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因为功课压力大,经常吃巧克力、喝咖啡、喝甜饮料。有次在吃零食的时候,她感觉左下后牙有点不对劲,一照镜子,发现有个较大缺损,于是赶紧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就诊。医生接诊后,说这是蛀牙引起的,已经波及牙髓导致慢性牙髓炎,通过根管治疗后再做个牙套,牙齿即可恢复正常功能。 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修复专科钟志海主任介绍,以前出现这种情况,牙齿几乎难逃拔掉的命运。现在多用根管治疗,提高了牙齿保存的几率。 所谓“根管治疗”,就是将有病变的牙齿髓腔打开,用各种治疗器械清除牙齿髓腔和根管内发炎或坏死的牙髓组织,将髓腔和根管消毒后,用牙胶等材料把抽除牙神经的根管严密封填起来,避免牙齿根管的再感染,从而防止牙齿疼痛,恢复牙齿功能,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 不过,牙齿经过根管治疗后仍需进行后续的牙齿修补治疗。该院口腔科庄沛林医生说,牙齿修补治疗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充填材料直接将牙齿缺损部位充填起来;另一种则是在牙齿外做上牙套(包括金属全冠、烤瓷全冠、全瓷冠等),将牙齿保护起来。直接充填简单方便,复诊次数少,费用较低,但不够持久,有牙齿劈裂的危险。所以一般做完根管治疗后,**做个牙套保护患牙。虽然做牙套复诊次数较多,费用较高,但却能很好地保护剩余的牙体组织,防止牙齿劈裂,恢复牙齿正常的咀嚼功能。此外,做牙套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作用是:防止细菌从充填补牙的材料与牙齿组织的微小裂隙进入治疗后的髓腔和根管,甚至进入牙根周围引起炎症,从而导致牙齿根管治疗的失败。 为什么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比健康牙齿容易发生劈裂呢?庄沛林说,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患有龋齿、外伤等导致牙髓炎、根尖周炎疾病而需行根管治疗的牙齿,多数牙体组织已经破坏,牙齿剩余牙体组织量较少,抵抗力下降。而治疗中需要将牙髓腔打开,去除部分牙体,以便于将牙髓腔清除干净,充分暴露牙髓根管口,也会丧失部分牙体组织。其次,经过根管治疗后,牙齿失去了来自牙髓的营养供应,造成牙齿的脆性增加,易劈裂,就好比枯死的树木一样,慢慢枯萎变脆,容易折断。牙齿在咀嚼食物时要承受一定的力量,尤其是后牙,在咀嚼时可能要承受上百斤的力量,因而容易发生牙齿劈裂,而一旦牙齿劈裂较深,则需要拔除,枉费先前花费的时间和费用。所以,做完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及时戴上牙套可大大减少牙齿劈裂的风险,最终达到保留自身牙齿的目的。 提醒 根管治疗后 做牙套前要注意 1. 根管治疗后在做牙套之前,应尽量避免用患侧咬物,尤其是硬物(比如骨头、坚果类食物),以免牙齿崩裂。一般来说,做牙套期间医生会在牙体预备后制作临时牙套(即临时冠)保护牙齿。 2. 避免粘性食物,以免根管治疗后牙齿的暂封材料脱落。 3. 保持饭后漱口和早晚刷牙,以免食物残渣堆积和菌斑、牙石形成,导致牙龈红肿,影响复诊时牙体预备、牙套的戴入和口腔健康。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