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的潜规则最为人熟知,最早是派销售代表跟医生、跟医院领导搞关系,但现在打点个人快行不通了,因为很少有人敢冒坐牢的危险。所以,企业的做法也变样了。记者通过一次摸底,了解到医疗器械公司与医院之间存在的默契。 北京一家大型三甲医院在国内学术界非常有地位,学术会议很多,参会者都是全国各地医院的骨干医生。一家非常知名的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很“有心”,主动把与自己业务相关的会议承接下来,负担一切费用,包括参会者的吃住行用等等,一次会议少说要投入几十万。 这其实是一种双方都满意的合作,院方很有面子,企业既借此机会跟院方拉近了关系,同时还有机会向全国各地的医生推广产品。在一次双方都满意的会议结束后,记者曾经亲耳听到过,这家医院的副院长向提供支持的医疗企业的副总裁许诺,将拒绝他们竞争对手的产品,再采购他们的CT机。 危害程度:轻 问题根源:医院作为买方市场控制着******的话语权,即使再牛的跨国公司也不得不主动伸出橄榄枝,当然也是各有所取,各有所需。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