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向转诊、化验检验结果互认、专家社区坐诊、远程会诊……加入“医联体”,不仅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价廉和便利的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还让原本难以生存的基层医疗机构重获生机。目前,济宁全市已有11家县级以上医院与13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帮扶式托管关系。 但上周记者通过调研采访得知,就目前而言,即便是紧密型的医疗服务集团内的医疗机构,仍然在医保报销、基本药物制度等方面未能实现步调一致,这也导致一些“医联体”应有的优势成了“纸上谈兵”,失去了现实意义。要想达到医改的目标,“医联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弱势基层医院“起死回生” 3月15日,记者来到济宁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只见医院内外停满了各种车辆,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而在两年前,这还是一个门可罗雀的“冷门”医院。这种变化正是得益于“医联体”。 记者了解到,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医疗联合体”是指一定地域内不同类型、层级的公立医疗机构组合起来,成立协作联盟或组建医疗集团,成为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患者在医联体内,可以享受到基层医院与三甲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化验检验结果互认、专家社区坐诊等诊疗服务。 “济宁市的医疗市场是既定的,原来由于医院设施、医疗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方面的落后,即便是政府一直扶持,医院依旧难以为继。”在市中区人民医院工作24年的办公室主任张明启,见证了该院的兴衰历史。 然而,自2010年12月,该院被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托管后,人、财、物都由第一人民医院统筹管理,医院“一把手”也是由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星林兼任。托管后的市中区人民医院,走上了“大专科、小综合”特色发展之路,血液科床位由50张扩展到170余张,住院病人由每月16人增加到350余人,医院收入从以往年不足200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9000多万元。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柳行、王因、黄屯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身上,统管这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张林亭院长告诉记者,没加入“医联体”之前,这三家卫生机构连员工工资都发不下来。为了减少亏损,医院一度陷入“开门不如不开门”的窘境,柳行卫生院曾经连续七年“关门大吉”,卫生院医生被迫“沦为”乡医。 “加入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这个大家庭,才让卫生院起死回生。”张林亭说,托管后的王因卫生院从破旧的小平房迁入了新的办公大楼,床位增加到60张,去年卫生院收入210万元,员工平均工资从800元上涨到4000元左右。 优质资源下沉引发病人回流 “医联体”通过共享优质医疗服务,盘活了二级医院、社区卫生院的医疗资源。“社区卫生院的新农合报销比例最高能达到80%,而三级医院只能报销40%-50%,尤其是三级医院专家到社区坐诊后,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为我们带来了空前的‘人气’。”张林亭说。 前不久,现年45岁、家住高新区王因镇梁营村的梁志伟,到王因卫生院做了腹股沟疝修补术,共花费1800元,新农合报销后,自付部分仅为200多元,如果在三级医院做同样的手术,则需要6000元左右,报销后个人也要负担3600元左右。省钱的同时,梁志伟的手术还是由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储宪群亲自“操刀”医治,这种“低廉的高等医疗服务”,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正是优秀医生的下沉引发了病人的回流,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何必再去大医院折腾呢!”张林亭介绍,由于坐诊专家的“名医效应”带动,以王因卫生院为例,现在每天门诊量四五十人次,住院病人近30人,和柳行、黄屯卫生院一起,服务高新区15万名群众。 此外,通过建设双方远程会诊平台,加强了被托管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对疑难病患者远程会诊,提高了抢救治疗成功率和治愈率。第一人民医院还以派驻技术团队、轮换派驻医生等形式,把层次高、水平优的诊疗技术传授给被托管方技术人员,带动基层医务人员技能水平的提升。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作为“医联体”龙头,在帮扶他人的同时,三级医院也收获了更大的市场。截至目前,第一人民医院先后整合成立西院区暨中区人民医院、消化病医院暨山东省消化病防治中心、北院区暨肿瘤医院、东院区暨康复医学中心和王因、黄屯、柳行等分院,形成了1个三甲总院、3个二级医院、4个社区服务中心、8个社区服务站的“集团式、卫星网、三级医疗一体化”发展模式。 “医联体”发展瓶颈期待突破 近日,卫生部医改办副主任梁万年表示,“医联体”模式应是解决就医者“80%集中在大医院,仅有20%在基层医院”这一无序就医问题的重要途径。 但相比于“医联体”带来的多方共赢,其发展瓶颈带来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以“双向转诊”为例,记者多方调查后发现,双向转诊机制并未形成规模,未达预期效果。张明启介绍,“双向转诊”是指社区内重大疾病可直接转入大医院治疗,而大医院的术后病人则回社区做康复治疗,但是即便没有这一制度,绝大多数患者也是这样选择,所谓的双向转诊,其优惠之处并不明确。 原因何在?首先是医保方面,目前还不能按基层、二级、三级医院这样一个总包体系去报销,病人要在基层卫生院结算后才能转入大医院治疗,反之亦然。如此一来,双向转诊对患者来说意义并不大。 对此,在基层工作两年的张林亭颇有感触,他提出,“医联体”内的成员单位应该建立信息系统共享平台,避免过度检查,并在报销上给予一定优惠。 人事制度改革还需继续深化。例如,高新区卫生院和第一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尽管同属事业编制,却分属不同的主管部门,基层医务工作人员盼望能统一起来,获得身份上的归属感。 “‘医联体’的推进前提,取决于公立医院的改革。”有医改专家认为,如果在公立医院改革还不彻底的情况下,就大规模建设医疗联盟,就有可能把刚刚建成的基层医疗卫生运行体系冲垮。 省卫生厅厅长刘奇在济宁调研时谈到,建立医疗联合体,下一步要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