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经理世界》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服务整体水平的低下,给了外资医疗机构大好的机会。 “这个地点很不错。”IMDC执行董事陈耀弘特别在意地理位置的选择,“开口腔诊所,选址是非常重要的。”紧邻总部办公室的一幢两层小洋楼,是开业才1个多月的IMDC康怡口腔门诊部,也是IMDC在中国开张的第三个口腔专科。陈耀弘相信,用不了多久,康怡门诊部就将成为3家中业绩**的,因为“地理位置**”,毗邻古北板块——作为上海市第一个规模化开发建设的高标准国际社区,目前古北聚集了32个国家和地区近一万多名外籍人士在此居住,是上海涉外人士居住最密集区域。而以上人群,正是IMDC锁定的目标客户——境外人士和消费能力较强的国内人士。 事实上,作为最早来华开设口腔专科的新加坡人,陈耀弘看中的,正是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高端口腔医疗市场。 外资“抢地盘” 2004年,IMDC在上海注册成立公司。“之前,我们已经在‘门口’等了很久。”IMDC总经理黄绣媛打了个比方。早在2001年,陈耀弘、黄绣媛等人就开始来中国考察口腔医疗市场,了解相关政策和客户群体,并筹备开办诊所事宜。 经过多次考察,他们选中上海作为切入点,原因很明确:目前在沪的外国人有将近100万。而在2000年初,上海定位于高端市场的口腔诊所,还不足5家。 以上种种意味着巨大的商机。于是,在上海口腔医疗市场对外资开放不久的2004年8月,IMDC与长宁区中心医院合作成立了“IMDC长宁特需部口腔门诊”,这间门诊由中心医院提供场地和设备,IMDC主要负责提供“新加坡医师”。 尽管长宁区中心医院周边有不少别墅区,但只有硬件是不够的,将门诊设在国营大型综合医院内并不适合IMDC“私密、人性化”的“软”要求。陈耀弘坦言,主要是当时刚刚进入中国,与医院合作是希望能够尽快熟悉和适应这个市场。 2005年4月,IMDC自己投资、设在上海金融中心——陆家嘴地区的奥华齿科开业。黄绣媛表示,与长宁特需部口腔门诊相比,奥华齿科可以完整地展现“人性化”服务的特点。 几乎是马不停蹄,今年年初,IMDC又租下西郊花园别墅的办公楼。眼下康怡口腔门诊部除了已经开业的二楼4把牙椅,一楼也在装修之中,计划近期对外营业。 而接下来,IMDC还打算在上海、苏州、杭州及宁波相继建立8家左右有同样管理模式的口腔专科,其中有两家计划于明年开业,并希望将“奥华齿科”运作成连锁品牌。 “未来几年我们需要快速地扩张。”陈耀弘说。由此带来的是大量资金需求:开设口腔专科需要大量的设备,所以仅每间诊所的前期投资IMDC就需要砸进400万~500万元。因而尽管IMDC进入中国后每年的营业额都有超过100%的增长,但远未实现盈利。 但陈耀弘强调,他们必须要先“抢地盘”——因为中国口腔医疗市场的“含金量”实在是太可观了。 根据2003年第二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我国50%的成年人有龋病,龋均2.5颗。 80%的儿童有龋病,龋均4.5颗……市场需求还在进一步扩大和细分。中华口腔医学会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管理组组长刘泓虎提供的一组悬殊的数据对比,更是表明中国口腔医疗市场的巨大潜力:口腔医师与人口之比,美国为1:1200,日本为1:1000……在中国,每3万人才有一个牙医。即便是在一线城市上海,1:7500的比例仍有很大差距。 同样能够证明这一点的,还有IMDC从2004年开业至今所接待客户的变化:两年前,IMDC的顾客九成以上是境外人士;现在,他们的中国本土顾客已经占到了四成。而中国客户群体的持续稳定增长,正是IMDC乐于看到的。毕竟,境外人士在中国是流动人口,而IMDC希望能够在中国长远发展。“IMDC要做成上海最高端的口腔门诊部。” 《IT经理世界》 服务制胜
走进IMDC康怡口腔门诊部,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大鱼缸,斑斓的热带鱼游弋其中,鱼缸的后面,是一间颇有居家客厅风格的接待室。 “这就是我们竭力营造的‘居家环境’,以便患者舒缓情绪,人们更希望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服务。”黄绣媛介绍,通过提前预约,IMDC的一个牙医平均每天接待6~9位客人。时间上的宽松可以保证服务的“精细”,比如一次洗牙要花45分钟到1个小时,而在医院,这个项目一般是15分钟到半个小时即可完成。 个性化、人性化服务还表现在,治疗之前,医师会花很多时间与客人沟通,了解病情,给出各种治疗方案,然后让客人选择;治疗的时候,医师会尽可能多的与病人沟通,以缓解其紧张心理,这些都在显示新加坡的医疗保健服务“精细”之处。 事实上,新加坡牙医的“精细化服务管理理念”,已经形成一套培训系统。 在IMDC,市场部每个月都会开设“培训班”,对所有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前台,要界定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培训内容包括如何规范化的接电话,如何跟客户沟通,因为客户对诊所的第一印象是前台而不是医师、护士。 对此,上海第二大口腔专科门诊部——徐汇区牙病防治所所长徐培成颇为感慨:“与新加坡等口腔医疗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现在的技术并不比他们差,**的差距在于商业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服务的差距。随着中国口腔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发展,最高层面的竞争关键就是服务和经营理念。” 由此,IMDC还打算介入目前在中国几乎空白的一块市场——口腔专科的管理培训业务。康怡口腔门诊部正在装修中的一楼,还包括一个培训中心,计划在今年10月开业,除了做临床培训(比如种植牙培训),还会做诊所管理乃至客户服务的培训。 而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口腔医疗保健领域,对陈耀弘来说**挑战就是如何快速开拓本土市场。 与一些民营医疗机构的大打医疗广告不同的是, IMDC主要通过“口碑”宣传,以及目标客户群体营销,比如与跨国公司签订团体合同,再比如与保险公司合作成为其定点医疗机构。 陈耀弘认为,与境外客户的沟通已经比较顺畅,现在比较大的一个难题是本土高端市场业务,这是一个看得到,但眼下还难以吃得到的大蛋糕——不少有消费能力的中国人对口腔保健概念还比较陌生。瑞尔齿科的创始人邹其芳对此深有感触:外国患者会说,有了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牙齿美容,而邹其芳曾经问过很多中国人,没有一个人表示有钱后会“料理”一下自己的牙。另外,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对于口腔疾病,北京地区的就诊率是31.5%,人均就诊每年0.34次;上海地区就诊率 17%,人均就诊每年0.3次。 显然,急于“抢地盘”的IMDC必须付出的一个成本,就是大量针对中国本土人群的市场教育工作。 尽管如此,IMDC并不能放缓快速铺点的步伐。因为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中国的口腔医疗市场是一个“尚未开发的高利润、高增长行业”,而高端口腔医疗领域正是蛋糕上最美味的那块“奶油”。 资本涌入 这两年,陈耀弘的应酬变得越来越多。“不少新加坡的同行都想进入中国市场,所以路过上海通常会找我喝茶、吃饭,了解这边的情况,打听怎样做市场。”陈耀弘说。 9月上旬,陈耀弘还去厦门参加了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新加坡医疗管理合作论坛”,新加坡卫生部部长许文远带了一个近70人的团队,寻求在医疗培训、高端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合作。 陈耀弘透露,包括新加坡两大医疗集团在内,几乎所有的新加坡医疗机构都随团而来,甚至还有做医疗信息系统的企业,“现在,他们对中国医疗市场非常感兴趣。” 事实上,作为新加坡两大医疗集团之一的国立健保集团,已经开始在中国展开实质性的动作。 陈耀弘拿出自己的另一张名片——这张名片上是他最近被任命的一个职务,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驻上海信息咨询中心首席代表。这个中心实际上是国立健保集团在中国的代理机构,为有意去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就诊的中国患者提供“一条龙”服务。而国立健保集团显然不打算在中国市场就此浅尝辄止,陈耀弘、黄绣媛的另一项工作内容,是为健保集团考察中国市场并寻找合作机会。据透露,国立健保集团眼科医学院正通过陈与长宁区中心医院谈合作,这个同样定位于高端的眼科中心,如果顺利的话该中心将于今年年底开业。 中国口腔病治疗市场已然成为国内外资本投资的热点。2003年年底,以韩国SK为主投资的北京爱康医院正式成立,主营口腔、整形美容等医疗项目。而目前在中国高端口腔医疗市场做得**的——“瑞尔齿科”,投资者之一是美国史克必成制药公司前董事长温特。温特同时还兼任着“国际医药投资管理基金会”主席的职务,据说该基金会拥有50亿美元的资本实力。 今年,10多年的发展历史、拥有超过40家牙科诊所佳美口腔医疗管理集团,更是接到了花旗、瑞士信贷、凯雷等风险投资资本接踵递来的橄榄枝。 显然,众多口腔医疗机构的出色业绩是其备受国内外资本青睐的重要因素。有关统计显示,中国现有的民营牙科诊所中,70%在盈利,17%维持,只有13%可能因刚起步或其他原因亏损。其中,上海市现有民营口腔医疗机构 600余家,其中约35%是2000年以来开设,经营状况 65%盈利,20%维持,15%较差。资本们更看中这个市场的丰厚利润,以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种植牙为例,一颗种植牙的收费大约是1万元,而成本仅5000元左右。 “这个市场现在基本是供不应求。”徐培成说,在过去的四年中,徐汇区牙病防治所的营业额翻了将近2倍。2001年开始设立的中高端服务——特需门诊,业绩增长尤其快。而近年来,找他们谈合资的人几乎没有间断过。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外各种资本对中国口腔医疗市场的渴盼还在持续升温。而在这场资本的盛宴中,一些民营口腔专科存在的问题却让业内人士感到担忧,比如市场准入标准不一、审查不严,民营牙科诊所中一些从业者的学历不高、职业素质良莠不齐,医疗过程中消毒隔离不过关,市场营销知识不够以及追求利润**化等等。 按照陈耀弘的经验,投资一间口腔诊所,一般至少需要2年才能收回成本,营业额通常是逐渐做起来,而不会有爆炸性的增长。而现在,国内有些口腔诊所甚至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盈利。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相比有着成熟思路的国外业者,中国本土公司显得有些急功近利,但是这些短视行为只会让口腔诊所的经营道路越走越窄。除了经营者的自律以及制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经营标准等统一规范之外,向成熟市场的成熟企业学习也是条捷径。(丁琳)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