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斌午质疑深圳市人民医院收取的120多万元医疗费用。 因该起乱收费问题,一年后,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周汉新被撤销院长职务。 2005年频爆“天价医疗费”事件。当年6月,哈尔滨爆出一条住院67天花费550万元的天价医药费新闻,一时间举国震惊。 同年12月,正在中纪委、公安部紧张调查哈尔滨 天价医药费事件之时,南国深圳爆出120万元 天价医药费事件。而这个再次令国人震惊 的事件,正是由本报记者深入调查 引爆的…… 1 一篇报道引发举国关注 2005年12月10日,本报在驻深媒体中率先报道了深圳患者诸少侠自2004年9月13日入院至2005年1月10日死亡,在短短4个月时间内因心脏衰竭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住院119天后病故,医疗费用高达92万多元,再加上医院推荐家属自费购买的药品费用,诸少侠住院119天的费用高达120多万元,令人瞠目结舌。 第一篇报道见报之后,患者诸少侠70多岁的老伴谢斌午专程来到南方日报深圳记者站,详细介绍其在医院的遭遇。 谢斌午称,医院在患者住院期间对诸少侠进行高密度的检查,在119天中所照的35次胸片中,2/3以上为漆黑一团的废片;在患者处于临终状态、血氧饱和度已经检测不出的情况下,医生在凌晨1时开出医嘱抽动脉血做血气分析。 2005年1月11日,死者已经进了殡仪馆,但医院方仍然打出了15页的费用账单,涉及药费、治疗、检验等共15184.72元。“这笔账是怎么来的?用到哪里去了?”医院电脑故障的说法,谢斌午认为十分荒谬。 谢斌午随后在深圳物价局查账发现,仅其中的50多项就明确查出多收了4.7万多元,还有1.6万多元要请示裁定。患者119天的住院治疗时间内,整个收费项目清单共计9000多项。光看看清单,就需要几个小时。 发现这一系列问题后,谢斌午立即向各级医疗主管部门反映。但直到《东方时空》关注报道前,事情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且医院多次称要谢斌午还清所欠医院的40多万元医疗费。当年9月27日,央视《东方时空》以“天价医疗账单”为题,对此事报道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两天后,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一行5人,给谢斌午赔礼道歉。 半个月后,由深圳市卫生局医政处组织,在卫生局召开了“关于诸少侠医疗问题的协调会”。谢斌午说,当时院方承认了有一定过失,不坚持要求患者缴付所欠余费,并在合理的基础上对患方作一定的精神补偿。最后,院方提出:为了便于财务做账,给予30万元一揽子解决的方案。之后,谢斌午要求院方详释30万元是什么费用,医院称是精神损失费13万元、17万元算作多收的医疗费用。 2 广东省调查组赴深调查 该新闻见报的当天,也就是2005年12月11日,广东省政府纠风办、省卫生厅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从广州赶赴深圳,开始对该事件进行调查。 同日,广州日报、新民晚报、广东电视台等媒体的记者纷纷联系本报,希望了解事件详情,其中还包括一些境外媒体。之后,各大媒体、网站都展开连续报道,对该事件给与了足够的关注。广东电视台的记者更是驻扎在深圳一个多星期。 本报对深圳天价医药费事件的报道见报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市民打来电话反映他们的看法。一名姓陈的先生认为,天价医疗费事件反映了医疗体系中的诸多弊端,医生过度治疗已成社会风气,导致医疗费畸高或节节攀高,广大患者苦不堪言;而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由医生诱导的过度治疗实际上已具有欺诈性质。 随着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和跟进报道,四天后,深圳市人民医院就此前本报报道中家属投诉的两大焦点问题作了回应。一负责人表示,医院方面确实在血透上有多收费现象。最后医院出于多方考虑,双方协议不再追究患者欠医院的46万多元,同时医院支付给患者家属30万元。 3 院长被撤销职务 本报的报道得到了省有关部门的重视,省调查组前来深圳调查。最后,调查组认定深圳市人民医院存在“重复计费”和“提高标准、多计费用”等过错,违规计费68项,共102199元。省纠风办、省卫生厅将调查结果上报到了国务院纠风办。 随后,深圳市卫生局出台《关于加强卫生系统医疗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按照统一的医疗服务项目、内容和价格收费。对乱收费行为从严处罚,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这对于改善深圳医疗环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一年后,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卫生系统通报深圳市人民医院乱收费问题,院长周汉新被撤销院长职务,给予党委书记董日生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副院长刘明行政记过处分。医院其他相关责任人也早在媒体曝光、跟进报道该事件之时,或被撤职、或被调离岗位、或被扣除奖金等。 亲历者追忆 我们是******报道 天价医疗费的在深媒体 提起当年的天价医疗费报道,记者甘雪明非常自豪:“我们是在深媒体中第一个报道的,第二天其他媒体才跟进,新民晚报、广东卫视等很多媒体的记者之后都找到我了解情况。” 在这组后来者津津乐道的报道中,**的遗憾就是没有卫生部门的回应,医院也不接受采访,只有受害者一方的说法。由于医疗费用纠纷是个很复杂、很专业的问题,在矛盾纠纷双方一方说法缺失的情况下,推出报道是要冒着很大的风险的。 2005年11日上午10时,省里组成了11人调查组来到深圳调查,直奔患者家中。几天后,调查组的一名成员表示,本报的报道与事实比较相符,记者站终于松了一口气。 之后,尽管调查结果一直都没有公开,但死者家属打电话告诉记者说“有了处理结果,还算满意吧”。之后,全省召开了医疗系统整顿会议,严查医药乱收费问题。 记者点评 医疗漏洞该如何监管? 在中国,医生越来越成为让人羡慕的行业,因为医生赚钱多,其中除了正常收入,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灰色收入”。 一朋友因母亲要住院做手术,主动送去了5000元的红包,“别人都这样,你不送怎么能行?老妈做手术可是大事情。”朋友无奈地说。 不知从几时起,医生和患者之间平等关系被打破。在不少人看来,生病住院,医生就是上帝,送点礼品、包个红包伺候好“上帝”,只要不出什么事就已经是万幸。医院虽然规定不许收红包,但要监管又是何其难?开药拿回扣,更是医疗行业的一条潜规则。某些医药企业为了让医生多开药,回扣的比例从10%到20%、30%,一路“水涨船高”。而医生们拿回扣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门,礼品、提成,甚至还出现了送二奶的情况。 深圳天价医药费中,在患者诸少侠入院评估表“药物过敏史”一栏明确记载过敏药物为头孢类药物,但在119天的治疗**使用了265支。这让人不得不产生各种联想。 这些医疗漏洞该如何监管?由谁来监管?医院和卫生部门能否承担起监管的职责?事实上,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绝大多数人都在感叹看病难、看病贵。现在国家又开始医疗改革,希望政策制定者能够从制度上改善医疗系统的“疾病”,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