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如果把医院的外部营销设定为医院发展的上层建筑,那么医院的内部经营就是医院发展的经济基础。如果以这样的内涵设计来审视民营医院目前的内部经营工作,我们只能遗憾地说:很多民营医院的内部经营无法或者没有全面地起到这个作用,这从我们对民营医院内部经营四个层级的设计中可以看出端倪。 第一层级:医院经营数据的统计分析 第二层级:医院经营数据的统计分析+医生接诊技巧与沟通方法的直接培训,通过医生营销迅速拉升医院的经营业绩 由此,医院的内部经营开始向深水区进军。很多医院的内部经营为什么做不到“医生接诊技巧与沟通方法的直接培训,通过医生营销迅速拉升医院的经营业绩”这个层面呢?有医院内部经营人员自身的三大限制因素:1、专业;2、年龄;3、进入医院的时间。 很多民营医院的内部经营人员不是医学专业出身,这样和专家沟通起来就比较困难;而比较年轻的内部经营人员,即便是医学专业的,其临床经历与经验,也比老专家青涩很多,指导人家就底气不足;如果是刚来医院的,状况可能就更差。所以,保持医院内部经营人员的稳定与成长就十分重要。无论如何,医院成长的快与慢开始在此显出差异。 到了这个层级,能完成的内部经营人员已经寥寥无几了。但实事求是地说,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不可能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团队在作战。这就要求医院的内部经营人员,要有广泛的信息源、敏锐的嗅觉及比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成上述工作。每年完成2~3项医疗产品的改造是最理想的。 原则上讲,医院的内部经营和外部经营不是割裂的,而是浑然一体的,外部营销的指向要源于并服务于临床的需求、患者的需求。那谁和临床接触最多?和患者接触最多呢?显然是医院的内部经营系统而不是外部营销。而现实的状况是:医院的内外经营,很多是你打你的、我做我的,老死不相往来、严重缺乏沟通。这样不仅造成方向跑偏,更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因严重脱节而首先在医院内部就出现矛盾,导致营销的效果大大下降。 第四层级的医院内部经营,对当事人的要求是最高的,因为有很强的内外兼修的属性,但并非无法做到。这就像企划要介入内经营一样,内经营也要了解、熟悉外部营销的流程与路径,久而久之,就会融会贯通。 当然会有人质疑:医院外部营销的导向需要内部经营来给予建议吗?实质上,就是医院的财务,都可以根据若干年医院收入情况的波段分析,提前对医院的经营提出财务建议,至于内部经营就更应该了。前些日子到内地的一家医院,解决妇科收益不高的问题,就是把不孕不育从妇科中剥离出来,单独策划、推广,收入逐渐就上来了;再把产科顺产和人流的收益进行比较,加大人流的推广,医院的利润也上来了。这就是医院内部经营对医院营销的反作用,类似的空间很多、很大。不研究这些问题,只简单的把不赚钱的科室定义为拉人气,在我们看来基本是瞎扯。同时,如果不明确指出医院内部经营对外部营销的反作用,这个工作内容就永远不会明确地纳入医院内经营的工作范畴。而一旦过了这一关并取得实效,该内部经营人员就是医院经营院长乃至集团总监的有力竞争者。 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知道了方向和目标,我们就在找到差距的同时,清晰了努力的方向与重点。民营医院的发展,依旧可以在外部营销方面有所作为,但关键是内部运营的层次、水平及与外部营销的配合,因为它在根本上、在结算和成本层面,决定着医院运营的内涵、效率与收益率。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