委接管后的医改工作只会比发改委管理时更差。起初******和国务院的主要思想是防止部门利益在医改领导中的错误导向,故而选择发改委主任和原卫生部主任两人共同担当医改的第一任组长。而今,医改的管理权都归一方,部门利益的权威越大,作弊的可能性也越大,未来整个医改会走向什么局面值得业内警惕。

医药观察家但无论如何,业内和国家都希望医改能更加彻底而完善。在此前提下,为了使卫计委更顺利地做好医改工作,您有何建议?

杨涛:不可否认,医改的**难题就是体制改革。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医改“四个分开"工作;另外,药品招标采购制度中的“唯低价论"和招标后的二次议价等也应取消。

谢孔标:建议卫计委加大对民生问题以及老百姓的健康、医疗体系建设、医保投资、监督机制等方面的重视,以此促进医药行业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作为医药企业,则更希望国家稳步推进和发展医改工作。

【真知灼见】

药企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

不可否认,将医改办由发改委转入卫计委,并成立体改司行使职能的做法,明显加强了卫计委在医改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步骤,但同时也可能阻碍医疗机构去行政化(市场化)的进程。总体来说,卫计委接管医改办是值得肯定的。

除了明确医改工作的权责问题外,此次卫计委 “三定"方案还对卫计委参与食药监总局的工作做了进一步的细化。例如,卫计委拥有对药品价格政策提供建议,负责组织和制定国家药物政策及国家基药制度,拟订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的管理制度,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国家基药目录内药品生产的鼓励扶持政策建议,提出国家基药价格政策的建议,参与制定药品法典等职能。

在笔者看来,这对整个国家药物制度的实施无疑是一件好事。卫计委作为医疗卫生的管理机构参与药物法典的制定、药物政策及基药制定配送价格的制定等工作是从一个专业使用者的角度来参与,更有发言权,也更实用,对以后将医疗机构推向市场化、法人化、接受付款人的监督,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药物治疗等方面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顶层设计的变动难免会对药企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只是在短期内不会产生较大的冲击。由此,药企保守的应对之策是在研发、质量等方面加强实力,在营销方面密切关注基药与招标政策的变化,这方面在卫计委的职责体现上或将有所变化。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