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假如谁都不愿当医生

2013-07-03      来源: 生命时报   访问量:62    在线投稿

    社会上很少有人知道,6月26日是“医师节”。与“记者节”、“护士节”、“教师节”等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节日不同,“医师节”只是中国医师协会自己设立的一个节日,所以每年它都过得有点冷清。社会媒体不会大规模地报道、没有大型的庆祝活动,只有各地医师协会搞一些“义诊”以及“健康服务进社区”活动,以这种形式传达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

    今年两会期间,央视******主持人白岩松递交的提案之一,就是国家应设立“医生日”。他的理由是,中国只有两个职业有德,一个是师德,一个是医德。“教师节”设立了快30年,社会上尊师重教的氛围已经形成;如果设立“医生日”,一方面会让全社会形成对这个职业的尊重,让优秀的人才更愿意留在这里,另一方面能让医生对“医德”有更多的思考。

    的确,虽然职业无贵贱,但谁都看得出来,医疗需求急剧增长,医患矛盾却日益尖锐的今天,“医生日”的存在,无疑比“记者节”、“护士节”、“教师节”具有紧迫性。今年6月18日,上海《劳动报》披露,当地急救病人转运量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但短短一年半中,急救医生近半流失,导致急救电话打来,120已到了无车可派、无医生可派的地步。流失严重的还有儿科医生。目前儿科医生缺口超过20万,儿童医院看病难已经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医改专家李玲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育德曾说,国家每年培养约60万医学生,但实际穿上白大褂的,只有10万人,其余50万,全部转行流失。流失的原因是什么?从近年来频发的“伤医事件”中可见一斑。社会对“医生”这个行业缺少尊重,体制的弊端让他们承受着生命难以承受之“重”:论收入,他们顶着博士、硕士的精英头衔,却拿不到与之相匹配的精英工资;论地位,部分患者对他们缺少信任,认为他们可打可杀;论工作环境,有报道说一个专家门诊一上午挂出去200个号,到次日凌晨2点才看完;论个人健康,有调查显示,南京市属医院医护人员的基本健康率仅为35.86%;论职业认同感,近八成医生不想自己的子女从事医疗行业……

    2010年的七八月份,广东高考招生曾出现过15所医科院校中10所“断档”的情况,包括北京协和医院在内。该校计划在广东招10名学生,但只有4人投档。今年的高校招生也即将开始,不知医学院是否还会遭到这样的冷遇。假如大家都不愿当医生,最先受损失的,无疑是患者,看病难将变本加厉;在疾病的痛苦中,他们将承受更长时间的煎熬。那些仍愿意坚守的医生,将更加呕心沥血、步履维艰。中国的整体医疗水平将难以提高,社会稳定性受到影响。

    这样的局面,谁也不愿意看到。但愿“假如”永远停留在“假如”。“医生日”或“医生节”的设立,也许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可以引发一种思考:我们是否给予了医生足够的尊重?医生将如何维护自己的道德感与尊严?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