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2

一重度牙周炎的八年治疗历程(一)

2013-06-22      来源: 天一牙科   访问量:216    在线投稿

    很多牙周病患者都把牙周病的治疗看得太简单,以为做做龈下刮治就行了,或者做做手术就OK了,我常常讲牙周病的治疗是复杂的,他们不理解,我讲牙周病的治疗是终生的他们也不理解,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重度牙周病患者治疗的七半年的历程,希望牙周病患者可以从这个患者的治疗历程里能够多少理解些牙周病治疗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因为文章太长了,百度发不了,所以我分成几篇来发。
    这个患者是2004年12月23日经朋友介绍来到本诊所的,男性,1961年出生,当时的症状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多个部位的牙周的疼痛肿胀。
    这是当时拍的曲面断层片:

    从检查来看他的下前牙区和后牙区的情况都是比较严重的,我们给他制定了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
    1.牙周健康教育;
    2.全口洁牙;
    3.分次在局部麻醉下做龈下刮治;
    4. 16、26根管再治疗;(之前做过塑化治疗) 36深龋、备二类洞形,垫底,龈汞充填;
    5.牙周再生手术;
    6.牙周固定;
    7.每月进行一次专业性的牙周健康维护维护。
    这个患者对于自己所患的是牙周病是知道的,对于我们提出的治疗计划,洁牙和龈下刮治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牙周手术就有很多疑虑。
    他问我:牙周手术所植的骨粉到底能不能长?
    我回答:您是我的早期做牙周再生手术的患者,我做的病例还不多,观察时间也不够长,但是我认为它能长,因为我学习牙周手术是和种植医生学的,我参加了很多的种植课程和会议,种植牙植骨大多都是放的这种骨粉,既然在种植钉的周围可以长,有什么理由自己的牙齿会不长呢?

    这是我当时的想法,现在八年过去了,这期间做了大量的牙周手术,我们也做了非常细致的临床观察,现在重新审视我当时的想法,现在我得出的结论是,有些部位会长,但是在有些部位可能就不会长,在这个患者的全口的治疗中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些部位长了,那些部位没有长,下面会一一详谈。

    治疗过程

    2004年12月23日:全口洁牙

    2004年12月28日:上半口龈下刮治

    2005年1月3日:下半口龈下刮治

    2005年1月10日:26去除原髓腔内容物,根管清理与成形。

    2005年1月15日:26暖牙胶垂直挤压术充填

    2005年1月23日:

    36近中深龋;备二类洞,垫底,银汞充填。

    35远中深龋,已穿髓,一次性暖牙胶垂直挤压术充填。

    2005年1月28日:

    16死髓,去除充填物,根管清理与成形,三根管未通,髓室底见白色充填物,疑是底穿。

    2005年2月5日:

    16暖牙胶垂直挤压术充填。

    15远中中龋,备洞,垫底,15、16光固化树脂加磨槽固定

   一.左上后牙区牙周手术治疗

   很多牙周病患者都是能拖就拖,这个患者也是这样,直到2005年7月:24出现牙周脓肿,才下决心做第一台牙周手术,急性炎症处理完成之后于2005年8月10日行22远中到26近中牙周翻瓣植骨植生物膜手术。

    术中探诊:

    22远中舌侧4MM。

    23近中7MM、远中9MM、舌侧4MM

    24近中牙槽骨破坏深度达15MM。

    这里插几句关于牙周固定的问题。

    2005年9月4日:23、44、25、26颊侧高强度玻璃纤维膜加光固化树脂夹板固定,此夹板维持了六年,因有色素进入24牙夹板下方于2010年4月23日拆除。

    牙周固定是牙周病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牙周固定,牙周手术做得再漂亮都是不行的,所以多年来我们用了各种牙周固定的方法来解决牙周病患者的牙齿松动的问题,高强度玻璃纤维膜是其中之一,这个患者是我用这个材料做牙周固定的第一例,保持时间也是最长的,六年,不是断了,而是有黑色进入了膜的下方:

 

    我们担心其下方会出现龋坏,所以决定拆除固定带,拆除后检查24的松动度发现,动度已经很小了,小于一度,我们非常高兴,认为可以不需要再从新做固定了,但是后来还是觉得不放心又重新做了固定。

    固定六年没有断,这个方式是不是就是成功的呢?是不是就是可以推广的呢?事情并不是向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同样是这一个患者他的右下牙区用这个方法固定就是失败了,分析原因有二:1.下颌牙齿隔湿比较更困难,可能是隔湿不好造成的,2那天做固定时突然光固化机坏了,又去现借了一台光固机,也许是光固不足。

    我们通过向国内外各位专家学习,提高了对定期做牙周评估的重要性的认识,2009年开始我们诊所定下制度,要对每牙周病每半年就做一次评估,下面是评估测量出来的牙周袋深度表:
                                                     2009年12月14日上颌


    在2009年12月14日测量24牙位唇侧近中和舌侧近中的测量值为4MM,(3以下为正常)

                                                 2010年5月24日

 

    半年后的测量值就出现了7MM,同时这个位置的牙龈的色、形、质也不正常。
    怎么办?拍了牙片和CT对照,研究发生了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
    在这个时候是这个部位做牙周再生手术五年,五年了,本以为成功了,却又出现了问题,是失败了吗?万分纠结。刚好六月去台湾见丰富院长,我和丰富院长讨论这个病例,丰富说:这没什么啊?再做一个小手术不就行了吗?我想也是,刚好看看之前植的骨还剩下多少,于是从台湾回来就安排了这个区的二次手术,以下是术中的照片:

 

术前牙周探诊深度为6MM

翻开颊侧粘骨膜瓣

翻开舌侧粘骨膜瓣

    清除干净肉芽组织后的情况

    见舌侧牙槽骨脊顶到牙釉质牙骨质界为6MM(正常应小于等于3MM)五年前初次手术时这个部位测量的数据位15,就是说长了9MM。

    下图是24、25牙位从2005年到2012年的系列牙片对照,我们看到2012年牙槽骨的情况是比2005年牙槽骨的情况要好的。

                                        2011年4月24日

                                      2012年5月七日


   定期做牙周袋测量,可以让我们掌握牙周病病情的发展,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牙片的追踪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上面是从2005年到2012年所拍的牙片(2004年的坏掉了)

    以上是这个患者左上后牙区段的牙周治疗过程,在这里我们重点讲了三个问题,一是牙周固定,二是七年的时间经历了两次手术,再过七年是否还会需要再做手术?牙周病是复杂的,牙周病的治疗是终生治疗,这个终生治疗不仅仅是洁牙,而是可能需要做二次手术。三是牙周病的定期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定期评估就会及时的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及时解决,这样才能保证牙周病不向坏的方向发展。

    更加复杂的情况在下一节讲。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