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2

最伤牙齿的坏习惯有哪些

2013-06-26      来源: 中国广播网   访问量:313    在线投稿

   嚼槟榔、吃夜宵、吃腊肉……这是湖南特色的生活、饮食习惯。殊不知,这些对牙齿危害不浅。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刘遵望说,根据他多年看诊的经验,湖南人患龋病(俗称“虫牙”)、牙周病的情况较多。而特殊的饮食习惯也导致了湖南人牙科疾病的特殊性,其中嚼槟榔、吃夜宵、吃腊肉,还有热烫食物,成为湖南人牙齿的几大“杀手”。其中,槟榔成为牙病元凶的第一位。

    嚼槟榔,小心形成“槟榔牙”

    湖南虽不是槟榔的原产地,但在湖南,嚼槟榔几乎与吃辣椒齐名。“它劲大、醉人,可以提精神,就像吃饭一样,一天也离不开。”嚼槟榔十多年的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说。

    这种会“上瘾”的槟榔,成为湖南人牙科疾病的**“元凶”。刘遵望说,槟榔里的槟榔碱和黑色素等,会产生与纤维化有关的细胞因子,从而危害口腔健康。槟榔里的黑色素可以附着在牙齿上,不仅影响牙齿美观,而且对口腔黏膜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刘遵望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可以算是湖南的一类地方病,在嚼槟榔的地区较为常见,“这种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实际上是癌症前期的状态,一旦有了这种前兆,患口腔癌的几率就相当高。”

    湖南人喜欢嚼槟榔,很多长期食用槟榔的人,形成湖南人特有的“槟榔牙”。刘遵望说,这在他多年的就诊中屡见不鲜。长期嚼槟榔,会使牙齿变黑、牙龈萎缩,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等。刘遵望说,不仅如此,因为嚼槟榔时人要用较大的力气,会影响牙齿结构,长期用力过度嚼食会导致牙齿开裂或破损。

    腊鱼腊肉,多吃可致牙齿病变

    腊肉、腊鱼、腊肠、腊鸡、腊鸭,都是湖南的特产食品,这些经过腌制、烟熏的食物有味道重、容易下饭、久放不坏的特点,因此是很多湖南人餐桌上的必备食物。但这些烟熏过的食物,同样也是造成牙科疾病的“始作俑者”。

    刘遵望说,腊肉、腊鱼等烟熏食品对口腔健康有较大的危害,容易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他说,尤其是本身就已有嚼槟榔习惯的人群,如果还经常食用烟熏食品,就会对一些急性牙病产生促进作用,导致牙齿的一些病变,比如溃疡等。因此,他建议人们尽量少吃这类食物。

    火锅、烧烤,重口味很伤牙

    湖南人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湘菜以辛辣、重口味著称。湖南人对辣椒可谓是宠爱有加,恨不得吃什么菜都放辣椒。不仅如此,对于湖南这个“不夜城”来说,夜宵不可少,夜宵摊

    中的油炸、烧烤食物也是很多人的必选之物。对此,刘遵望认为,湘菜的“重口味”会对人的口腔黏膜造成一定的危害,比如牙龈炎等。

    他说,慢性牙龈炎就是一种最常见的牙龈疾病,是由于口腔里的结石、菌斑等长期刺激而导致的,此外还有牙齿上没有及时清理的附着物也会引发或加重牙龈炎症。

    “按照我们的标准来说,到了七八十岁应该还有20颗完好的牙齿才算健康,但好多人到了五六十岁就已经掉了一些牙齿了。”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刘遵望说,湖南人的口腔健康整体状况并不乐观,很多人有结石、牙垢、口气、牙菌斑等口腔问题。

    刘遵望说,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尤其是靠近嘴唇和舌头的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容易长结石,“有些人来找我看病,以为是牙齿掉了一块,其实是牙齿上的结石掉了。”

    [小贴士]教你怎么预防牙科疾病

    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2.对于牙齿深处较为隐蔽的牙渍或牙垢,应到医院进行专业清洗。

    3.通过日常刷牙不能解决的潜在牙齿问题,应及时就医。

    4.“槟榔牙”者洗牙后,必须戒掉槟榔和香烟,严重者应到医院治疗。

    5.半年至1年到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6.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如韭菜。7.注意食物的多样化,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近日,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为大家总结了几个经常被忽视的伤牙习惯,你家宝宝都犯了哪些错呢?

  1.喝止咳糖浆不漱口。众所周知,糖会引起龋齿,但大家通常都会忽略一些“隐形”的糖。止咳药大多数含糖,服止咳糖浆、咽喉含片后,一定要刷牙或漱口。

  2.冷热交替。热的食物和生冷食物会刺激牙龈,引起牙痛。尤其是有些人习惯嚼冰,刺激牙龈的同时,还会磨损牙齿,甚至使牙齿断裂。

  3.睡前喝奶。很多妈妈会在睡前给宝宝喝些果汁、牛奶等,殊不知,这样很伤宝宝的牙齿。

  4.用牙齿开东西。用牙齿开瓶盖或塑料包装虽然很方便,但牙齿会产生裂纹,同时还会接触包装上的细菌。

  5.磨牙。压力大等会引起睡觉时磨牙,使牙齿严重受损。磨牙的习惯很难控制,在白天避免吃生硬的食物可以减轻疼痛和磨牙造成的损害。

  6.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往往会带来过量的糖和酸,导致蛀牙。另外,吃零食时口腔分泌的唾液较少,食物更容易残留在牙齿上。尤其是淀粉类食物,如薯片。吃完**用牙线清洁齿缝中的食物残渣,以减少对牙齿的损害。

  7.常喝咖啡、酒。咖啡和葡萄酒会使牙齿变黄,其中的酸还会使牙齿更容易被染色。

  因为孩子年龄尚小,不懂得如何保护牙齿和如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所以,父母应该言传身教、严格督促,孩子才能自幼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并坚持下去。为了保持儿童的口腔卫生,家长应该做到:

  一、 培养宝宝的刷牙习惯。从口腔卫生角度要求,宝宝从小就要清洁口腔。由于口腔细菌从人的婴幼儿时期起,就在口腔内生长繁殖。其做法是,用消过毒的干净纱布蘸淡盐水,轻擦宝宝的口腔牙床。宝宝从3岁开始就应该刷牙,不过此时孩子年龄还小,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刷牙技巧,需要父母的帮助,养成刷牙习惯有一定的难度。从五六岁开始,孩子逐渐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了,此时就应该养成刷牙的习惯了。

  二、 教会宝宝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的刷牙方法是垂直刷牙法。垂直刷牙的好处是:对牙齿损伤小,对牙龈有按摩作用,可促进牙龈的血液循环。

  刷牙是预防牙病最行之有效、方便易行的方法。宝宝到了2岁以后,白生生的牙齿就基本长齐了,这时就该正式开始学刷牙了。

  漱口

  学会使用牙刷之前,首先要先学会漱口。

  漱口能够漱掉口腔中部分食物残渣,是保持口腔清洁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将水含在口内、闭口,然后鼓动两腮,使口中的水与牙齿、牙龈及口腔黏膜表面充分接触,利用水的力道反复来回冲洗口腔内的各个部位,使牙齿表面、牙缝和牙龈等处的食物碎屑得以清除。可以先做给孩子看,让孩子边学边漱,逐步掌握。

  民间习惯于用淡盐水和茶水漱口,这有助于口腔卫生。用含氟水漱口(0.1%~0.2%氟化钠应用在低氟地区)可以减少龋齿的发生。成人可以用0.12%洗必泰漱口,以预防龋齿和牙周炎。但是对于宝宝,还是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为宜,以防止氟水的误咽和长期使用洗必泰造成的牙齿染色及牙结石形成。

  刷牙

  握住牙刷柄的后半段(这样才有助于将刷头深入到长在最里面的牙齿),首先将牙刷头斜向牙龈,使刷毛贴附在牙龈上,稍稍用力,使刷毛顺着牙缝的方向旋转下去。刷上牙时要由上向下旋转着刷;刷下牙时要由下向上旋转着刷;刷上牙内侧时,由上向下拉动;刷下牙内侧时,由下向上拉动;刷臼齿的咬合面时,要将牙刷按压在咬合面上,前后来回地刷。臼齿的位置比较靠里,不太容易清洁;此外咀嚼食物后留下的残渣很多会残留在臼齿的凹陷处,容易被忽视,因此臼齿往往是最容易发生龋齿的,一定得更加注意。

  刷牙的重点部位是牙的邻面、牙龈沟和牙冠的颈三分之一处。千万不要使用拉锯式横刷法,以免损伤牙齿和牙龈,而且刷牙的效果也不佳,长期下去还会造成牙齿近牙龈部位的楔形缺损并对冷热酸甜刺激过敏。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在帮助孩子刷牙时,若发现龋齿应立即带孩子看牙科,进行早期治疗,延误治疗会增加孩子将来的痛苦。

  刷牙的时间应为2~3分钟,这样才能达到较为彻底的效果。每天至少早晚两次,饭后亦可进行。

  牙刷的选择

  父母首先应给孩子选择一支合适的牙刷。牙刷的类型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出牙情况等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一般2岁的孩子选择日常使用的普通牙刷的要求是:牙刷的全长以12~13厘米为宜;牙刷头长度约为1.6~1.8厘米、宽度不超过0.8厘米、高度不超过0.9厘米;牙刷柄要直且粗细适中以便于孩子满把握持;牙刷头和柄之间称为颈部,应稍细;牙刷毛要软硬适中、富有弹性,毛太软则不能起到清洁作用,毛太硬又容易伤及牙腿及牙齿,同时毛面应平齐或呈波浪状,毛头应经磨圆处理。

  牙膏的选择

  牙膏虽不是清洁口腔的主要因素,但它有增强机械性、去除菌斑(粘附于牙齿表面无色、柔软的物质)、抛光牙面、洁白牙齿、除口臭等功能。但由于孩子起先对刷牙的认识并不明确,刷牙的动作也不是很协调,所以很可能会发生讨厌牙膏的味道,或者不小心把牙膏吞进肚子的情况,因此在牙膏的选择上应格外注意。现在有一些幼儿用的牙膏是可吞食的,这样就安全多了。

  在选择和使用牙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选择产生泡沫不要太多的牙膏;

  ②选择刺激性小、孩子喜爱的香型的牙膏;

  ③适当使用含氟的牙膏,有助于防止龋齿;

  ④选择含粗细适中摩擦剂的牙膏;

  ⑤不长期固定使用一种牙膏;

  ⑥不使用过期、失效的牙膏;

  ⑦选用性能稳定、使用保存方便的牙膏;

  ⑧尚未能掌握漱口动作时,暂不要使用牙膏,可改用淡盐开水。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