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医生不幸福,医改难成功?

2013-03-12      来源: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访问量:107    在线投稿

   医务人员不仅在生理健康上有很大隐患,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医务人员的心理问理也日趋严重,焦虑、抑郁等不同心理问题同样困扰着医务人员。

  医改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主动谈起了此前网络热议的“小医生含泪十问卫生部长”事件。黄洁夫说,有人用短信转给他,他看后百感交集。

  “小医生含泪十问卫生部长”,这是2013年网上热传的一位匿名的年轻医生发的帖子,讲述作为医护人员的十大困惑。黄洁夫说,这位年轻医生提了很多尖锐问题,有些问题很有启发性,他们必须正视、回答,已向陈竺部长报告。过几天,陈竺会以卫生部部长身份回应,而他也想借助全国两会机会,从一个老医生的角度来回答年轻医生的问题。

  十问部长的文章中充满的是悲伤、无奈、伤感的情绪,在黄洁夫看来,医改已经进行这么长时间,如果医务人员还是这种心态,医改将很难成功。当前,需要的是积极向上,积极投身医改中的,而他回答的主要问题是:怎么让这些医生以积极心态参与医改,把每个医生自己人生追求的梦扎根在中国梦中。

  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近年来,医患矛盾突出,本应站在同一战壕的医患双方,日益走向对立,有时甚至演化为暴力。医院为此不得不聘请大量保安,甚至有医生戴钢盔上班,患者带录音笔就诊……卫生部统计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全国医疗暴力事件陡增70%,不时传出医护人员被砍事件,一些医生因此自认是“弱势群体”。而导致医患冲突频发的一个原因,即患者不信任医生。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院长于金明在两会上公布了一项华东地区30家医院医患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仅10%的患者信任医生。医患不信任导致撒网般的检查,医患矛盾则让医生不敢承担风险,延误或推诿患者。有专家感慨,按说只要有1%的希望,医生就要尽100%的努力,但因怕纠纷,一些医生一遇难题就放弃。

  在此背景下,“小医生含泪十问卫生部长”的网帖引起了众多医生的共鸣:常年超时超负荷工作能保持好态度吗?谁来保护我们的权益?在此前举行的广州地区三甲医院医生健康状况队列研究启动仪式上,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耿庆山透露,广东省医生身体健康状况堪忧。据广东省人民医院2011年和2012年对9175名医护人员体检结果发现:超过60%的医务人员具有1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合并2个或3个危险因素的比例分别为20.7%和8.0%。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医务人员不仅在生理健康上有很大隐患,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医务人员的心理问理也日趋严重,焦虑、抑郁等不同心理问题同样困扰着医务人员。医护人员群体存在五大特点:一是离婚率高;二是安眠药服用率高;三是吸烟饮酒率高;四是高血压、癌症、消化性溃疡患病率高;五是自杀率高。

  医生不幸福医改难成功,黄洁夫的这句话令人警醒。因为执业环境差,一些医生、医学生开始放弃医学事业。调查显示,近八成医生“不让子女从医”;北京市医学院校本科生中,愿意从事临床医学的只有一半。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就应改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优质医疗资源缺乏且过于集中,任务随之加重,这让许多医生身心疲惫,对患者的提问和疑虑难免敷衍。而医患矛盾最直接的原因恰是沟通不够,统计表明,70%以上的医疗纠纷由此引起。而一旦冲突发生,医生和病人都是受害者。

  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是体制问题,要缓解双方关系,就一定要改掉以药补医的弊端。而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和医闹现象严重,也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亟待完善的现状。笔者以为,面对医患矛盾,调解终究是治标,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恢复医患互信才是化解医患矛盾的根本。而要实现医患双方互信,一方面,医疗卫生行业不应去争取利益**化,而应该以病人为中心;另一方面,患者应该充分尊重、信任医生。只有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愿意投身医改,他们才可能在医改的大舞台上,编织自己的人生梦,做一个有尊严、有地位、有技术、能被社会尊重的医生梦。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