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就诊私密有保证 普通患者就诊不受影响
整个国际医疗部的改扩建工程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完工。届时,这里最小的病房面积也会达到25平方米左右,所有的病房都能用于抢救。此外,国际医疗部还将添置、更换一些设备,X射线、核磁共振、CT、彩超等一些基本检查将能直接在这里完成。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运动员不用走出国际医疗部就能得到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奥运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国的体育明星数不胜数。如果他们来到中日友好医院就诊,他们能够保有私人空间、不被打扰吗?
“当然没问题。”彭明强说。据他介绍,国际医疗部跟中日医院的门诊大楼以及普通住院部是分隔开的,运动员进出都将通过东门,而普通患者走的是西大门。另外,奥运会期间这里还会加强安全保卫措施,保证前来就诊的运动员不受打扰。
“奥运模式”病房的“实战演习”
彭明强说,为完成好奥运会定点医院的医疗服务工作,中日友好医院准备了一支200人的队伍(考虑到三班倒)。针对有可能出现的损伤,会相应地配备脑外科、骨科、普外科、胸外科、口腔科等科室的责任医师,还要准备重症监护病房、麻醉师……此外,医院还将抽调48名医生和48名护士去进行“鸟巢”体育场的医疗保障工作。届时,在“鸟巢”附近将设有7个固定的医疗点和8个流动的医疗点。
当记者来到中日友好医院采访时,正好赶上医院在进行奥运基地医疗护理培训,平常工作就很繁忙的白衣天使们正在认真学习。彭明强告诉记者,医院现在组织的跟奥运会相关的培训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奥运知识、文明礼仪方面的,这类培训参与范围很广,包括医院的后勤部门;二是医疗技术培训;三是外语培训。后两种培训,主要是针对重点人员和重点岗位。
说起外语,彭明强显得非常有信心。“我们的国际医疗部没有语言障碍,平时我们就有英语组和日语组。另外,我们还有一些法语和德语人才。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到时候可以再招一些小语种的志愿者志愿者。”
中日友好医院的培训方式多种多样,最富有创意的一种是医院设立的“奥运模式”病房。国际医疗部专门开辟出一个11间病房的病区,医生、护士按照奥运会医疗服务的有关要求和医院的规章制度,轮流去那里值班、演练。
今年4月份,中日友好医院顺利通过了北京市卫生局对奥运会定点医院的第一次检查。今年8月份和明年6月份,他们还将接受第二次和第三次检查。 据新华社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