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牙医师考试越来越近了每年都会给身边要考试的医生们讲讲与考试相关的诸多内容很多网友也希望我能在医师考试方面为他们提供一些良好的见解事实上技能考试的顺利通关无疑会加增待考战友们最终通过医师考试并获取行医资格的决心和信心。以下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自己觉得会对技能通关有很大帮助的文献资料忠心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吧一,病历采集 (标准) 20分 1,问诊的方法、主诉、病史采集 一,现病史, 二,既往史, 2,口腔检查准备 二无菌观念强,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设计包括常用处方 5,病历书写 值得强调的是今年考试 2008年口腔实践技能考试——检查表 口腔检查表使用说明 正面
二,无菌操作(洗手及口腔粘膜消毒) 1,洗手 1分钟 1分 双手肥皂揉搓 0﹒3分 正确戴手套 0﹒4分 2,口腔粘膜消毒 1分钟 ** 干棉球擦干术区 0﹒3分 口腔手术,消毒全口 三,口腔检查评分标准(6分钟)8分 注意:做以下每项检查都要说医嘱,体位,洗手,戴手套,提提就行了,监考老师就会加分,考试的时候主观上要满足考官的情绪,如果你的上一个考生考得很差,考官的情绪还未调整过来,而你的表现如果也跟上一个差不多,分自然也会跟上一个差不多了,如果你表现得很不错,那么自然你的分数就提高了!尝试着进门就说老师辛苦了之类的话,你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是技巧! 1,探诊 1﹒5分钟 2分 握持方式及支点 1分 有支点,检查龋齿范围、深、敏感、洞底软硬度 2,扪诊 1﹒5分钟 2分 检查淋巴结是否对称,质软,有压痛。 检查淋巴结步骤:①枕后②耳后③耳前④腮腺区(⑤颊部 6,牙髓温度测试 3分钟完成 4分 7,颞下颌关节检查 3分钟 4分 8,牙周袋探测 3分钟 4分 ** 在做以上八项检查的时候**是一边做一边说,你就当考官是你的学生或者是病人家属,你抱着穷尽所能的教会他的这种思想,考官会加你分。 四,口腔基本技术 10分钟 25分 1, 龈上洁治术 医嘱,口腔卫生的宣传教育,询问有无出血性疾病 (这个一定要问出,要说出来,并且可以根据这些按你自己的思想多说几句,没人怪你啰嗦,考官都看在眼里,他心里已经默默的在为你打高分了,其实这都是你期待的,所以要勇敢的说出来) ① 基本范围为一区段不多于三颗牙 ** 握持 :改良式握笔法 3分 ** 支点:中指或无名指与中指紧贴作支点 2分 牙刃关系:洁治操作时洁治器工作面与牙面角度在 45-90度之间洁治器******紧贴牙面,不得刺伤牙龈。 牙石整块剥离 2分 用力方式:肘、腕部用力,以支点为中心,力传至器械取出牙石,个别精细部位可用指力,手指拉力,手腕旋转力 3分 用力方向:向冠方用力,也可向颊、舌水平方向用力,但不得向牙龈方向用力 2分 ⑤洁治效果: 牙石是否去干净 2分 牙龈是否受损 2分 ⑥洁治后处理: 洁治后抛光,冲洗,隔湿 0﹒5分 上下牙列因模制取标准医嘱,调整椅位,光源,去除牙石,取出食物残渣,漱口,洗手带手套,比试,请护士调材料。 说明取模型的目的,嘱患者放松! 1,托盘选择:牙弓大小 2分 比试 3分 5分 根据患者牙弓长、宽,高度选择合适的成品托盘,托盘与牙弓内外侧应有3-4mm的间隙,翼缘不妨碍唇、颊、舌活动,成品托盘可进行适当修改,游离端缺失或缺隙很大时,需先用自凝树脂或印模膏制作个别托盘。 2,体位:调头托 1分 医患体位 2分 医嘱 2分 5分 取上(下)颌印模时,使上(下)颌牙弓 与地面平行,取上颌印模时,患者的上颌与医师肘部相平或稍高,取下颌,医师上臂中分与患者下颌大致相平,嘱患者放松配合 3,托盘就位:牵开口角,旋转就位 3分 医嘱 1分 4分 用口镜牵开嘴角,将盛有印模材料的托盘旋转放入口内,(取下颌时,嘱患者舌向上、前)保持托盘稳定至印模材料完全硬固 4,功能修整: 有 4分 无 0分 托盘就位后,在印模材料凝固之前,进行适当的唇颊舌的功能整塑 5,印模质量 全 3分 清晰 4分 印模材料凝固以后,将印模完整取下来,不能有脱模和变形 印模要清晰、完整、无气泡、包括牙列、牙槽骨、系带切迹 边缘伸展适度 口腔基本技术 1,开髓术 25分 10分钟 a,操作程序(含器械握持及支点)7分 b,开口位置及洞形 5分 c,髓骨顶去净 5分 d,根管口暴露5分 e,髓室底完整 3分 ②龈上洁治术 25分 10分钟 a,医患体位 3分 b,器械选择、握持及支点 10分 c,操作方式 7分 d,洁治效果及洁治后处理 5分 ③局部麻醉 25分 10分钟 a,注射点 7分 b,进针方向 7分 c,行针过程 7分 ** d,回吸动作 2分 e,注射量 2分 ④上下牙列印模制取 25分 10分钟 a,托盘选择 5分 b,体位及医嘱 5分 c,托盘就位 4分 ** 在做口腔技术的同时嘴巴一定要说话,因为这些事你每天做,你很熟悉,你就根据以上的各项得分点大胆的说话,讲过程,讲注意事项,尽可能的讲细致讲全面! 五,基本急救技术 1,人工呼吸 7分钟 15分 ①急救指征:3分 A,呼吸停止1﹒5分 b,和(或)心脏停止1分 c,和(或)意识丧失0﹒5分 ①急救准备 开放气道 3分 病人体位 2分 ②操作方法 a,口对口人工呼吸/仰卧压胸法 6分 b,呼吸节律 1分 2,吸氧术 7分钟 15分 鼻导管 ①吸氧指征 心源性疾病 肺源性疾病 a呼吸困难 1分 b紫绀 1分 c呼吸道梗阻 1分 ②物品准备 a氧气装置 0﹒5分 b鼻导管 1分 c湿化瓶 0﹒5分 a开启给氧装置 1分 b放置鼻导管 3分 c调节氧流量 3分 d停氧 1分 ④注意事项 a,检查导管及更换 0﹒5分 b,及时观察病人1分 c,正确放置0﹒5分 3,胸外心脏按压 7分钟 15分 ①急救指针 3分 4,血压 7分钟 15分 ①测量方法 7分 ②血压判断 8分 六,胸外心脏按压标准 1,急救指针 3分 2,急救准备: 2分 b,背垫木板(硬板)或仰卧于地 c,头偏向一侧 d,松解衣扣腰带 各 0﹒5 分 ②医师体位:位于病人胸部右侧,跪式或站式 1分 3, 操作方法: 8分 ①心外按压:a部位:胸骨体中下1/3交界处 b方法:掌根重叠,手指不触及胸壁,手臂于胸骨垂直 c力量适度:胸骨下陷3—5cm d按压与放松比例1 :2 各 2 分 ②按压节律 1分 a,60~80次/分 0﹒4分 b,呼吸与心外按压比 1 :5 0﹒3分 c,小儿按压100次/分 0﹒3分 八,吸氧术标准 1,吸氧指征 ①心源性疾病 ②肺源性疾病 ③脉速 1分 2,物品的准备 ①氧气装置:含氧气瓶,流量表,扳手 0﹒5分 ②鼻导管鼻塞:清洁鼻导管或鼻塞0﹒5分 检查是否通畅 0﹒5分 ③湿化瓶:a,是否准备 b,有蒸馏水或洁净水 各0﹒25分 3,操作方法 ①开启给氧装置: b,开流量表, c,连接湿化瓶 d,氧气是否通畅 各0﹒25分 ②放置鼻导管或鼻塞: a,导管长度测量(鼻尖~耳垂的2/3长度)1分 b,湿润导管前段0﹒25分 c,清洁鼻腔0﹒25分 d,操作轻柔,自鼻孔向上向后插入鼻咽腔1分 e,无呛咳后固定0﹒5分 ③调节氧流量:①轻度缺氧2L/分②中度2-4 L/分③重度4-6 L/分 各1分 ④停氧:①取下鼻导管或鼻塞 ②关流量表及总开关③放余气 ** ④清洁病人面颊部 ①检查及更换导管: a,检查给氧是否通畅 b,持续给氧每日更换导管2次,双侧鼻孔交替各0﹒25分 ②及时观察病人 1分 a,及时清除分泌物 b,使病情调节氧流量 各0﹒5分 ③正确放置 a,避明火 b,禁明烟 各0﹒25分 九,人工呼吸标准 1,急救指征 2,急救准备 a,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其它异物(取下假牙) 1分 b,举 、抬颈、向前上方拉下颌骨 1分 c,舌向外拉出 (正确使用舌钳) 1分 ②病人体位 a,仰卧位 0﹒5分 b,背垫木板(硬板床)或仰卧于地上 1分 c,松解衣领腰带 0﹒5分 3,操作方法 ⑴,口对口呼吸法或仰卧压胸法 ①口对口呼吸法: a,一手打开口腔、一首捏鼻。 b,术着深吸气后对病人口腔张口吹气。 c,无漏气连续4~5次。 d,吹气有效、胸部抬起 各1﹒5分 ②仰卧法:a,双手平放病人胸肋部,拇指向内靠胸骨。b,挤压病人胸部,推送膈肌上移。c,放松压力,膈肌复位。d,反复操作,每4~5次停一次。 ①12—16次/分 &nbs p; ②呼吸与心外按压比例1:5 各0﹒5分**** 十,血压测定 15分 7分钟 1,测量方法(肱动脉血压) 7分 a,病人坐或卧位 1分 b,上臂、心脏、血压计零点三者位于同一水平线 1分 c,血压计袖带置于上臂,下缘距肘窝2—3cm 1分 d,听诊器置于肘窝动脉搏动明显处 1分 e,第Ⅰ相声音为收缩压,第Ⅱ相声音转弱为舒张压 2分 f,记录方式 mmHg 或 Kpa 1分 2,血压判断 成人 8分 ①正常 人的一生中,也许你能计算出多少个黎明,多少个黄昏,但你却无法计算出有多少次开始,多少种结局。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