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医院改革能否搭上商业保险的“顺风车”

2013-07-03      来源: 福布斯中文网   访问量:54    在线投稿

    商业医疗保险是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的一种医疗保障,它为消费者提供除社会医疗保险以外的补充保险,在交纳一定数额的保险金后,如果遇到疾病时,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的医疗费用。

    不过很多人对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概念还停留在:有病了才买,没病不会买。但随着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和公立医院医疗资源趋于饱和,商业医疗保险将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

    今年3月,上海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加强商业医疗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并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与社会医疗机构的合作,拓展社会医疗机构的保险筹资渠道。

    商业医疗保险如何治标又治本?

    目前社会上的一些商业医疗保险,是由企业交了基本医疗保险以外,再给员工额外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但这类保险并没有真正解决降低病人看病成本的问题。

    “中国的商业医疗保险一开始就采取了错误的做法,”中怡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刘欣说,“打个比方,病人在公立医院花3块钱,其中1块钱是属于个人账户支付,1块钱由统筹基金支付,1块钱属于自付,一些商业医疗保险就报个人账户支付的那1块钱部分。”

    其造成的问题,第一,商业医疗保险对个人来说,更偏重于现金型的福利,有时甚至成为个人账户套现的工具;第二,并没有真正帮助员工解决重大疾病或者本来属于自付的部分。

    而一些高端的商业医疗保险往往都是以在国内工作的外籍人士和企业高管为主要客户群,高额的保费让国内企业望而却步。

    商业医疗保险如何突破1.4%?

    商业医疗保险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在何处?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金坚强去年年底时曾表示,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支出占全国医疗总费用支出比例只有1.4%。而美国由商业健康保险提供保障的人群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法国80%以上的家庭拥有商业保险机构提供的健康保险计划。

    因此,对于经济还在不断增长的中国来说,商业保险业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还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到了202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这将对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而对于商业保险业来说,正好是起到补充作用的契机。

    刘欣说:“就目前趋势来看,中国正在逐步形成一个中端市场。”然而,中端市场的商业医疗保险存在诸多医院限制,只有在公立医院以内,社保范围以外的项目,可以报销一部分。但对于一些民营高端医疗机构,比如即将开业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商业医疗保险还未覆盖。

    商业医疗保险能否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能不能将定点医院的范围扩大,现在优质的民营医院也有比较优质的医生,如何让员工群体能够在医疗保险的范围之内有更多的选择,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商业医疗保险的普及能否助力私立医院?

    目前,上海有1000多家民营医院,有充足的床位,预约也十分简单,但老百姓还是愿意去公立医院,哪怕早上4、5点就去排队拿号。在没有医疗保险的支撑下,在私立医院看病的费用要高出许多。

    每个人都想花最少的钱享受**的医疗资源,但事实上,随着全民医保覆盖面的扩大,为每个人提供服务的单价值也会随之增加,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准就会降低。因此,如果有人对就诊医院、医生的挑选,包括用药的自由选择有特定要求的话,公立医院是无法满足的,而高端医疗机构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高端市场的发展特别快。”刘欣说,“越来越多的中国籍高管、中层干部购买保险,如有单位企业肯为员工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话,能大大减轻私立医院和患者的压力。”

    近日举行的首届医界******与意见******沙龙上,许多来自医学界的专家表示,私立医院要在中国能够发展起来,必须要拥有足够的病源,而病人只有在有效的医疗保险保障下才会去私立医院看病。

    当然,对于医疗机构而言,使用商业医疗保险也存在如很长的账期、较高的坏账率等风险。因此,如何将商业医疗保险与民营医院有效“捆绑”在一起,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实践。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