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馆陶县人民医院,一名女医生王某从三楼坠下后不治身亡。医院医务人员称,王某疑为受患者家属过激行为惊吓而坠楼。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报道中,丧失理智的患者家属,暴力打砸医院设施,暴力语言威胁主治医生,导致主治医生惊吓过度坠楼身亡。患者家属逼死抢救的主治医生,让人寒心、惊诧。医生的不幸坠亡,是医、患间缺少起码的信任、沟通使得不幸升级。
不信任是横亘在医、患之间的鸿沟,也是医患矛盾产生的症结。特别是在以药养医的语境下,医生的任何诊疗行为,都可能会引起患者猜疑,无形中加剧了不信任感。而不信任感的发酵,也为医闹情绪失控、暴力维权埋下了隐患。
医学不是******的,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与之矛盾的是,患者一旦入院求医,却盼想的是医生能创造奇迹。并且,这一想法,越在好的医院、好的医生那里,越有很高的期望值。与期望对应的往往是失落、绝望。医院和医生显然低估了期望或绝望背后的能量,再加上医疗资源的相对紧缺,如若与患者及家属缺乏沟通、互信,一旦发生意外,悲痛欲绝的家属很可能将怨气、悲愤都发泄在医院、医生身上。据媒体调查,78.1%的医生不愿意子女再从医,因近年日益频发的医务人员遭伤害,产生的职业焦虑使然。
可以说,治病救人,不仅需要精密的仪器和科学的治疗,更需要对患者心灵的疏导和精神的抚慰,可是,很多医院和医生重视了前者,却忽略了后者。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治疗,更能为医患双方欣然接受;而阻塞了信任、沟通的治疗,也为日后的医闹、矛盾埋下了隐患。
医患矛盾不是无解的结,医闹也并不是致人非命才善罢甘休。医生的意外死亡,以生命的惨痛教训警示人们,必须重构医、患间的信任。医院在不断提高诊疗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要闯过患者信任这一关,不能再让猜疑、戾气导演更多的不幸、悲剧。
因此,务必破除以药养医的体制,从源头上纾解患者的不信任感;医院、医生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排解工作,将诊疗手段透明化,接受社会监督,换取患者信任。公安机关对于暴力等极端医闹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惩处,用法治营造良好的医患环境。
信任,是打开医患矛盾的钥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