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流动的急诊科”何以引才留才?

2013-05-13      来源: 合肥日报   访问量:47    在线投稿

    当病痛、意外伤害突然降临,若得不到院前急救医生的紧急抢救,当事人的生命随时可能戛然而止。近年来,合肥急救中心的硬件水平越来越高,每辆急救车都配备完备先进的急救设备,完全能称得上是“流动的急诊科”。然而,与此同时,该中心却面临着很难招到急救医生的尴尬境地,原因何在?

    一周多过去无人应聘

    5月3日,合肥急救中心先后在合肥市卫生局、中国急救网等多家网站挂出招聘启事,然而一周的时间过去了,竟然没有一个人报名。“别说上门应聘了,到现在一个咨询招聘信息的电话都没有。”合肥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合肥急救中心是合肥地区******的专业院前急救机构,此次招聘4名男性急救医生。记者在招聘启事上看到,招聘要求包括“35周岁以下、热爱急救事业、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有临床经验者优先……”

    “与现在不少行业招聘,尤其与大医院招聘动辄就是研究生学历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条件已经放得很宽了,但还是招不到合适的急救医生,近几年都是这样。”合肥急救中心人事部门工作人员说。

    院前急救医生缺口大

    “院前急救医生缺口大这不是合肥独有的现象,是业内面临的共同难题。”该中心急救科科长胡景春告诉记者,“因为院前急救工作的风险大,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工作强度又大,而收入却低于同级公共卫生机构同类人员的水平,最关键的还是职称晋升难。”

    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每辆救护车上需要配备急救医生、驾驶员各1名及2名协救员。但按照合肥急救中心的人员现状根本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目前,除了设在各家医院的指挥型急救分站的轮班医生,该中心急救科只有25名急救医生。因为人手紧缺,急救医生处于严重的超负荷工作状态。这里的急救医生往往“身兼数职”,既要承担医生医疗救治的职责,还要担负包伤口、止血、接呼吸机、电击除颤,抬担架等护士、医技人员和后勤人员的工作。

    陈德金是中心的一名急救医生。已经58岁的他至今还工作在一线,抬担架、抢救患者,干的活一点不比年轻医生少。他说:“太缺人了,一个萝卜一个坑,走了一个人,没有人顶上。”“虽然每天抢救大量病患,但由于接触时间短,又无法对其跟踪治疗,所以与其他医疗机构医院相比,院前急救医生专业研究和职称上升的空间小、机会也少。”胡景春说。

    要让人觉得事业有奔头

    面对招人难的困境,该中心从“把人留住”方面下起了功夫。“最近两三年,中心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让年轻人觉得事业有奔头。”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进一步调整分配方案,建立了与岗位责任制相适应,并体现奖金分配向一线岗位和重要岗位倾斜的分配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急救中心还尝试通过帮助院前急救医生申报科研项目来鼓励他们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2010年,该中心急救科申报的“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临床研究”被列入合肥市科技局18项重点科研项目。在尝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后,通过科研项目带动学术交流和技能培训,该中心的心脏复苏成功率大幅提高。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