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儿科
|
(一)绪论
|
|
|
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
|
(1)年龄分期 (2)各期特点
|
|
(二)生长发育
|
|
|
1.生长发育规律
|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
|
2.体格生长
|
(1)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体重、身高、头围、胸围) (2)骨骼发育(头颅骨、脊柱、长骨骨化中心) (3)牙齿发育
|
|
3.运动和语言发育
|
(1)运动发育 (2)语言发育
|
|
(三)儿童保健
|
|
|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
|
(1)计划免疫种类 (2)预防接种实施程序
|
|
(四)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
|
|
1.儿童营养基础
|
(1)能量 (2)营养物质和水的需要
|
|
2.婴儿喂养
|
(1)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 (3)过渡期食物(辅食)添加
|
|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和预防
|
|
4.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
|
5.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治疗
|
|
(五)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
|
|
1.新生儿特点及护理
|
(1)新生儿的分类方法 (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外观特点和生理特点) (3)新生儿护理
|
|
2.新生儿窒息
|
(1)临床表现 (2)治疗
|
|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1)临床表现 (2)诊断 (3)治疗
|
|
4.新生儿黄疸
|
(1)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类与疾病举例
|
|
5.新生儿溶血病
|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3)鉴别诊断 (4)治疗与预防
|
|
4.新生儿败血症
|
(1)病因(病原菌和感染途径)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
|
7.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
(1)病因和病理生理 (2)临床表现 (3)治疗
|
|
(六)遗传性疾病
|
|
|
1.21-三体综合征
|
(1)临床表现 (2)细胞遗传学诊断 (3)诊断与鉴别诊断
|
|
2.苯丙酮尿症
|
(1)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
|
(七)免疫与风湿性疾病
|
|
|
1.小儿免疫系统特点
|
(1)特异性细胞免疫特点 (2)特异性体液免疫特点 (3)非特异性免疫特点
|
|
2.风湿热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3)诊断标准 (4)治疗 (5)预防
|
|
3.川崎病
|
(1)临床表现 (2)辅助检查 (3)诊断标准 (4)鉴别诊断 (5)治疗 (6)预后与随访
|
|
(八)感染性疾病
|
|
|
1.常见发疹性疾病(麻疹、风疹、幼 儿急疹、水痘、猩红热)
|
(1)常见呼吸道发疹性传染病的病因 (2)各种皮疹特点和出疹规律 (3)常见并发症 (4)治疗 (5)预防
|
|
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
|
(九)结核病
|
|
|
1.结核病概述
|
(1)病因 (2)结核菌素试验的试验方法和临床意义
|
|
2.原发型肺结核
|
(1)病理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
|
3.结核性脑膜炎
|
(1)病理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
|
(十)消化系统疾病
|
|
|
1.解剖生理特点
|
(1)解剖特点 (2)生理特点
|
|
2.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
(1)临床表现 (2)辅助检查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
|
3.先天性巨结肠
|
(1)临床表现 (2)辅助检查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
|
4.小儿腹泻病
|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5)液体疗法(小儿体液特点及其平衡失调、常用溶液配制、液体疗法基本实施方法)
|
|
(十一)呼吸系统疾病
|
|
|
1.解剖生理特点
|
(1)解剖特点 (2)生理特点
|
|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1)病因 (2)临床表现(包括两种特殊类型的“上感”)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
|
3.支气管哮喘
|
(1)诊断标准与分期 (2)治疗 (3)预防
|
|
4.肺炎
|
(1)肺炎的分类 (2)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 (3)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
|
|
(十二)心血管系统疾病
|
|
|
1.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
|
(1)胎儿血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 (2)小儿血管、心率、血压的特点
|
|
2.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
(1)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2)几种常见先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3)先心病的特殊检查方法
|
|
3.房间隔缺损
|
(1)病理生理 (2)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3)诊断 (4)治疗
|
|
4.室间隔缺损
|
(1)病理生理 (2)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3)诊断 (4)治疗
|
|
5.动脉导管未闭
|
(1)病理生理 (2)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3)诊断 (4)治疗
|
|
6.法洛四联症
|
(1)病理生理 (2)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3)诊断 (4)治疗
|
|
(十三)泌尿系统疾病
|
|
|
1.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1)解剖特点 (2)生理特点 (3)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
|
|
2.急性肾小球肾炎
|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
|
3.肾病综合征
|
(1)分类方法(包括病因、病理、临床、疗效分型)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并发症 (5)诊断 (6)治疗
|
|
(十四)造血系统疾病
|
|
|
1.小儿造血及血象特点
|
(1)造血特点 (2)血象特点
|
|
2.小儿贫血概述
|
(1)贫血定义 (2)贫血分类(包括分度、病因分类、形态分类)
|
|
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治疗和预防
|
|
4.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治疗和预防
|
|
(十五)神经系统疾病
|
|
|
1.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
|
(1)脑的发育 (2)脊髓的发育 (3)神经反射
|
|
2.热性惊厥
|
(1)临床表现 (2)治疗与预防
|
|
3.化脓性脑膜炎
|
(1)病原菌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并发症与后遗症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
|
(十六)内分泌系统疾病
|
|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