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对酚醛树脂液和碘仿牙胶尖联合根管塑化充填离体牙的实验观察。方法 实验组进行酚醛树脂液和碘仿牙胶尖联合根塑充填,对照组行酚醛树脂液根塑充填。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根塑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由于实验组的根塑充填方法在临床工作中有许多长处,值得推广。
关键词 根管塑化充填 酚醛树脂 碘仿 牙胶尖
近年来人们为加强根管塑化充填的效果在酚醛树脂液里加入碘仿及牙胶尖进行联合根管塑化治疗,本文拟通过对治疗方法的离体牙实验,进一步探讨其实用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本院临床使用的酚醛树脂塑化液(汕头市康孚牙科材料厂)碘仿、牙胶尖(上海齿科材料厂)。对照材料用上述酚醛树脂液。实验牙齿为健康成人因牙周病而拔除的离体牙30个,患牙拔除后立即置10%甲醛液中固定保存,其中上磨牙20个,下磨牙10个。
1.2 实验方法:除去牙石和牙周膜,按常规开髓拔髓,根管扩至#20,达生理根尖孔,以3%过氧化氢液、生理盐水冲洗拭干,用蜡密封根尖孔。在室温下上颌牙呈冠下根上位,下颌牙呈冠上根下位行根管充填。离体牙的实验分组见表1。
表1
30个离体牙的牙位和实验分组
牙位 |
实验组 |
对照组 |
合计 |
上磨牙(牙根) |
10(28) |
10(28) |
20(56) |
下磨牙(牙根) |
5(10) |
5(10) |
10(20) |
合计 |
15(38) |
15(38) |
30(76) |
用棉花镊将酚醛液送入窝洞,用#15扩大针将液体导入根管内,导入时间均为1min。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取预先测量好的牙胶尖蘸取适量碘仿粉轻轻插入根管内,氧化锌基底,水门汀充填。对照组直接氧化锌基底,水门汀密封洞口。7天后将牙在10%盐酸甲醛液中脱钙10天,水冲后依次在不同浓度的乙醇液中脱水,在丙酮、二甲苯液中透明。塑化根管切片,每个牙分根颈1/3、根中1/3横切成片和根尖1/3纵切成片。用肉眼观察牙切片中酚醛液及牙胶尖在根管内的充填情况。用石蜡包埋牙片,制备4~5μm连续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酚醛液与根管壁的密合情况及渗入牙本质小管的情况,摄像。
1.3 评定标准:
1.3.1 肉眼观察评定标准:优良:充填材料充满根管。一般:充填材料部分充填于根管。差:充填材料未进入根管。
1.3.2 光镜下观察评定标准:按酚醛液自根管壁渗入牙本质小管的深度分为三种情况:优:酚醛液渗入牙本质小管的深度>1/2小管的长度。良:酚醛液渗入牙本质小管的深度≤1/2小管的长度。一般:酚醛液渗透入牙本质小管的深度≤1/3小管的长度。
2 结果
肉眼观察见酚醛液充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牙的根管内,实验组牙根中牙胶尖被酚醛液严密包裹,无空隙,牙胶尖与酚醛液边界清楚。实验组和对照组根管塑化充填均评为优良。
牙片于光镜下可见酚醛液充盈于牙根管内将根尖孔堵塞封闭并由主根管渗透进入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呈现“梳齿”样结构。实验组和对照组共根塑76根牙根。分别对两组牙根颈1/3、根中1/3、根尖1/3三个部分的酚醛液渗透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根塑后评定结果
疗效 |
实验组 |
对照组 |
上磨牙 |
下磨牙 |
上磨牙 |
下磨牙 |
颈1/3 |
中1/3 |
尖1/3 |
颈1/3 |
中1/3 |
尖1/3 |
颈1/3 |
中1/3 |
尖1/3 |
颈1/3 |
中1/3 |
尖1/3 |
优 |
28 |
10 |
8 |
10 |
2 |
2 |
28 |
10 |
8 |
10 |
2 |
2 |
良 |
0 |
13 |
2 |
0 |
6 |
5 |
0 |
14 |
3 |
0 |
6 |
4 |
一般 |
0 |
5 |
18 |
0 |
2 |
3 |
0 |
4 |
17 |
0 |
2 |
4 |
总计 |
28 |
28 |
28 |
10 |
10 |
10 |
28 |
28 |
28 |
10 |
10 |
10 |
由于样本容量较少,将两组的上下磨牙分别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合并后评定结果见表3。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上下磨牙合并后评定结果
疗效 |
实验组 |
对照组 |
颈1/3 |
中1/3 |
尖1/3 |
颈1/3 |
中1/3 |
尖1/3 |
优 |
38 |
12 |
10 |
38 |
12 |
10 |
良 |
0 |
9 |
7 |
0 |
20 |
7 |
一般 |
0 |
7 |
21 |
0 |
6 |
21 |
总计 |
38 |
38 |
38 |
38 |
38 |
38 |
两组牙根颈1/3处酚醛液渗透情况评定结果一致,无明显差异。两组的牙根中1/3酚醛液渗透情况评定数据在SAS系统下运行计算P>0.05,亦无显著性差异。计算结果如表4。
表4
两组的牙根中1/3计算结果
牙根中1/3疗效 |
实验组 |
对照组 |
Σ |
优 |
12(15.79%) |
12(15.79%) |
24(31.58%) |
良 |
19(25%) |
20(26.32%) |
39(51.32%) |
一般 |
7(9.21%) |
6(7.89%) |
13(17.10%) |
Σ |
38(50%) |
38(50%) |
76(100%) |
X2=0.103 P=0.950>0.05
两组的牙根尖1/3处酚醛液渗透情况评定结果优、良、一般数据均一致,X2=0、P=1>0.05,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疗术的最后一个阶段,历来被认为是根管治疗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根塑治疗以其临床疗效高、适应性广泛、操作简便、疗程较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国内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在临床实践中,一般认为根管塑化同时加入牙胶尖或棉捻可加强其塑化效果。但本文实验观察表明,根管塑化加入牙胶尖和不加牙胶尖其根充的密合度和对牙本质小管的渗透深度均无显著差异。尽管如此,在塑化中加入牙胶尖对于塑化失败和残根残冠的处理无疑是有好处的,因为塑化失败后的再次治疗都因塑化物对根管的堵塞使扩管困难而感到棘手。塑化液中插入牙胶尖便于根塑失败后寻找根管口,牙胶尖与塑化液为物理性结合,将牙胶尖先行溶解取出后均能较易扩通根管。后牙残根残冠的修复往往需要置入桩核,遇到根管既细且弯只能行根塑治疗的患牙,桩核置入难以实现。在酚醛液中插入牙胶尖行根塑治疗,患牙根塑后根颈与根中段牙胶尖较易取出,便于桩核的置入。有研究表明根塑失败主要是由于根塑不全、根管漏塑而使残髓等所致的残髓炎和根尖周炎[1]。碘仿、牙胶尖对X线有阻射性,因此,在酚醛液中加入碘仿、牙胶尖可客观观察检查充填效果。本文实验观察表明在塑化过程中,只要注意规范操作,拔尽根髓,扩管至#20,用#15扩大针将塑化液锉导入根管内,导入时间1min,就可达到密封根尖孔和侧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的作用,因此塑化根管治疗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有人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细菌侵入牙本质小管达小管长度1/3,并认为即使进行根管扩大和冲洗也难以除净。本文在实践观察中发现塑化液可渗入到牙本质小管1/3至1/2深度。在酚醛液中加入适量碘仿,碘仿可缓慢溶于组织液中,游离碘有持续消毒作用,且对组织无刺激性,因而可增强塑化液的抗菌能力[2]。
综上所述,酚醛树脂液中加入碘仿牙胶尖行联合根管塑化充填治疗的方法有许多长处且不影响根塑效果,值得推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