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占医药总市场规模14%,与全球水平42%相去甚远,但正因如此,才被投资界认为更有挖掘的空间。业内预计到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将达到537亿美元,在证监会对企业上市审核趋严的投资环境下,该领域的并购将变得越来越热。 产业成外企投资热点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2年医疗器械是最受私募和创投关注的细分行业之一。所发生的私募融资案例数量在整个医疗健康领域在第二位,其中18起交易披露投资金额,总交易金额为8.48亿元,平均交易金额为0.45亿元。 从投资案例数量上看,医疗器械的交易数量是2011年的2.58倍,交易数量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数量的比例从13.95%上涨到29.81%。另外,交易金额是2011年的3倍,占全部医疗健康产业交易金额的比例从2011年的2.46%上升到17.51%。 尤其是美敦力8.16亿美元并购康辉、3.61亿港元入股先健科技,史赛克59亿港元收购创生,无论是高收购额还是外资身影的频现,都引起了多方关注。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田思雨指出,作为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消费市场,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市场潜力与日俱增。外资加码进驻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趋势走向主要集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行业巨头重金加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以柯惠为例,2011年研发资金占其总销售额近5%、计划未来2年内面世50余款新产品的同时,对中国市场开发力度也在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是外资企业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了中国基础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拘泥于高端器械领域的同时,不少外资医疗器械企业将触角也探至中国基础医疗器械市场,甚至确定更有针对性的中低端为主的市场目标。 创新是第一发展要素 深圳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伟鹤指出,从以往的经验看,医药行业尤其是细分领域企业的IPO过会率比较高,但是随着证监会对企业上市审核趋严,2012年A股市场医疗行业企业共发生IPO 14起,募集资金总计75 .68亿元,与2011年34起,410 .1亿元相比,数量下降56%,金额相比下降了81%。 医药企业如何跨过重重障碍顺利上市,成为企业管理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不少投资人士认为,资本通过并购方式退出,成为良好选择。 “由于IPO‘堰塞湖’现象,即使是达到证监会要求的规模型企业,现在提出申请上市,要实现IPO至少也要等到2015年。因此,对于众多小型医疗器械企业来说,选择被上市公司或跨国企业并购也是可以作为重点考虑得发展路径。”郑伟鹤说。 上海微创医疗新兴业务资深副总裁刘道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理,公司将围绕总体战略,在国内外开展一系列的并购,构建一个全球市场。” 微创医疗之所以被市场紧盯,主要因为它是为数不多能与外资巨头抗衡的本土明星。尤其是在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80%被外资占领的格局下,它已牢牢抓住国内心血管支架行业70%左右的市场份额。 “在这个极为注重创新的行业里,技术才是抢占市场的关键因素。在创新风险和稳定收益的两个项目面前,我们会更为偏好前者。”启明创投合伙人胡旭波表示。 据了解,医疗器械领域未来新产品开发热点将集中在胃起搏器、真丝人造血管、遥控胶囊、癌症筛查器械等方面。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