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8月6日英国马丁可利投资公司和美国海纳亚洲创投基金联合投资1000万美元入股“佳美口腔”之日起,希望利用这个民营口腔科巨鳄的品牌建自己加盟店的投资者们已经没有机会了,新的合作方式将只能是:把自己的口腔门诊部卖给佳美的连锁集团,拿着钱离开。
而早在一年前,另一家民营口腔科巨鳄“永康口腔”也因外部资金的注入,悄然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购并行动。 有业内人士认为,民营口腔业在享受着高额回报的同时也一直在艰难地挣扎,或许,积极地融入收购整合的大潮,也是投资者的新机会。 一个“点牙成金”的行业 “核算一下成本,口腔行业能做到卖100元挣70元!”一位内蒙古自治区的民营口腔门诊部投资者透露。 当公立医院的医生们正在哀叹近年来反商业贿赂和医疗纠纷的严酷环境给他们带来的利润损失时,民营口腔行业的从业者们却在为其从事的“暴利”领域激动,尽管他们在全国大约1万家专业口腔医院和诊所中只占有的市场份额的15%。 来自官方的统计表明,中国民间对牙科医疗服务的需求十分巨大。 口腔医疗在综合医疗里,安全性排名第三,这一特点也为民营口腔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口腔门诊的赢利核心是在‘耗材’上。”上述民营口腔门诊部投资者说,以补牙为例,国产、进口的不同品牌补牙材料价格差别高达7~8倍,“10元的材料,我们可以卖上百元,消费者一般不可能知道这些材料的底价。但只要诊所的服务周到热情,消费者还经常当回头客。” 据该人士介绍,一个小规模的民营口腔门诊投入成本大致分为三大块:房租、设备耗材、医护人员工资,这些成本的总和一般不会超过总收入的30%。 民营口腔店生存维艰 “口腔门诊是我们这个时代难得的暴利项目。”内蒙古的投资者说, “但是,尽管回报率高,要想坚持下去也很难。”他认为,资金支持和人力资源是民营口腔业发展的两大瓶颈。 “一个没有名气的单店发展到口口相传、拥有上千名忠实顾客,需要很大的时间成本。至少要熬四到五年才开始赢利,需要有很大的资金投入等待赢利期到来。”而为了推广市场,必要的广告投入有时更让投资者颇费心思,该口腔业投资者说:“我一个朋友为了给自己刚开张的口腔门诊部省钱,没敢投报纸和广播广告,而是在街上贴了张海报,结果没想到被工商局罚了6000元。” 除了推广费用的支出,他认为,另一项让他头疼的是医护人力资源,“一个创出牌子的诊所必须有好的医护人才。但这些人才都在公立医院扎堆,要说服他们到民营医院挑大梁是很难的。公立医院的人往往对民营医院缺乏信任,就算给高薪也不愿意丢掉公家铁饭碗。” 据了解,由于上述瓶颈,民营口腔业的投资者很难拓展开设多家分店,“在全国拥有几十家诊所的佳美口腔、永康口腔、瑞尔齿科等大品牌民营医院实属凤毛麟角。大多数经营不错的口腔诊所也不过是有一两家或两三家店的规模。”一位北京口腔科医生介绍,“我的一位朋友就瞄准佳美口腔,希望把手里的三家口腔门诊坚持到能和他们谈收购的那一天,然后兑现走人。” “屠城式”收购 收购潮何时出现,还要看被收购者的心态有没有跟上形势变化。有相当一部分从业者并没有看到口腔业整合的大趋势,也没有认识到未来将出现的艰难局面,还把自己的店当成一个‘宝’。口腔业早已不是几年前没品牌也能顾客盈门了,新生的单店面对的都是成熟而挑剔的顾客。或许在一个面对合理的价格时及时出手,是一种明智选择。 “我们将用第一轮私募资金大举扩张,******收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带等经济发达沿海城市的口腔门诊部。”刚刚获得海外投资1000万美元的佳美口腔总经理刘佳显得底气十足,“每一家新店平均投入为100多万元人民币。在规模优势下,预计一年内可收回投资。”目前的佳美口腔已有连锁店67家,据称到年底将在全国范围内连锁到100家。 “我们寻找的首先是150平方米以上的店。现在顾客都很精明,一进门首先是看规模、装修和舒适度。所以,店面的地点、门头、口碑和可塑性是收购评价的基本指标。”永康口腔老总宋光成说。 “佳美将按照当地的口腔诊所分布地点统筹决策。我主要考察当地的GDP水平,消费者的收入状况,流动人口(没有医保)的数量等。” 佳美口腔老总刘佳表示,“佳美不会在一个地区只收购一两家店,而是要‘屠城式’地一次收购10家以上。比如,我们在南京收了10家,选择某一天同时搞开业仪式。”据称,如此“屠城”是因为无论开1家店还是开10家店,投入费用都是一样的,但边际效应增加不少。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